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市大学生村官联合发展创业项目
于景嵩和管振华都是2008年5月开封市第一批公开招录的大学生村干部中的一员,分任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土柏岗乡大杜砦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前朱村委会主任助理,2009年6月,他们还成为了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富民新型农机合作社副理事长。两年来,他们以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干事创业为宗旨,践行科学发展观,将干事创业与引领农民致富结合起来,通过联合创业、艰苦奋斗,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开创出了一番新的事业,同时也帮助许多农民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他们的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飞扬。
一、深入调研,了解实情,理清思路入村工作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以农民为师,细心地开展调查研究,骑着自行车遍访全乡12个行政村,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到农户家中耐心求教,迅速地掌握了乡情和村情。
土柏岗乡是典型的粮食生产乡,主产水稻、小麦,长期延续着“一季稻 一季麦”的单一种植结构,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粮食生产和本地打工,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农民群众普遍因循守旧,“等、靠、要”思想严重,市场经济意识差,缺乏创业致富的动力和渠道。大杜砦村和前朱村没有工矿企业,也没有招商优势,群众的收入也是依靠种地和打工,大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
通过与农民群众、乡村干部的交流,结合本地的情况,他们都认为只有立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通过国家各种惠农政策,在土地上想办法,让土地生金子,要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生产经济作物,要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正是这样的共识让两位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决定打破村与村的界限,联合干事创业。
二、联合干事,多方奔走,考察学习于景嵩和管振华通过亲朋、政府、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致富信息并积极奔走,无数个节假日就在忙碌中度过:他们数次到开封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参观考察,学习黑木耳栽培技术;多次亲赴郑州,找到河南新元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中健康华新农村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新农村工程管理委员会,向他们介绍本乡本地的农业情况,寻求适合本地发展的经济作物品种;到区农机部门,争取机械插秧项目,到郑州、信阳等地考察机械插秧技术,寻找到了适合本乡洼地的小型手摇式插秧机。
在多方取经后,2008年10月2日和2009年3月3日,他们邀请了中健康华新农村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冯金秀女士来乡召开了地置黑木耳推介会;2008年10月30日,邀请了河南新元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金锁先生来乡召开了“金无壳”南瓜推介会;2009年10月4日,邀请了省农科院专家金刘运召开了新型农机具推介会;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多次邀请开封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技术专家李全有来乡实地考察并召开地置黑木耳栽培技术专题知识会。
组织发动群众参加上述会议人次达到230人,同时赵和平、朱秀忠等种植能手到开封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参观学习8次。通过实地考察、推介会、考察学习等活动,引进了“金无壳”南瓜、“金苹果”玉米和地置黑木耳等新品种。
为推广机械插秧,他们自2008年起,连续3年在大杜砦、前朱等村召开了机械插秧观摩会,邀请了区农机局和河南中动农用机械厂的技术员现场指导,印发了机械插秧选单近15000张,发放机械插秧宣传光碟96盘,免费为部分群众机械插秧13亩,为机械插秧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大胆尝试,不畏艰难,喜获丰收在引进“金无壳”南瓜、“金苹果”玉米和地置黑木耳等新品种后,他们节省下自己微薄的工资,克服种种困难,在大杜砦村和前朱村积极开展试种。
