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领办果蔬种植园引领农民致富
近4个月来,姜堰镇已有89位贫困户和种植户来到种植园学习,其中已有36人也效仿搞起了甜瓜种植。
去年10月,姜堰镇的刘为等21名大学生“村官”拿出积攒的10万元在校期间奖学金和参加工作后的工资,再贷款10万元创办了占地5.4亩的“为堰果蔬种植园”。他们主要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从事新品种引进、技术推广、开拓市场、免费培训农民等义务工作,把学习实践课堂搬进蔬菜大棚,让自己在锻炼中成长。
为堰果蔬种植园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刘为介绍,他们经过调研后发现,姜堰镇大部分的农田都是采用传统种植模式,土地的产出率很低。由于甜瓜适合在当地的高沙土地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去年10月中旬,他就和3名同事自费到山东寿光、安徽和县两个全国闻名的甜瓜种植基地拜师学艺。
当地专家听说4名大学生“村官”是为了引领农民致富、创办试验基地前来取经时,和盘托出了自己十几年实践出来的技术要领,并表示对姜堰镇的甜瓜进行市场保护价收购买。安徽和县的种植基地还将为堰果蔬种植园定为“后花园”,派了一名专家常驻姜堰镇,手把手地向大学生村官们传经送宝。
“种植园首批培育出的幼苗,已免费赠送给了本镇36户贫困户和种植大户。”刘为说,目前果蔬种植园里共有10个钢架结构的蔬菜大棚,他们两人负责一个大棚,早晚吃住在田头,并在暗地里较起了劲:看谁掌握的技术精;看谁育出的苗成活率高;看谁培训的农民多。
姜堰镇河西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褚靖红家住靖江,在上大学时学的是财会专业,为了能尽快成为种植甜瓜的行家里手,她购买了10本科技书籍“啃”了起来,连续两个月也没回家一趟;为了观察、记录幼苗夜间的生长情况,荷叶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琦两个晚上也没有合眼,终于掌握到了第一手的数据,身体冻得感冒吊了三天水。
“还有两个多月,我种植的3亩大棚甜瓜就能上市,每亩比原来普通蔬菜增收2000元。”在太宇村村民宋根珍的大棚里,数不清的1米多长的甜瓜藤缠在一起,藤上的瓜蕾青翠欲滴,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宋根珍说,她以前种的是露天蔬菜,不但赚不到钱,而且人很辛苦。去年底,她在村两委会的安排下,到为堰果蔬种植园学习甜瓜技术,大学生“村官”石小洁成了她的师傅。由于自己不识字,老是对一些要领一知半解,石小洁就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解、示范,有的要重复好几十遍。“现在技术和销售都不愁,今年下半年我打算扩大甜瓜种植规模。”
姜堰镇党委书记戴兆平说,为了降低大学生“村官”的投资风险,镇党委从镇农技站、综合站等农业部门挑选了21名工作人员,给每位大学生村官配备了生活和学习“导师”,并明确了帮带责任。同时,姜堰镇还出台了考核制度,将大学生村官为民服务时间、培训带动人数等列为优先提拔任用干部的条件之一。(完)
- 大学生“创”业上演“八仙过海” (2008-07-22)
- 毕业不甘平淡当村官 大学生带领村民养猪致富 (2008-08-21)
- 播种甜蜜——记营山县大学生村干部卢奇 (2008-09-05)
- 创富农业:他们有同一个梦想 (2008-10-30)
- 安徽农大毕业生:扎根农村忙创业 (200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