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大学生村官张慧萌”成就多彩青春
来源:衡水日报
作者:卢晟硕
草长莺飞的春天,杨柳吐绿的季节,笔者走进忙碌“变装”的饶阳县合方村,见到了该村大学生村官——张慧萌:一副眼镜,一头长发,文弱中却带有一丝倔强。
“快”转变 静心俯身倾听百姓心声
2011年走出校门,她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带着满脸稚气和满腔热情,回到了养育她的这片热土。“我觉得家乡更需要我们。我们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带回来,改变家乡。我们有义务让这片养育了我们的热土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她甜甜的嗓音却让人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坚定。
刚刚走出校门的她,面对繁琐的基层工作却有些措手不及。“当时一接手工作,说实话有些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我就告诉自己要静下心来了解情况,只有了解群众心里想什么,才能知道从哪下手。基层工作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她眼含笑意地讲着,但艰辛自知。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她逐户上门走访,从邻里纠纷到干群关系,从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逐渐和群众建立起了感情,村民对她这个大学毕业的小姑娘也有了深刻的印象。经过半年时间的摸排,她对村里的人口、耕地面积、党员及“两委”干部构成等各方面情况都了然于胸,处理事情时也越来越顺手,很快进入了角色。
“细”服务 助困解忧做好百姓助手
基层工作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群众,解决各类“疑难杂症”。因此,做好基层工作不仅要有耐心,更要细心。
工作中,她从不以女孩子的身份自居,事事冲锋在前。对待繁杂的工作,她都是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只要需要她的地方就是她的工作岗位。在她看来,群众眼中的难事、大事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政策,在自己手中也许就是多跑几趟腿的事情。只有自己多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工作,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村民们有什么困难,对村委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主动找她聊天,民情民意自然在心中。
2015年夏天,村里肖叔叔家的女儿考上大学,却成了这个困难家庭头疼的大事。因为经济条件差,巨额的学费让一家人一筹莫展。肖叔叔听说他们这种情况可以给孩子申请助学金,就找到了张慧萌。了解情况后,她通过网上查询和询问乡里相关同事,得知肖叔叔家的条件符合之后便迅速行动,在村里、乡里的民政部门帮其办理相关手续,让他的孩子顺利拿到助学金,圆了大学梦。
“实”效果 履职尽责改善基层设施
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在于知识,因此,如何发挥利用好自身优势服务乡村、便利群众是张慧萌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
参加工作之后,她发现村里的干部对电脑办公都不熟悉,大部分资料都是纸质的,很容易损坏和丢失,并且查找困难。为便于开展工作,她利用闲暇时间将村里的文件档案输入电脑,并协助村“两委”为青少年建立了个人档案、“党员花名册”等档案资料,提高了村“两委”的办事效率。
合方村是一个设施果蔬种植占主导的村落,农户多以传统种植经营为主,技术比较封闭。张慧萌在了解情况后,充分利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播放平台,每月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农村土地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大棚种植经验技术,为广大农户提高种植技术、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村里的肖主任提起这个能干的小姑娘更是赞不绝口:“萌萌真的挺能干,虽说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对村里的情况了解得一点儿都不比我们差。有什么新政策、新任务,她都冲在前面给大家讲解,为我们工作的开展减少了不小阻力。”
几年下来,虽然人瘦了也晒黑了,但是群众更信任她了。张慧萌说,农村这方热土很朴实,只要付出必有回报。年轻本就应该迎难而上,在平凡的岗位成长、进步,写就多彩的青春。
延伸阅读:
- 河北衡水建立大学生村官担任民宗信息员制度 (2011-08-02)
- 河北省衡水大学生村官成农民种地“指导员” (2012-04-23)
- 崔永元:衡水纪律严过军营 学生和衣而睡3年 (2015-03-11)
- 河北省涿州市提高大学生村官待遇 27人分享92万 (2009-06-16)
- 河北邢台:“大学生村官工程”解双难 (2007-06-01)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