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东方圣城网 作者:佚名

    随着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普遍推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村官”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立足基层自主创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政府扶持大学生 “村官”自主创业,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

   全体与部分。推进大学生 “村官”创业,是推动大学生 “村官”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调研发现,不少县市看中了村官创业的 “鲶鱼效应”,要求 “一个乡镇一个大学生创业园,一名大学生一个创业项目”,并且把创业作为大学生 “村官”考核的重要指标,提出创业好优先录用或不创业不提拔的口号。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创业可以带动就业,帮助脱贫致富,但这不是简单地投一笔钱、圈一片地、集一群人,其中充满艰辛和挑战。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通常需要强烈的愿望、良好的情商、敏锐的洞察力和谋略、快速的学习能力等,这些素质不是每个大学生 “村官”都具备的。地方政府积极倡导创业,政策扶持创业是必须的,但是要求人人创业就显得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农村广阔的天地,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以此激励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

   大题与小作。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 “村官”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存在误区。一是认识上好高骛远,认为只能在知识含量较高或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创业。这导致很多人选择创业项目时不知道从何入手。二是项目选择上有脱离实际、跟风照搬、项目单一等现象,一些人不了解市场,只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甚至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决定干哪一行。针对大学生 “村官”在选择创业项目上眼高手低、大项目做不来、小项目不肯做的情况,地方政府可根据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专业情况,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推介一批适合大学生 “村官”的项目。对于大学生 “村官”自我确定的创业项目,要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尽量降低创业风险。

   先富与带富。与一般的创业不同,大学生 “村官”创业,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在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上都有特殊要求。还要始终坚持 “做给村民看”、 “带着村民干”和 “要让村民赚”相结合,在个人成功创业、带头致富的基础上,把成功的致富路子介绍给村民,把自己的知识、技术传授给村民,热心为村民创业牵线搭桥,并在启动资金、市场资源等方面积极为村民提供帮助,引导和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因此,大学生 “村官”既要带头创业致富,在群众中起到示范的作用,又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发挥好引导群众创业的效能,通过带头富、带领富,增进大学生 “村官”与群众的感情,提高大学生 “村官”在农村的威信,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主角与配角。大学生 “村官”创业中的主角应该是大学生 “村官”,地方政府虽然给予积极扶持,但是应该属于配角,要到位不越位。在实践中也要避免出现一些错误倾向:一是过度包装。个别地方为了把一个大学生 “村官”树为 “创业典型”,把几年前铺成的道路说成是大学生 “村官”来了才铺的;把一个办了多年的私营企业也说成是大学生 “村官”创办的,结果,差点让 “恼羞成怒”的企业主告上法庭。二是包办代替。大学生 “村官”能创业、创好业需要政策扶持,但要坚持 “引导不主导、服务不干预、扶持不包揽”的原则,不能由组织包办或代办。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设立 “到村任职大学生创业基金”,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问题;通过科技部门提供项目咨询、推荐创业项目,解决创业项目缺少问题;通过开辟创业 “绿色通道”,工商、税务等部门主动服务,降低创业门槛,帮助解决创业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