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中国人事报 作者:佚名
  目前,江苏省宿迁市已有225名大学生村官参与创业,兴办各类实体134个,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640多个,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宿迁市提出的这一命题相信许多地方也在积极探索。选择帮助和扶持这些大学生村官创业,在创业实践中磨炼、考察、使用他们,宿迁可以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此破题,无论是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还是对新农村建设,都善莫大焉。

  2007年7月,大学生陈秀来到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三义村任党支部副书记。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因著名的“耿车模式”而引起经济界关注的苏北小镇,目前大多数企业仍从事废旧塑料粗加工,不仅产品附加值不高,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陈秀决定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利用村里的塑料优势,筹资20万元创办新盛塑料制品厂,进行污染比较小的塑料颗粒生产,又投入20万元进行附加值比较高的成品乳胶漆桶的生产,预计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同时还吸纳了本村20多名劳动力就业,迈出了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第一步。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像陈秀这样的大学生怀着憧憬和激情来到农村任村官。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改变农村的落后现状?2008年初,江苏省宿迁市启动到村任职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创建工程,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实践。短短一年时间,不少大学生村官已经尝到创业甜头,并开始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中坚力量。

  政府贴心帮扶,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搭台子、架梯子

  为了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识,宿迁市打造“创业我先行”论坛,举办创业创意大赛,并对项目可操作性进行专家论证,给予相应创业资助。该市还不断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举办“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等活动,树好创业标杆,激励他们不当“看客”当“干将”。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大学生村官们被激发出无限热情。

  资金问题是创业者迈不过去的坎儿。宿迁市主动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资金扶持,开辟创业“绿色通道”。该市设立的“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资金”,现已累计发放600多万元扶持资金和30万元奖励资金。

  宿迁市还强化多方联动,开通大学生村官创业帮扶“直通车”。如,科技部门推荐95个创业项目,扶贫部门为其提供400多万元扶持资金,农业、农林、水产等部门组织65名专家,举办创业培训班260多场次,并先后90余次到创业现场答疑释惑,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同时,市内开展“结对共创”活动,推动396名大学生村官结成对子,由“老村官”帮带“新村官”,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发展环境;市外与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打造“源头工程”,通过聘请科技导师、设立指导服务站,提供优质高效的指导服务。

  政治激励到位,也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有动力、有盼头。宿迁市定期举办创业成果巡回展,并进行创业成果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该市选拔重用了一批大学生村官,目前已有10人通过选举走上村支两委正职岗位。

  百姓拍手称好:大学生村官为我们找到了致富门路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宿迁市已有225名大学生村官参与创业,兴办各类实体134个,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640多个,帮助1100多户群众找到创业项目,带动5万多人走上致富道路。大学生村官们所任职的经济薄弱村,正改变着贫穷的面貌。

  得到了实惠的老百姓无不对大学生村官交口称赞。泗洪县峰山村的秦树峰,在350亩林果地里成功套种当地人从来没见过的杭白菊,亩纯收益达到2500元以上。峰山村村民张双喜谈到秦树峰时连连说好:“原来不知道怎么在自家门口赚钱,有了秦主任带着俺们种菊花,俺们只要跟着干就行,日子越过越滋润,俺们老百姓看中的就是这个!”

  通过创业带动农民致富,大学生村官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正如“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宿迁经济开发区三棵树乡杨楼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戈新化所说,“大学生做村官就是为了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抓住创业主题,让我们真正实现了社会和自身双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