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大学生村官徐达转变角色当村民

来源:迁安信息港 作者:佚名

  人物名片:徐达,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2008年11月唐山市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现任野鸡坨镇大山东庄村村主任助理。参加工作两年多来,他敢于创新并大胆提出新思路、新方法,配合村两委班子完成了村自来水改造工程;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指导养猪户采用发酵垫床技术发展养殖业,年可节约成本100余万元;在村委会门前的公开栏内开设了大山东庄村招聘信息栏,帮助5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业;争取大山东庄村到城区公交车的开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青春年华,谱写着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务实创业的风采。2009年,他被市委授予“优秀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

  他是村两委班子的“智囊”,他是村民致富增收的“金桥”,他是政策宣传的“喇叭”,他是农村远程教育的“管家”,他是群众贴心的“小棉袄”,他是对接企业的“红娘”……他就是野鸡坨镇大山东庄村村主任助理徐达。作为农民的孩子,徐达对农村和农民有着异常深厚的感情。“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老百姓服好务,为新农村建设出把力,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有我。”这是徐达一直以来的梦想和愿望。正是怀着这种抱负和信念,他把大山东庄村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转变角色当村民

  大山东庄村位于野鸡坨镇东北角滦河南岸,全村共有560户,2400口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徐达认为,和村民的沟通一定不会有问题,很快就能与村民建立好关系。可是刚刚上任,他就发现,原来一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刚到村里报到时,村干部们对他都非常客气。平日里大家都有说有笑,但是却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接连几天,徐达都没有被安排工作,看着别人忙碌,他心里暗暗着急,却一点也插不上手。大家对他的“客气”像一道无形的屏障,让他切实地感受到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面对这种无形的屏障,徐达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真正地融入其中呢?为了快速进入角色,努力实现从“象牙塔”到“泥巴墙”的转变,徐达决定从走访入户开始,广泛接触村民,深入了解民情,让大家认识自己,让自己认识大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徐达先后走访了302户,670余人,将调查所得的信息作了详细记录,对村里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也深入了解了村民们所思、所想、所怨、所盼,逐渐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在走访中他发现,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吃水难问题。近年来,由于自来水管道老化和滦河水位下降,部分群众吃水用水难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为了能够让全村百姓尽早吃上放心水,他把收集到的意见及建议汇报给村两委,随后同村两委班子一起组成调研组一道走访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广泛听取民声。可是,重修自来水管网,资金是个大问题。在得知市水务局有帮扶名额后,徐达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三番五次登门协商,成功争取到了市水务局的专项帮扶资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徐达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天不分昼夜地奔波于施工一线,为大家出谋划策,跑东跑西,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终新打机井2眼,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问题。1个月下来,徐达晒黑了,累瘦了,可他渐渐觉得,周围和他主动打招呼的人多了,拉家常的人多了,嘘寒问暖的人多了……他高兴地告诉自己,路,就在自己的脚下,虽然很远,却充满着希望;虽然很累,却有着收获的喜悦。

  俯下身子服好务

  随着对农村工作的熟悉和深入,徐达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配合日益默契,大家给了他更多的实践机会。2009年6月,全市开展征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徐达负责此项工作。刚开始的几天,主动来交保险金的人寥寥无几,有一些之前已经参保的人还提出要中断缴费。针对这种情况,徐达采取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每天天不亮就利用村里的广播进行2个小时的“滚动直播”,让村民每天不间断地听到关于养老保险的各项政策。开始的两天,照本宣科的广播收效甚微。他对自己的宣传方法进行了反思,认识到言者要攻心,要让群众认可接受这项政策,就必须给群众算好经济账和效益账,把话说到群众心坎儿上。因此,从第三天起,他对养老保险政策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解读,用村民熟悉和习惯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养老保险政策,让每位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明白自己应该缴纳的金额和缴费办法。同时,结合本村实际,重点宣传当前的养老形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好处以及参保受益的实例,让大家认识到“养儿不防老、参保才无忧”,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切实调动大家的参保积极性。另外,他还别出心裁地在村委会门前的公开栏内设计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动态”栏目,及时宣传党委政府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部署和本村缴纳进度情况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的受益者情况,受到了村民的广泛关注。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征收任务,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