2009年3月,他们出资800元建立了2亩“金无壳”南瓜实验田,新种的南瓜苗开始还长势风风火火,可是就是不接瓜,即使接了瓜的,不久就枯萎了……与河南新元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员现场研究后,发现是水土不服,南瓜试种于沙土地,而土柏岗乡都是煤土地,“金无壳”南瓜不适宜在本乡种植。
2009年6月,他们出资600元建立了3亩金苹果19号和40号玉米试验田,喜获丰收,可是由于玉米的经济价值较低,他们又决定放弃。
2009年8月,他们在前朱村少量试种了40袋地置黑木耳菌种,可是由于第一次种植,没有经验,所植菌袋竟然只有3个长出了黑木耳……连续的失败让他们觉得十分沮丧,一些原先对新品种抱有热切希望的群众也不断地往他们心上泼冷水。痛定思痛之后,他们总结经验教训,3次亲赴开封全有黑木耳培育基地学习技术细节,决定再次对地置黑木耳进行试种。
地置黑木耳属于高投入高收益项目,亩成本约18000元,2010年3月,他们将积攒了几个月才凑齐的8000多元钱购买了5000袋菌种,亲自拉运到大杜砦村和前朱村,建立了3个实验点,开始了再次试种。在此过程中,他们邀请开封全有黑木耳基地的专家和乡政府的农业技术员全程指导,克服了风沙、大风、冰雪、病虫害等不利因素,悉心种植。黑木耳长势喜人,连续出了三茬儿,2010年6月中旬,所收获的黑木耳经晒干后,共计有500多斤。
收获后,他们又奔波于超市和干货市场之间,寻找销路,半个月的苦苦奔波,终于找到了买家。由于菌种为东北野生黑木耳,品质上乘,所以每斤以48元的价格出售,共收益24000多元,经计算,亩利润为32000元,艰辛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此事在本乡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村民都争抢着要种植黑木耳,他们决定带领村民一同创业致富。
四、机械耕作,增效增收,致富新路土柏岗乡的水稻种植一直是人力插秧,费时费力,效率低下。2008年6月,当管振华入村工作不久,就得到了区农机局准备在土柏岗乡设立机械插秧示范点的消息。得到消息后,他便主动找上门去,向区领导争取项目,同时在本村联系到了种植能手朱秀忠,跟他一起多次到区、乡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最终获得了机会,前朱村成为了第一个拥有机械插秧机的试点村。
2009年4月,于景嵩和大杜砦村种植能手赵和平也为大杜砦村争取到了机械插秧试点的机会。于景嵩和管振华都认为:应该把这些能人拧成一股绳,成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产业化道路。经过近2个月的协商、磨合,2009年6月,于景嵩和管振华联合了赵和平、高洪庆、朱秀忠等十余名种植能手,筹资10万元,在区农机局的帮助下成立了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唯一的农机合作社——富民农机合作社,于景嵩和管振华任副理事长。
2009年8月,在开兰路繁华路段设立了富民新型农机推广站,与中动农业机械厂等厂家合作,推广销售插秧机、花生播种机、水稻收割机等享受国家惠农补贴的新型农机具。2010年5月,鉴于大型插秧机不适合本乡洼地的现实,他们在劳动节期间又奔赴郑州、信阳考察,引进了适合洼地耕作的小型手摇式插秧机并在5月4日召开了手摇式插秧机观摩会,吸引了附近3个乡近200多个村民前来观看,有13名村民现场购买了手摇式插秧机。目前,累计已出售各种新型农机具50余台。
利用所购置的小麦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水稻收割机等,在大杜砦、前朱、高庄等村设立了5个新型农机服务队,为农民群众提供有偿的机械生产服务:收麦每亩35元;水稻机插,包苗每亩150元,不包苗每亩80元;水稻机收,每亩35元。两年来,机插服务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由富民农机合作社的新型农机服务队利用新型农机具耕作的田地累计已达到1600亩,一方面直接帮助农民改变了“面朝换土背朝天”的落后耕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合作社成员带来了近20万元的纯收益。许多群众受到他们的影响,也主动上门,购买新型农机具,用以提供有偿服务,增加了收入。
通过他们的努力,将机械化生产形成了“产业化操作 个体化经营”的新致富门路。
两年来,于景嵩和管振华依靠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一心为民的热情,走出了一条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干事创业的艰辛之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心血和汗水开创出了一番新的天地,同时,也帮助众多群众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相关连接】
河南延津县“四化”标准打造党员温馨家园
为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延津县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建立了新乡市首家党员服务中心,努力通过强化功能,完善服务,使党员服务中心成为党员教育培训的新阵地、服务流动党员的新窗口,关怀帮扶党员的新家园,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 湖北大学生辞去公务员和白领工作到乡下种菜(图) (2007-04-26)
- 师智敏:回乡带领农民致富 (2007-07-12)
- 吕德红:雕刻美丽青春在乡村 (2007-07-12)
- 毛永江:回乡创业路上有奔头 (2007-07-12)
- 江西瑞金一大批大学生回乡创业建设新农村 (200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