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中的“创业观”令人鼓舞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万友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并强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报告提出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一表述引起很多代表关注。(10月20日 新华网)
  
  创业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不少有胆有识之士通过创业,不仅自己富裕起来了,而且为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一方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创业氛围不浓,人们创业的激情和积极性不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就业难度。
  
  其实,这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就业观念密不可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主要采取统包分配的就业方式,只要考上大中院校就等于进了保温箱,无论如何工作也打脱不了。于是,多数人形成了安逸现状,缺乏开创、拼搏的精神,形成了居安不思危的“吃皇粮”就业观念。如今,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尤其是高校并轨扩招后,大中专毕业生不在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创业。

  但是,时代变了,人们仍然受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特别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公务员报考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实质上是看中了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不菲的现实效应,才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报考热潮。事实上,事业单位的报考热闹程度也绝不比公务员的报考热潮逊色。然而,与此相反,勇于自主创业的人却不多,不少就不了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宁愿留在家里“啃老”,也不愿去打工,更不用说放下架子去做摆摊、洗碗洗筷的工作了。
  
  显然,我国传统“吃皇粮”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发生变化。可是,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记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将达到2400万。从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拿着本科文凭"“回炉”读技校,到动辄数万名大学生一起报名争抢当“村官”,这些现象都从侧面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这就要求,我们的大中专学生、研究生们不断地转变更新就业观念。
  
  然而,要完成从“安逸现状”到积极创业的角色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直接受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和创业环境的影响。为此,政府应该在减少企业税费负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等创业服务方面有所改善,对大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开办企业在贷款、所得税等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从根本上努力营造和改善创业环境。而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就业难题新思路,“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一表述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将下决心着力去解决就业难题,也会出台更多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推动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这将有利于营造和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就业观念转变,更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看来,一个“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钱花”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