  通过这件事,徐达深刻地认识到两个道理:其一,“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腹内空空根底浅,做群众工作就无从谈起,村官做宣传工作,必须关注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到党的全会精神,小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等,努力做到大方针广泛了解,小政策深入精通,成为方针政策的“活字典”,方能游刃有余;其二,“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用刻板的“普通话”搞宣传,十有八九会做成“夹生饭”,要多用群众的语言表达和感情沟通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把深奥的道理讲通俗,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成为方针政策的“翻译官”,方能得心应手。

  一心一意促发展

  徐达知道,光和群众培养感情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最关键的就是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上任之初,徐达问了自己几个问题:到农村为什么,到农村干什么,给农村留什么。“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加一把柴,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添一道彩”是他给自己的答案。当看见村里闲置的远程教育设备时,徐达决定利用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对党员群众进行“点播式、交互式”教育,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于是,他主动找到村支书要求负责远程教育播放工作。每月10日的党员活动日,雷打不动地播放2个小时的远程教育节目,包括各项涉农方针政策、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和致富者的实例报道。

  通过远程教育的巨大作用,村民孙仲华投资80万元建起了全镇第一家野猪养殖场,年可出栏野猪300头,创产值60万元,效益20万元。刘洋搞起了生猪养殖,年可出栏10000头,创产值1000万元,效益350万元。为了解决猪场排污问题,徐达利用远程教育节目中讲到的发酵垫床技术,指导养殖户采用该技术发展养殖业,每年节约成本100余万元,而且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养殖户刘洋逢人便说,咱们这个大学生村官有价值。看着养殖户们赞许的目光,徐达深深地感到“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扎根基层解民忧

  在一次聊天中,徐达得知村民现在找工作的途径基本靠朋友介绍或是去中介机构代理,信息单一闭塞。为了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去年,徐达在村委会门前的公开栏内制作完成了“大山东庄村招聘公开栏”,挨家挨户进行调查统计,把符合劳动条件,有劳动意愿的村民登记下来,然后亲自去人才市场抄录劳务信息,每月分两次及时发布,并且针对残疾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上门服务推荐劳务信息,不辞辛苦地为他们寻找适合的工作,为村民就业提供便捷服务。通过招聘信息栏,他已帮助50多名村民实现了就业。

  多年来,由于缺少便捷的交通工具,群众出行极不方便。为此,徐达又把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作为大事列入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他徒步数十里,反复研究路况信息,绘制详细的公交路网图纸,草拟可行性方案,向市交通运输局递交了开通公交线路的请示,请求批准。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2010年8月份,成功开通了大山东庄村通往市区的公交线路。

  挂职锻炼强本领

  2010年9月,徐达到人才市场抄录劳务信息的时候,巧逢投资逾亿元的比利时VVM公司巍巍蓝山矿渣微粉项目的外籍总经理正在招聘人员,为了响应组织上鼓励大学生村官挂职锻炼的号召,检验一下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徐达报了名。经过两轮笔试三轮面试的层层遴选,徐达脱颖而出,受聘为VVM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自2010年10月1日上任后,徐达首先制定了包括考勤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请销假制度、奖惩制度在内的多项制度并严格落实,使员工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为公司的顺利投产和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某建筑公司自作聪明,想利用外籍总经理对工程建设知之甚少的情况,擅自虚报工程预算。得知情况后,他连夜找到有资质的审计公司,对工程量进行重新审计,并以审计报告为基础与该建筑公司重新谈判,对工程量逐项进行比对,最终为企业节约建设成本150万元。由于公司投入生产时间较短,产品还没能打开市场,每天的销售量只有100吨。为了扩大市场,拓宽销路,徐达东奔西走联系客户,实现了日销售量从100吨到1200吨的突破。外籍总经理艾思文这样评价徐达,“诚实守信,务实肯干,他身上有着年轻人那种不服输的精神,他是我的员工,更是我在中国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徐达始终没忘记自己村官的本职,村里大会小会他都到场,在今年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他协调公司的装载机8台次对村里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使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观。公司岗位工招聘时,他优先考虑大山东庄村村民,现已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8个。在开拓视野、增长才干的同时,徐达增强了服务社会和创业致富的能力,形成了双赢的良好局面。

  采访结束时,徐达告诉记者,一件事情,如果你想做,你会找一个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你就会找一个借口。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虽然辛苦,却也苦中有乐;虽然清贫,却能斗志昂扬;虽然年轻,却能肩负重担。他相信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人生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坚实。他以自己的行动和付出在群众中树立了当代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有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