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村官圆了老支书16年的创业梦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作者:颜安

垫江县白家镇观斗村支书夏万元近来很是感慨———村里1440亩金银花试产了,结了80多公斤干花,按照市场价每公斤300元计算,产值达2万多元。这是到村尚不足一年的大学生村官谢小平立下的汗马功劳。而这,是他摸索了16年之久,一直都没能发展到的层面。“为什么他刚来就能整出这么大规模呢?”老夏不禁暗自总结着经验。


  “50后”老支书三次创业均受阻


  观斗村位于海拔800多米的鹤游坪上,以沙土为主,土壤比较贫瘠。


  1994年,夏万元来到村上时,发现这里的农户有种植地瓜的传统,但规模并不大。他很快做出一个决定:扩大规模。这一来,全村有一半的农户都种上了地瓜,规模近千亩。


  头两年比较顺利,还曾出现过100多个青壮年,集体挑40吨地瓜卖给菜贩子的盛况。


  好景不长,南下打工潮风起云涌,也带走了观斗村大部分劳动力。于是,大量地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农民只能干着急。


  1998年,夏万元偶然来到垫江县沙坪镇,发现那里的生姜做得比较好,回来后就决定在观斗村发展生姜。然而,生姜需要3年一换土,还容易发生姜瘟病,村里满是老幼,哪里懂得换土和防病———第二次创业又无疾而终。


  2000年时,夏万元又组织村民发展花生,但此时大多数村民宁可自己种粮,也不愿把土地流转出来,只能作罢。


  “80后”村官亲身示范一举成功


  此后,观斗村一直维持着传统的粮猪二元结构,2009年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为全镇12个村最低。


  2009年7月,谢小平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担任观斗村党支部副书记,任期两年。来到村里后,他用了两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其实村民还是很想发展产业的,只是前几次经历,让他们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


  于是,他通过关系,请来西南大学土壤专家考察土壤,从科学的角度选择品种。


  “专家建议我们选择半夏、金银花、无花果中的一个。”谢小平说,他上网查到,金银花一次投入,多年收益,便和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定下了发展金银花的计划。


  村民们没见到效益,不愿种植。谢小平下定决心,拿出了自己大学所得的全部奖学金,又找父母要了18万元,找老丈人借了8万元,并向银行贷款7万元,个人流转1440亩地,上马了金银花项目。


  “光是产出可不行,必须要卖出去,才是效益。”一个偶然的机会,谢小平和太极集团老总白礼西搭上了桥,“白总说,我们这里有多少金银花,他就收多少,最低收购价保证80元/公斤。”谢小平坦言,这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6月7日,谢小平1440亩金银花试产成功,结出80余公斤干花。而不少村民看到种金银花大有希望,纷纷要求收回土地,回购种苗,也想大展拳脚。


  两代人互补才能当好“领头羊”


  “‘80后’大学生村官帮‘50后’老支书圆了梦。”白家镇组织委员廖伦中说,“我对两个人都比较熟悉,可以这么说,时代特点造就的典型性格导致了创业的天壤之别。”


  在他看来,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夏万元深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踏实肯干,但习惯于接受指令,主观能动性不足,容易盲从、跟风。比如,发展地瓜、花生等产业,他都没有立足观斗村实际,决断有些仓促。相反,谢小平则先分析了本村情况,得出了科学的依据,再进行比选,成功几率自然高些。


  “另一方面,老支书一年也去不了几次重庆,连电脑都不会用,怎么掌握市场?”而谢小平不但随时上网掌握市场行情,还敢闯敢干,亲身示范,以打消村民顾虑。


  “‘80后’的知识、视野与‘50后’的勤劳、踏实,是最好的互补,这就是选派大学生村官的原因。”他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