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清县大学生村官薄瑞颖动脑筋办实事
“走出学校门,来到新农村,扎根蓝天下,沃土寄深情。”简短的几句话,却饱含着薄瑞颖这个柔弱女孩子对农村的深情、对农民的真情、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她像一片初升的霞光,用爱心、用真情、用智慧,把头顶的这片天空描绘得五彩斑斓。
60天,565户。支书的“好助手”,“花生妹妹”
2009年10月,24岁的薄瑞颖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家乡永清县瓦屋辛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该如何当好这个著名蔬菜种植专业村的“官”?小薄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一开始小薄满怀激情、踌躇满志,可在年岁比自己大很多的村干部眼中,她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毛孩”。一段时间里,她只是被安排做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打扫卫生、打印材料、填报表格、发放通知……
柔弱的身躯掩盖不住坚毅的内心,薄瑞颖没有坐等机会,而是主动去寻找自身价值。她利用中午吃饭、晚上睡觉的功夫,披星戴月走家串户,用了两个月,只身走遍了瓦屋辛庄村的565户人家,每天晚上她都详细的将一天来的转户情况进行记录、梳理、分析、总结,后形成了一份万余字的书面报告。
在老支书贾福学面前,小薄大胆地提建议、说思路、谈想法,头头是道、句句有理,贾书记一边听,一边频频含笑点头,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丫头令他刮目相看。此后,贾书记不管干什么都把“小薄”带在身边,把她当成不可或缺的“好助手”,小薄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去年5月份,在和网友的一次QQ群讨论中,薄瑞颖了解到一种口感好又有营养的“五彩花生”,种植成本和产量与普通花生相当,而产值却是普通花生的2—5倍,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于是,她想办法买到了2斤籽种,在自家的田地里开辟了一块40平米的“实验田”。
平地施肥、覆膜放苗、锄草清棵、喷药防虫,在她的精心呵护下,三个月后,“五彩花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小气”的她舍不得给哥哥吃上一个,而对瓦屋辛庄的村民却毫不吝啬,全部分给了愿意试种的村民,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花生妹妹”。
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此受欢迎,她又从日常积攒的工资中拿出了1800元钱,购买了200斤优良籽种,分发给“两委”干部进行规模种植,以此带动全村农户,趟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16名学生,92节课。暑期培训班,她是孩子们心中的“爱心天使”
能力得到认可,工作归于平淡。工作之余小薄总是觉得浑身还是有股子劲儿没处使,她想着再多找点事儿干,多给村街做点儿贡献。
2010年暑假到来,放了假的孩子们满街筒子疯跑,大人们都忙着打理蔬菜大棚,没时间照看孩子,更别说辅导功课了。
一天,她找到贾支书,说自己打算开办一个免费暑期班,将暑假期间没有大人监护照料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给他们讲讲课、帮他们看看作业。贾书记大力支持,安排将党员培训中心腾了出来,当做暑期班的教室,还通过高音广播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广大村民。
从未登过台、讲过课,也没有当老师的经验,但这难不倒薄瑞颖,虽然仅有一天的准备时间,她愣是备战到深夜,将小学一到三年级的数学、语文课本都翻看了一遍,并做出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忐忑的心情被教室温暖的气氛融化了,朴实的农民家长们怀着感激之情一个劲儿的说着“谢谢”,天真的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扑闪着眼睛等待着漂亮的“薄老师”给他们上的第一节课。
暑期爱心培训班办得红红火火……从最初的9人,发展到16人,她还请来了其他乡镇的3个同样任大学生村官的好姐妹加入暑期爱心培训班,23天暑期班,92节课,在孩子们心中,这些大学生老师就是他们的“爱心天使”。
150户,426000元。成立合作社,她让菜农有了“娘家”
瓦屋辛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由村支书贾福学带头搞起了棚菜种植,趟出了一条由“地里刨食”变“土里生金”的小康路。十几年过去了,种植户依然是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小农意识逐步侵蚀了农户的思想,加之农户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饱尝价格不稳、销路不畅的苦头,广大农户对蔬菜种植的前景产生了怀疑。
村支书贾福学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时,对这个问题已经琢磨了许久的薄瑞颖提出了建议:成立合作社,把农户聚集起来,共同抵御风险、增强竞争力。贾书记猛地被点醒:是呀,攥成拳头才有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里,薄瑞颖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搜集与农村合作社相关的资料,并结合村街实际形成了完整的申报材料。在贾书记的带领下,先后在工商、农业、蔬菜等6个部门来回跑了两周,办齐了相关手续。协调办公用房、完善规章制度,终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兴瓦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了。
仅半个月就先后吸纳了150户菜农加入合作社,让菜农有了“娘家”的感觉。随后,在薄瑞颖的倡导下,村党支部又积极向国家民政部、农业部等单位申请了黄瓜、西红柿、菜花等8种蔬菜的A级、AA级绿色蔬菜标识的使用权。为了达到国家标准,她把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要求、生产规程及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的注意事项等编制成册,发放到菜农手中,严格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狠抓质量不放松。
及时成立的合作社又使瓦屋辛庄村焕发出勃勃生机,213个大棚,每棚净增2000元的收入,菜农们又见证了瓦屋辛庄村蔬菜种植道路上的又一次辉煌。
- 河北大学生村官袁亚亚爱心助学彰显村官价值 (2011-07-25)
- 河北邯郸市大学生村官杨广玉隔空相救重庆妹 (2011-08-04)
- 记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大学生村官杨广玉二三事 (2011-08-05)
- 河北磁县大学生村官张栋:深入农村忘我工作 (2011-08-29)
- 记者亲身体验大学生村官赵香萍的秋收工作日 (201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