关于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如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力争到年底创建成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前,根据县委办有关文件安排,我们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
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统筹城乡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为目标,以载体带动为方法,以求真务实精神落实关键举措,抓基层打基础,抓载体激活力,抓保障求实效,抓规范促提升,不断破解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现亮点中整体推进,为打造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凤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以推动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心抓党建
1、着力打造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为统揽的农村党建标志性工程。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创建一类、扩大二类、提升三类、减少四类为目的,明确目标定任务,明确标准定档次,明确要求定措施,实施关键性举措,以求真务实精神狠抓落实,强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活动上水平、出成效。截止2010年,全县创建一类村3个,二类村53个,三类村44个,全面消除了四类村,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2、率先在全市强力推行以举措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户增收计划行动”。紧扣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选派百名干部驻百村、百个单位帮百村,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主导、党员干部骨干带头、农民群众主体、包抓单位帮扶、驻村干部抓促的“五轮联动”作用,像抓计划生育一样落实增收举措到户。201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949元,同比增长26.7%,增长速度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
3、积极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党建促发展模式。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创新“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群众”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模式,引导和支持农民组建各类专业协会19个、专业合作社11个,吸纳会员4600余人,带动农户13800余户,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1.05亿元,会员人均增收850元。
4、全面推进“三双”活动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将“三双”活动与全面推行主要干部年度目标承诺结合,与升级晋档、晋星创建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与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结合,使“三双”活动的范围、内涵和形式不断深化,成效不断扩大。全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非党干部承诺率达97%,履诺率达98%;经过“双评议”,各级班子和主要干部民主测评满意率普遍达到90%以上。从研究问题、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使农村信访件下降57.1%。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凝聚民心促党建
1、两万元年薪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把后进村转化升级作为突破,以两万元年薪选派10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派驻到村级班子软弱、经济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相对落后、矛盾问题突出的村,指导帮助村“两委会”建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培养一批能人、引进一批项目、发展一批产业、改善一方条件、致富一方百姓、确保一方稳定,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三位一体”、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农村管理新格局。期间,10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选派村争取项目资金176.5万元,引进到位资金500万元,办实事46件,使后进村赶超发展潜能不断释放。
2、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以提高待遇、激发活力、彰显关怀、提升素质为目的,以“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岗位职业化、管理规范化”为方向,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进一步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适度提高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将村干部年报酬由3400元提高到1万元以上,组干部年报酬由300元提高到1800元,青妇干部年报酬由720元提高到1200元,增幅创全省最高水平;对任职满10年以上的离任村主要干部,给予360-800元的生活补贴,对在职村主要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村级办公经费按大小村由3000元、3500元提高到8000元、10000元;率先将青妇组织活动经费按每名妇女、每名青年各1元列入村级(社区)办公经费预算。同时,大力推行村常设干部集中办公和全日制工作法,强力实施以“双述双评”为主要内容的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让村干部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既有干头又有盼头,由“不愿干、推着干、哄着干”变为“抢着干、主动干、比着干”。
3、率先在全市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发送贺卡暖心、双向交流谈心、走访慰问交心,为1820名党员举办“党员政治生日”,开展党员谈心交心2400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523件,在实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人性化模式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以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为重点,以“五送一建”活动为主要内容,落实“六建六保”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新机制,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近两年先后12次大规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213名,累计发放慰问金(品)51.19万元,协调解决帮扶资金86.9万元。
三、以统筹协调为手段,创新格局强党建
1、高标准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建综合示范点。采取整合项目资金、改造闲置校产、争取省市专项投资和社会捐助、鼓励自筹共建等措施,分两批新建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数量和标准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着眼于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高标准创建县级党建综合示范村8个、县级党建综合重点村12个、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37个,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16个,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党建工作水平。
2、扎实开展“问题村”集中整建工作。按照“顺排抓创建,倒排抓整建”的思路,先后分五批对35个“问题村”进行集中整建,使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有了新的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整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群众满意度测评均达到96%以上。
3、切实落实各级领导党建工作责任。以推行专项述职、党建工作例会、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责任追究、月报、整改通知书、提醒函、党建考核等县乡党委抓党建八项制度为重点,研究制定《凤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人职责及考核实施细则》,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称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不抓党建是失职”的观念,切实落实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具体责任人的职责,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步步落得实、项项有成效。
问题与原因
