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村民娶大学生奖万元可买平价别墅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整齐划一的气派别墅背后,怀着农村对人才的渴求。陶然摄

  实行“村民娶大学生可奖万元、可买平价别墅”这一措施的新会区奇榜村,在国内的知名度已然不小,外界称其“江门华西村”。

  可实际情况是,记者多次走访该村发现,自去年7月措施出台至今,尚未有一对新人获此奖励。这一广受关注或者说备受争议的措施,满载着村民提升人口素质、广泛吸引人才的理想,深究之后,更多是发人深省的思考……

●村委会的长远目光

吸引大学生落户提高人口素质

  奇榜村的别墅新村是将一片小山“夷为平地”后修建起来的。去年7月,奇榜村出台措施,对婚娶大学生(要求“211”工程院校毕业)的村民奖励1万元,并准许他们以13.98万元的成本价购买村中新建的别墅。对此,该村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即便大学生不能在此工作,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村民素质,达到改善人口结构的作用。

  提高村民素质才能可持续发展

  一边是喧闹的全国闻名的水果批发市场,一边是幽静的青山包围下的栋栋别墅,一条马路之隔。但无论幽静还是喧闹,全都属于这个位于新会和蓬江交界的奇榜村。该村自1999年开始,把土地集中起来发展建材、水果、三鸟批发等事业,经济出现显著增长,2007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就从8年前的100万增至1000万。

  每日,来自各地的大型卡车满载着各式水果来到这里的新会水果批发市场,给奇榜村带来了无限商机。但无论批发市场如何繁华、带来多少收益,该村干部始终认为“有运气成分”,并忧心该村今后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所以希望借大学生落户来提高人口素质。他感叹说,有时村委会想实施一些有利经济发展的措施,但受个别村民的知识和观念所局限。“我们村实行的是集体经济,村民能决定政策走向,如果人口素质不提高,村民没有远大目光,再好的政策我们也难施行。”

  一位曾下海经商的村干部认为,即使大学生不到村里为集体经济工作,仅通过婚娶落户村里也能通过日常的言行影响村民、引导村民,让村民看到有知识、有文化的好处,产生这方面的追求,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

  “娶来大学生我们也得益”

  似乎是为了显示对教育的重视,奇榜村村委会就坐落在该村的小学内,小办公楼旁边就是小学绿色的大教学楼。村干部告诉记者,该村以前在教育方面较为薄弱,隔年才出一个大学生,所以在2000年陆续出台励学措施。

  目前,该村自2000年开始培养的40多个小孩已开始上高中。“考虑到他们将来会进入大学,进入恋爱阶段,我们才提出这一政策,希望他们敢追敢想,娶个大学生老婆回来。当然,也希望其他村民,有追求大学生的底气。”他笑着说,奇榜通过发展村经济,保障了村中200多个退休村民和300多个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农村人思想很简单,不同时期出台不同政策就是希望借此激励学生和村民,带动他们关心集体的讨论和思考,一方面让村民有追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

  “我们当然支持啊。”梁姨在1961年嫁到奇榜村,以为自己要种田种到死,但该村的经济发展让她在1992年就结束了耕作生涯,目前已过上了退休生活,去年还作为第一批住户搬进了该村的别墅新村。她看到了先进施政理念对生活的改变,也非常赞成鼓励婚娶大学生,“即便自己的孩子不能娶到大学生,同村人娶到,我们也得益。毕竟大学生有本事一点,来到我们村成为我们一员,以后家里出了什么事,起码也找得到能人帮忙。”

●措施出台后遭遇的现实

村民难娶大学生至今无人获奖

  气派的别墅整齐划一,豪华的背后却是一声叹息。事实上,自去年7月17日经村委会通过这一政策以来,至今没有一个人获得奖励。

  获奖门槛高村民拿奖难

  据悉,奇榜村每年的婚嫁大约10对。对于“娶女大学生获奖励”的政策实施一年多却没人“中标”,许多村民认为村里大学生少,而一般村里农民难娶到大学生,所以暂时没人获得奖励。

  对此,热心的村民梁姨就告诉记者:“之前就有朋友问我,是不是村里人娶了大学生就有奖金还能分房,还让我帮忙介绍一个在初中教书的女大学生呢。”但她听说这个女大学生26岁,个子不高,所以也不敢介绍。“像我们农村的孩子兴早婚,如果没读大学,26岁还没结婚的男子非常少,但读了大学出来的女孩少说也有二十几岁了,所以这里也存在年龄距离。”她分析说。

  此外,村中规定能获得1万元奖励的大学生除了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的(含本科)外,还要求其院校属于国家规定的“211”工程院校,也提高了获奖门槛。有村民就提出:“‘211工程’的大学生回到江门的本来就不多,村中农民就更难跟他们有交集了,连认识都成问题,怎么可能相恋结婚呢?”

