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生村官李高歌:一心为民有作为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佚名
李高歌今年26岁,个子不高,皮肤白皙。
一个县城长大的“80后”女青年,2007年到迁西县孙家峪村任大学生村官后,打井、修路、调整种植结构,干了许多村里多年没干成的事。2008年12月,她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只有融入村民,才能当好村官”
孙春[孙家峪村村民]:李高歌这孩子,没有一点大学生的架子。村里谁家有事儿,她都去帮忙。以前,我们叫她“李助理”、“李大学生”,现在都改叫“闺女”、“妹子”了。
2007年8月,李高歌大学毕业后,兴冲冲地奔赴迁西县孙家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刚到这个小山村时,她的心一下子凉了:村里河道满是垃圾,村委会办公室里挂满蜘蛛网。村里没有一家企业,集体债务却有7万多元。
让她失落的不只是村子的落后,还有村民们的怀疑。
在村民家里刚住下不久,李高歌就到大街上了解情况。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怕是来镀金的吧,干不了几天就走人了”。有人当面对她说:“你一个黄毛丫头,能干点儿啥?”
当天晚上,李高歌哭了。可是,倔强的她思来想后,她感到:“只有融入村民,才能当好村官。”
于是,从没有下过地的她,也扛起锄头,和村民一起锄草打垄;碰到谁家做饭,李高歌就凑上去帮着洗菜。
村民们至今不忘一件事儿,2008年7月连降大雨,李高歌冒雨上山查看半山腰的塘坝,不小心滑进了河里,扑腾了半天才上岸,腿上划了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看着水位越来越高,她顾不上包扎伤口,搀着一位住在塘坝边的老大娘赶紧转移。一路上,李高歌一瘸一拐地走着,血水和雨水合成一股往下流。大娘心疼得直掉眼泪,以后逢人就说,这闺女心肠可好呢,真不是外人。
“做群众工作,得讲究方式方法”
李百强【驻孙家峪村老干部】李高歌做事既坚持原则,又不死板。她做群众工作和风细雨,办法还多。
孙家峪村守着偌大的山场,可是板栗种植规模却上不去,村民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李高歌深入农户调研,决定从改变群众观念入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
和村班子成员认真商量后,他们决定扩大板栗、核桃种植面积。2008年春天,他们争取了2.7万株板栗苗,全部免费发给村民栽种。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村民栽上板栗树苗后,又在小树苗下种了玉米。玉米秸秆高,挡住阳光会影响树苗成长。李高歌一看急了,天天大喇叭里喊,让村民种些花生、栗蘑等矮秆作物。可村民根本不听:“我们祖祖辈辈种玉米,种别的不习惯!”
那几天,李高歌非常生气。种花生收入比种玉米还高,村民们咋抱着旧脑筋不放呢?气归气,想到板栗苗生长会受影响,她坐不住了。咋让村民改变观念呢?她带着几个村民代表,到附近板栗种植大村去参观,又实地查看树下种玉米的板栗树长势。村民们这才信了,表示回去种花生。下种后,她不放心,偷偷扒开土看,看到的确是花生后,她乐了。
经历过这件事后,她明白了:农民群众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大学生村官光有热情不够,做群众工作,得讲究方式方法。要不然,好事也办不好。
有了那一次教训,到冬天剪核桃树苗时,她就开始“对症下药”了。迁西县山区冬天冷,要想保证树苗成活率,就得把长大的树苗剪短,在上面埋个小土堆保暖。村民一听,急了:“挺好的树苗,干吗剪了?拿塑料布包包不行吗?”李高歌说,这是中国林科院大专家裴东研究员讲的,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没成想,这下村民们信服了,开始“如法炮制”。
在采访中,李高歌说:“农村的事情不简单,解决起来既要依法,又要合情,有时显得很费劲儿。工作起来一定要多动脑筋,力争找出一个稳妥的办法。”
2009年,孙家峪村进行路面硬化,有位村民多占了村集体的地,还垒上石头墙。村干部去了他家好几趟,他就是不退地。工程难以进行,这让李高歌很是着急,甚至想自己出钱给他点儿赔偿,可又怕助长歪风。征求村民意见后,她用了个变通的方法,不把他多占的地都收回去,仅让他缩回去2尺宽。路修好了,也没产生大的矛盾。
“多办实事,老百姓才信服”
孙志东【孙家峪村村主任】李高歌信息灵,头脑灵活。这几年,她跑前跑后,帮助村里争取了400多万资金,相当于村里几十年的总和。
