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徐娟:村官不是跳板理想就在农村
2009年大学毕业,当年9月,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现在担任乐山市五通桥区杨柳镇青龙村党支部委员、纪检小组长。
2010年12月,创办青龙生态农场,从事特种鸡养殖。
一名大学生村官创办农场搞养殖,让笔者感到有些意外。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杨柳镇青龙村一组的青龙生态农场,见到了这位大学生村官。
“你怎么想到创办生态农场?”“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决定报考村官,回到农村工作。当上村官后,我不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同时我觉得,要带领村民致富,首先自己要学会致富的本领。于是产生了在农村创业的想法。当我把创办生态农场的设想向上级汇报后,很快得到了支持。区级有关部门和镇、村领导积极协调创业贷款、土地租用等事宜,使生态农场于2010年12月顺利‘开业’。”
“生态农场的规模有多大?一年的纯收入有多少?”“农场有60多平方米的库房、180多平方米的鸡舍,以及20多亩放养林地,聘用了两名村民负责日常生产管理。目前存栏800多只,自创办以来总共已销售纯土鸡和绿壳蛋鸡5000多只。其中一部分批发给村民销往周边农贸市场,一部分通过网络销往成都和宜宾。预计全年的纯收入可达5万多元。”
“经营农场对你的工作有没有影响?”“如果说有影响,那这种影响就是对我工作的促进。因为开办农场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积累了农村实际工作经验,还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让我真正融入到了农村,成为村民中的一员,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 ‘吃不了农村的苦,干不了农村的事’、‘早晚都要远走高飞’的看法。”
“今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想过报考公务员?”“村官对我来说不是‘跳板’,因为我的理想在农村。在我看来,村官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在我的生态农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我要逐步引导村民搞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创立青龙生态鸡品牌,带领村民走共同致富之路。至于报考公务员,我也只报考定向的乡镇公务员,目的就是不离开农村。”
徐娟朴实的话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村情结。选拔大学生到村上任职,给农村增添了一股新生的力量,对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推广农业新技术,树立农村产业化经营理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约通讯员 周杰
- 大学生“创”业上演“八仙过海” (2008-07-22)
- 毕业不甘平淡当村官 大学生带领村民养猪致富 (2008-08-21)
- 播种甜蜜——记营山县大学生村干部卢奇 (2008-09-05)
- 创富农业:他们有同一个梦想 (2008-10-30)
- 安徽农大毕业生:扎根农村忙创业 (200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