回顾我县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既有应当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概括起来表现为“三难”:一是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作为。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门路狭窄,部分村集体经济状况薄弱、负债高,发展地方经济和兴办各项公益事业很难开展,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为村民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减少,与广大党员群众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二是个别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在党员群众中威信难提高。个别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不强,在党员群众中威信不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即一些村干部能力和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会干不会说”或者“会说不会干”的问题比较突出;思想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不适应,缺乏“闯劲”和“干劲”;发展经济的能力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不适应,致富无门路,办事无招法;单一的工作方法与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使得工作难落实,难开展。三是一些农村党员整体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难体现。当前,农村部分党员年龄大、文化低,个别党员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表现为“三化”,年龄结构老化,从党内统计年报分析来看,在全县2982名农民党员中超过55岁的占40.7%,35岁以下党员只占13.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9.2%。党员党性弱化,个别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受不良风气影响,心浮气躁,作风懒散,进取心和实干精神不够强。发挥作用减化,个别农民党员对村集体的事情或活动不情愿参与,在广大群众中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对策与设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全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作为方法,深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议措施、促落实”活动,逐步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力争到年底创建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一、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大紧迫的任务,不断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新形势下,要想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广辟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工作中要抓住四个关键点。一是抓住党建促发展这一关键点。对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的,要落实关键性举措让其发挥作用。对未建立的,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年内每个村至少要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或专业协会。二是抓住结构调整这一关键点。大力开发村集体资源,土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几品”的特色主导产业格局,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三是抓住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点。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实招和硬措施。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寻门路、找项目,做到强化意识搞招商,突出重点搞招商和硬化措施搞招商,创办园区,兴办实体,实现财政增税、村集体增收的双赢目标。四是抓住结对帮扶这一关键点。要加大结对帮扶力度,积极采取党政领导包、政府部门帮、骨干企业扶、经济强村引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从单纯“输血”向提高“造血”功能的转变。
二、把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作为要求,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要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村干部“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岗位职业化、管理规范化”为方向,探索建立选、育、管、激“四位一体”新机制,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干部队伍。一是创新机制“选”。要着眼于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两推一选”和村委会“公推直选”,提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逐步进行“两推直选”,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会”成员交叉兼职,对没有合适人选的,打破身份、行业和地域界限进行公开选拔,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有利于干部能进能出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二是拓宽渠道“育”。要把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方式,通过菜单式、开放式、示范式、网络式培训“四种模式”, 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凤县党建网开设“村官在线”,有计划地举办“村官峰会”,每年组织受表彰对象外出“取经”,构建多元化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三是健全制度“管”。要强力推行村干部岗位职业化,坚持日考勤、周抽查、月报告,继续强力实施以“双述双评”为主要内容的村“两委会”班子和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督促村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四是加强保障“激”。要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在经济上奖励、精神上鼓励、政治上激励、权益上保障,做到在职有待遇、退后有所养、干好有前途。
三、把提高素质作为重点,抓紧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
要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着眼于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积极探索建立党员教育的新机制;着眼于抓好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依靠制度管理党员的新路子,努力提高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机制。要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高知识群体、致富能人、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做好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要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接续培养、两地考察、相互衔接的优秀农民工入党办法,着力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难题。二是创新农村党员教育机制。要在学习内容上注重针对性。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从农民党员的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分类施教,让每个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学习方式上注重灵活性。采取邀请专家授课与观看电教片相结合,课堂辅导与外出参观相结合,相互交流与现身说法相结合,理论辅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办法,对农村党员进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带头意识和带动本领。在学习机制上注重经常性。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定期培训、“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自学等一系列制度,并把学习情况同党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结合起来,使学习由“软要求”变为“硬任务”。三是创新农村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党员的家庭情况、思想状况、致富能力和产业基础,对党员进行细化分类,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针对农村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继续推行 “1033”(十项机制、三个办法、三个载体)工作法。疏通党员“出口”规范机制。对那些对党丧失信心的党员,允许其自愿退党;对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实行劝诫退党;对落后党员,实行警示制度;对那些锐化变质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激励斗志、鼓舞士气、解决困难、帮助发展入手,继续大力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优秀党员荣誉津贴和贫困党员帮扶基金制度,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和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