孙家峪村只有一口几十年前打的老机井,水层浅,夏天还生小虫子,村民怨气很大。2008年初,她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唐山市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她忽然萌生一个想法:村里没钱,何不借这个东风筹措资金?和村干部一说,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原来多年以前,县里给这个村搞过饮水工程,管道挖了一半,村里没人挖了,气得人家又把管子拉回去了。
李高歌没有泄气。她拉着村干部到县水务局一问,人家果然还记得以前的事情。她心顿时一沉,心想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她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叔叔、叔叔”一声声地叫着,磨得人家终于同意了。挖管道的那些日子,她和村民们一起抡铁镐,手上磨出了不少血泡。三个月后,孙家峪村的村民终于吃上了日夜盼望的自来水。
李高歌知道,贫困村要尽快脱贫致富,一要自己争气,团结奋斗;二要善于借助政策、借助外力。她说:“只有多办实事,老百姓才信服”。这几年,在她和村干部的积极争取下,村里修了1000多米的河道护坝,种了800亩核桃和板栗,多方争取资金260多万元,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
考虑到林果业周期长、见效慢,李高歌又和村干部商量,发展收益快的畜牧业。到底养什么,他们争论不休。她利用熟悉电脑的优势,在网上搜索致富信息。再三比较后,觉得山东梁山的波尔山羊长肉快、收益多。李高歌便派村民代表去实地考察,第一批就引进了70只波尔山羊。如今村里已有14户人家养羊,附近一些村的人都来这儿买羊羔。
虽然村里经济发展有了一些起色,但是离真正脱贫致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李高歌起草了一个孙家峪村发展规划,准备利用该村自然优势、人文资源,开发红色旅游。
李高歌笑着对笔者说:“等这个项目做成了,我们村的面貌就大不一样了。欢迎你再来采访,那时你一定会说,大学生村官到农村,真是大有可为。”
一个县城长大的“80后”女青年,2007年到迁西县孙家峪村任大学生村官后,打井、修路、调整种植结构,干了许多村里多年没干成的事。2008年12月,她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只有融入村民,才能当好村官”
孙春[孙家峪村村民]:李高歌这孩子,没有一点大学生的架子。村里谁家有事儿,她都去帮忙。以前,我们叫她“李助理”、“李大学生”,现在都改叫“闺女”、“妹子”了。
2007年8月,李高歌大学毕业后,兴冲冲地奔赴迁西县孙家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刚到这个小山村时,她的心一下子凉了:村里河道满是垃圾,村委会办公室里挂满蜘蛛网。村里没有一家企业,集体债务却有7万多元。
让她失落的不只是村子的落后,还有村民们的怀疑。
在村民家里刚住下不久,李高歌就到大街上了解情况。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怕是来镀金的吧,干不了几天就走人了”。有人当面对她说:“你一个黄毛丫头,能干点儿啥?”
当天晚上,李高歌哭了。可是,倔强的她思来想后,她感到:“只有融入村民,才能当好村官。”
于是,从没有下过地的她,也扛起锄头,和村民一起锄草打垄;碰到谁家做饭,李高歌就凑上去帮着洗菜。
村民们至今不忘一件事儿,2008年7月连降大雨,李高歌冒雨上山查看半山腰的塘坝,不小心滑进了河里,扑腾了半天才上岸,腿上划了一道又深又长的口子。看着水位越来越高,她顾不上包扎伤口,搀着一位住在塘坝边的老大娘赶紧转移。一路上,李高歌一瘸一拐地走着,血水和雨水合成一股往下流。大娘心疼得直掉眼泪,以后逢人就说,这闺女心肠可好呢,真不是外人。
“做群众工作,得讲究方式方法”
李百强【驻孙家峪村老干部】李高歌做事既坚持原则,又不死板。她做群众工作和风细雨,办法还多。
孙家峪村守着偌大的山场,可是板栗种植规模却上不去,村民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李高歌深入农户调研,决定从改变群众观念入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
和村班子成员认真商量后,他们决定扩大板栗、核桃种植面积。2008年春天,他们争取了2.7万株板栗苗,全部免费发给村民栽种。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村民栽上板栗树苗后,又在小树苗下种了玉米。玉米秸秆高,挡住阳光会影响树苗成长。李高歌一看急了,天天大喇叭里喊,让村民种些花生、栗蘑等矮秆作物。可村民根本不听:“我们祖祖辈辈种玉米,种别的不习惯!”
