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大学生村官笔试举行将实现一村一大

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刘楹冉

    昨天,我市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进行笔试,共有1459人通过资格审查进入笔试环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邹家军到场巡考。

  “一村一大学生村官”

  据了解,我市今年计划选聘37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报名参加并审核通过的有1459人,与招录名额比例为3.86:1,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8名,本科学历的1178名,大专学历的263名。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2009年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一村一大学生”的战略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选聘了819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加上今年选聘的378名,全市1051个村已全面实现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

  在今年的选聘工作中,我市继续坚持“按需选聘”的原则,除明确必须符合大专以上和30岁以下两项基本条件外,其他如选聘范围、选聘专业等,由各市(区)根据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实际出发进行明确。

  “五条出路”实现流动

  大学生村官的出路,是不少考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相关政策,我市通过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鼓励继续深造“五条出路”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搭建平台,实现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

  据悉,在近期结束的新一届村“两委”换届中,全市前两年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共有77名正式成为村干部,其中49名通过选举当选为村“两委”成员,28名成为村委会聘任干部。  (本报记者 刘楹冉)

  【考生心声】

  来自农村 熟悉农村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甘,家住蓬江区棠下镇,她此次报考的也是蓬江区的职位。

  “我本身就是农村的,对农村也比较熟悉,想挑战一下自己。”小甘告诉记者,她有个师姐去年被选聘当了村官,自己还特意去请教过她,师姐说收获很大,并鼓励她也尝试一下。

  就业严峻 多渠道尝试

  小龙同学是五邑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目前已签约一家企业,但“感觉在那里发展空间不大”,就来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了。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各种就业渠道都尝试一下。对比在企业而言,自己更喜欢与公共社会事务有关的工作。”小龙说,如果选聘为大学生村官,可以让自己有更多这方面的积累。(刘楹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