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位创业大学生村官屡屡受挫后变得务实
老实憨厚、稚气未脱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说话、做事透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干练,这是23岁的辛明伦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个去年由省委组织部选聘到浦口区江浦街道差田村任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在当年赴任时就因实力出众被选为旗手,从省委领导手中接过壮行旗。近日,辛明伦又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由他一手创办的“南京新广天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于4月17日正式挂牌成立,小辛也因此成为南京首位创业的大学生村官。
当村官前雄心勃勃
按照辛明伦的想法,他报考村官来到差田村就是为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
2008年,辛明伦毕业于河海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四上学期,他就凭着自己出众的实力博得很多用人单位的青睐,就在同学们还在为落实单位奔波的时候,他已经与一家国际知名的计算机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按理来讲,辛明伦已经可以高枕无忧,安心等待毕业上班了,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对自己的前途规划了有一个彻底的改变。“那家公司在上海,当时合同上注明月薪在4000元以上,条件很不错,但当我看到招聘村官的报道后,立刻改变了主意。”辛明伦说,自己是农村人,有着很深的农村情结,能回到家乡,亲手参与家乡的建设,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后,辛明伦被选聘到浦口区江浦街道差田村,如愿当上了一名村主任助理。“我来村里就是要发展经济,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辛明伦说,为此,他在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差田村的消息后,立刻着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据其介绍,他先后走访了江浦街道的不少村、居委会,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后来,他又走访了差田村11个村民小组,对全村的地理、生产、建设等状况做了了解,还撰写了《高效、创意、生态应是江浦街道农村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三个因素》、《金融危机下浦口发展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开拓差田农村工作的新局面》等多篇调研文章。
辛明伦天真地认为,凭着这些调研的经验,他将可以在差田村大展拳脚。
屡受挫后变得务实
事情的发展往往都会偏离人们预想的轨道,辛明伦也不例外,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挫折接踵而至。
刚到村,辛明伦就遇上了第一个令他没有想到的挫折。用辛明伦自己的话说,他来村里是帮助村民们发展经济的,但他接到的任务却是负责整理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材料以及负责村里普法的台账。这样的工作跟经济完全不搭界,也让辛明伦的心情立刻变得失落起来。起初他想不通,为什么领导视他的那么多调研报告于不顾,而让他负责那些材料和台账呢?后来,在村里领导的点拨下,他才慢慢平静下来。
“书记、主任教育得很对,连村里的情况都还没熟悉,怎么能谈得上去发展经济呢?”辛明伦说,自己后来也想通了,做什么都得从最基础的做起。于是,他在一边负责整理材料和台账的同时,一边留心琢磨村里可发展经济的条件。
又经过几个月后,辛明伦提出要搞一个肉狗养殖基地,他认为江浦街道有很多狗肉馆,说明当地人很喜欢吃狗肉,搞肉狗养殖肯定有得赚。然而,后来他又听说偷狗的人不少,人家偷来的狗卖得可比养殖的狗便宜多了,这么一比较,养狗的念头被打消了。后来,辛明伦又设想搞蔬菜大棚,并在大棚里套养牛蛙,他还为此专门到浦口区永宁镇考察过,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再后来,辛明伦又想到了养鹿,村里有山地,适合放养,可听说不让建鹿棚,这个计划还是最终搁浅。
几经挫折后,辛明伦变得越来越冷静,他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教训和启发,寻找一条真正适合差田村发展的路成了他每天考虑最多的问题。为了彻底摸清村里的情况,辛明伦开始了自己长达两个月的“听众生活”。“每天做完事之后,我就坐到村部的医务室或传达室,什么也不干,就是听村民们聊天。”辛明伦解释说,“这两个地方每天来来往往人很多,他们都不认识我,所以什么都可以聊。”
就这样,两个月后,辛明伦对村里的情况有了很深的了解,很多村民也由不认识到认识,甚至跟小辛成了好朋友。
成立自己的劳务公司
2009年3月,辛明伦决定在差田村成立一个劳务服务公司,这个想法正是根据他了解到的“村里贫困户比较多,又没有多少田可种。”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
今年3月份,浦口区组织的一次创业报告会上,一位企业老板的报告让他灵机一动。组织低收入村民对农村道路进行道路清扫养护,不但投资小见效快,还能提高农民收入。这个情况不正是差田村的现状嘛!于是,辛明伦开始对此市场进行细致调研。他发现,这种业务确实前景广阔。随即,他把详细的计划报到了村委会。让他很诧异的是,这一次,村里领导没有再反对,村书记雷朝武、村主任张子贵一致同意,并表示大力支持。同时,浦口区委组织部、浦口区交通局等部门,对辛明伦的计划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今年4月17日,一个赋意“农村有着广阔新天地”的“新广天”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辛明伦任法人代表。据介绍,公司吸纳了30多名村里的低收入者,主要从事农村道路清扫养护工作。“我们已吸纳30多名农民就业,和6个村签订了道路清扫养护合同,合同总额30余万元。”辛明伦欣喜地告诉记者,“我现在才知道,创业必须立足当地,找准路子。”“下一步,我们的目光定在江北新城的维护,我还在考虑将浦口的农民带出南京,到经济更发达地区去……”虽然知道前途不会一帆风顺,势必还会经历风雨,但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坚定,说话踯地有声!
- 用激情改变命运 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大有可为 (2007-08-20)
- 短评:让知识之光在农村闪耀 (2007-08-20)
- 【一家之言】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农村创业 (2007-08-20)
- 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刘老根意识” (2007-08-20)
- 浙江湖州:甩开包袱创大业 (200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