那几天,李高歌非常生气。种花生收入比种玉米还高,村民们咋抱着旧脑筋不放呢?气归气,想到板栗苗生长会受影响,她坐不住了。咋让村民改变观念呢?她带着几个村民代表,到附近板栗种植大村去参观,又实地查看树下种玉米的板栗树长势。村民们这才信了,表示回去种花生。下种后,她不放心,偷偷扒开土看,看到的确是花生后,她乐了。
经历过这件事后,她明白了:农民群众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大学生村官光有热情不够,做群众工作,得讲究方式方法。要不然,好事也办不好。
有了那一次教训,到冬天剪核桃树苗时,她就开始“对症下药”了。迁西县山区冬天冷,要想保证树苗成活率,就得把长大的树苗剪短,在上面埋个小土堆保暖。村民一听,急了:“挺好的树苗,干吗剪了?拿塑料布包包不行吗?”李高歌说,这是中国林科院大专家裴东研究员讲的,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没成想,这下村民们信服了,开始“如法炮制”。
在采访中,李高歌说:“农村的事情不简单,解决起来既要依法,又要合情,有时显得很费劲儿。工作起来一定要多动脑筋,力争找出一个稳妥的办法。”
2009年,孙家峪村进行路面硬化,有位村民多占了村集体的地,还垒上石头墙。村干部去了他家好几趟,他就是不退地。工程难以进行,这让李高歌很是着急,甚至想自己出钱给他点儿赔偿,可又怕助长歪风。征求村民意见后,她用了个变通的方法,不把他多占的地都收回去,仅让他缩回去2尺宽。路修好了,也没产生大的矛盾。
“多办实事,老百姓才信服”
孙志东【孙家峪村村主任】李高歌信息灵,头脑灵活。这几年,她跑前跑后,帮助村里争取了400多万资金,相当于村里几十年的总和。
孙家峪村只有一口几十年前打的老机井,水层浅,夏天还生小虫子,村民怨气很大。2008年初,她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唐山市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她忽然萌生一个想法:村里没钱,何不借这个东风筹措资金?和村干部一说,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原来多年以前,县里给这个村搞过饮水工程,管道挖了一半,村里没人挖了,气得人家又把管子拉回去了。
李高歌没有泄气。她拉着村干部到县水务局一问,人家果然还记得以前的事情。她心顿时一沉,心想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她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叔叔、叔叔”一声声地叫着,磨得人家终于同意了。挖管道的那些日子,她和村民们一起抡铁镐,手上磨出了不少血泡。三个月后,孙家峪村的村民终于吃上了日夜盼望的自来水。
李高歌知道,贫困村要尽快脱贫致富,一要自己争气,团结奋斗;二要善于借助政策、借助外力。她说:“只有多办实事,老百姓才信服”。这几年,在她和村干部的积极争取下,村里修了1000多米的河道护坝,种了800亩核桃和板栗,多方争取资金260多万元,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
考虑到林果业周期长、见效慢,李高歌又和村干部商量,发展收益快的畜牧业。到底养什么,他们争论不休。她利用熟悉电脑的优势,在网上搜索致富信息。再三比较后,觉得山东梁山的波尔山羊长肉快、收益多。李高歌便派村民代表去实地考察,第一批就引进了70只波尔山羊。如今村里已有14户人家养羊,附近一些村的人都来这儿买羊羔。
虽然村里经济发展有了一些起色,但是离真正脱贫致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李高歌起草了一个孙家峪村发展规划,准备利用该村自然优势、人文资源,开发红色旅游。
李高歌笑着对笔者说:“等这个项目做成了,我们村的面貌就大不一样了。欢迎你再来采访,那时你一定会说,大学生村官到农村,真是大有可为。”
延伸阅读:
- 大学生村官激活农村工作一池春水 (2007-06-08)
- 石家庄藁城市:大学生村官的新农村生活(组图) (2007-08-08)
- 大学生村官韩瑜:要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 (2007-11-24)
- 河北唐山大学生村官:扶持力度需加强 (2009-03-04)
- 女大学生回村当上了主任助理 从被气哭到得到支持 (2009-03-09)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