  村干部也承认:“因为这是尝试性的政策,一开始就想要求高一点,后来才发现广东仅有3所高校属于‘211’工程,我们一些考上大学的村民都没考进这些学校,似乎门槛确实高了。”他表示,会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修改政策。

  “主要看孩子个人意愿”

  奇榜村的奖励措施一出台,还有人认为1万元奖励过少。对此,有村干部认为,大学生能否嫁到奇榜村,最终还是要看男女双方的缘分和感情基础,1万元的奖励只具有象征意义。自1999年以来,奇榜村一直在控制旧村改造、规划新村建设,现在新村建设已初具规模,而所有符合条件的村民都能以13.98万元的成本价在新村购买别墅。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能少奋斗5年,吸引力不言而喻。

  低价买别墅的条件虽然优厚,但连本地一些村民都表示不要求上了大学的子女回到村里发展。村民苏先生的儿子正在暨南大学读医学,是该村唯一一个研究生。他表示在“娶大学生”的政策上支持村委会的决定,但“主要是看孩子个人意愿”。

  村民李先生侄子在汕头大学读书,对于由他一手抚养的侄子未来落地何处,他言谈中则透露出希望他有更好的发展,能到外地工作,不用回村求分配。

●各方热议

农村要树立正确人才观

  学生

这种做法使婚姻沾上了交易味

  广东商学院法律系的小吴认为,不应该诟病该村的鼓励措施,因为中国式婚姻素来有“门当户对”的讲究,其实质也是将婚姻放在称上衡量以达成交易,“奖励婚娶大学生”只是直接给一方添物质砝码,“交易”的实质并未改变,可惜过于明目张胆,所以才引来反感。

  “为什么农村人明说鼓励婚娶大学生,大家就会滋生出‘癞蛤蟆吃天鹅肉’的愤慨呢?”暨南大学研究生小瑜表示,奇榜村的人又没有要求每人都得娶大学生,农民有他的长处吸引大学生将一生托付给他,人们的反对让人难以理解。

  五邑大学毕业生小黄就认为,这种措施的交易意味过浓,使婚姻变得过于功利。大学生小洪则反问道:“如果把女大学生娶回去,他们只是在家当家庭煮妇,那对农村经济发展还会有影响吗?而且,一两个大学生的带头作用有多大也非常值得商榷。”她认为,提高人口的素质,关键还是教育。

  市民

农村是否如此需要大学生?

  “除了这种方法外,就没有其他办法吸引人才了吗?”不少市民都表示说,无法理解该村为何偏要以这种形式吸纳人才。市民胡小姐就发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只有大学生才是人才吗?过分推崇名牌大学的学子,是否是好事?会不会造成村民的自卑感,引发纷争?”

  “这个村希望婚嫁能让大学生留在本地服务的思想是不是太天真了?吸引了大学生落户,又如何让他们发挥作用呢,奇榜村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平台安置‘211’工程的大学生?”家住永康街的林先生对此也提出了疑问。

  专家

提高人口素质是个渐进过程

  “大学生毕业之后为何不去农村?因为他们读大学时支付了很多成本,需要在毕业后以最短时间将利润最大化,所以他们想去工资相对较高的城市。”市委党校副校长马丹表示,奇榜村这样的城边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确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而其生活环境接近市区,鼓励婚娶大学生的方法是可行的,但对广大农村而言,这种做法不太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人的观念最终由物质基础决定,所以政府如果要吸引大学生去落后的农村,就应该出台鼓励政策,或者给补贴和承诺让大学生去农村实践,或者设立基金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政策能适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挖掘出农村的可为之处,走上致富道路,他们就会自愿留在农村。”但他也提出,目前江门大学生的创业基金非常少,希望地方各级财政能建立这方面的融资制度。

  江门市委农办副主任陈壁光告诉记者,无论是招人还是动员大学生来做村官,这些人才都难以长久留在村中。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没有高薪聘请人才的能力,相较城市而言更是物质贫乏,工作岗位单一,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也不够高,而且福利保障也不及城市更全面,面对这样天生的硬件、软件不足,农村无法和城市竞争人才。

  “所以我们从今年村干部选举中着手,引导农村实现能人治村。”陈壁光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应是吸引原属于本村的能人回来参与村中治理。所谓“能人”,是指出去做生意成功的村民,很多有一技之长,或经营有独到之处,或在产业发展方面有基础,这些人在市场上闯荡了很多年,见识多、思路开阔,又了解村中民情,能结合村中资源推动村经济发展,凭着国人衣锦还乡的乡土意识,这些人才会甘心一直留在村里,为村民服务。

  “提高人口素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陈壁光提出,首先,应该从村中整治着手,给村民好的环境,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引导他们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逐步提高思想素质;其次,通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让农民能进入工厂、企业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接受城市文明,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给下一代较好的生活、教育环境,进而直接提升下一代的文化素质。而这两方面的工作,江门市政府都已开始进行。

  五邑大学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刘志坚则认为,婚娶几个大学生对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影响有限,相较而言,周边物质文明发展的带动影响可能会更为有力。以奇榜村为例,若该村能营造出优越的经营环境,吸引许多大企业进驻,自然会带来大批高素质人才在附近生活、工作,进而形成迎合他们品味、需求的第三产业,这样一来,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影响远比一两个大学生来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