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和县三项举措打造村官"阳光工程"

来源:邢台新闻网 作者:刘晓阳

为提升南和县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村官的农村理论知识,深化对农村工作政策的理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我县对全县7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强化舆论宣传、实施帮扶制度、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精心打造村官“阳光工程”。各项措施为我县大学生村官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时疏导了心理压力,引导我县大学生村官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服务于基层,为我县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了来自基层一线党政干部的培养链。


  一、创新舆论载体,实行多面舆论引导。结合南和报、县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媒体力量,提高对大学生村官的引导,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先锋作用,扩大社会舆论影响。一是组织召开座谈会宣讲党中央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等相关政策;就农村工作情况进行交流,相互促进学习,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下步打算。二是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南和县大学生村官论坛与QQ群,时刻关注当今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南和实情,并展开讨论。三是在县电视台增设了《创先争优在基层》专栏节目,充分展示了我县优秀村官风采,为全县村官“阳光工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大学生村官们在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再一次受到了群众的关注,使村官们真正从心灵上融入当地农村基层,得到群众认同,从心里上有了归属感。


  二、实施“多帮一”帮扶制度。全县建立了组工干部、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对大学生村官“多帮一”的“帮扶”制度。在思想上给予帮助、工作上给予扶持、生活上给予关心。一是组工干部当好“朋友”,经常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所思所想,帮助解惑解答,每月至少进行1次基层调研走访,及时协调好大学生村官与乡镇村干部、党员群众的关系;二是乡镇党委书记当好“老师”,向大学生村官传授做好农村工作、当好基层干部的实践经验,确保大学生村官各项关怀措施落到实处,每年至少为大学生村官解决5件以上实事;三是村党支部书记当好“家长”,作为培养管理“村官”的第一责任人,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动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传授农村工作经验与方法。


  三、减压有道、注重人性关怀。


  我县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村官“阳光工程”中,受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县8个乡镇共设立了20个心理健康解压室,聘请有农村工作经验、心理素质较强的干部以及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建立了“一对一”的解压体制,向全县的大学生村官(以及其他的乡镇村干部)提供心理诊断,舒缓工作压力。通过座谈、网络交流、专线电话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工作中的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难题。


  同时,我县卫生部门还以健康讲座、定期体检等方式,为大学生“村官”减压,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了解身体情况,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