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生村官养猪五年赚七千万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王亚南
五年的时间,让一个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的大学生成就了一番让不少的大学生惊讶的成绩:他先后带领了两个村庄走上了致富路,拥有七千万的固定资产,今年的利润达两千万,他不仅改变了这两个村庄的旧面貌,还提高了长久以来居住在这里的群众的思想觉悟,使得他们充满了对加入带领他们致富的共产党队伍的期待。他就是河南省淇县西岗乡坡袁庄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淇县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介同彬,一个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今年只有三十三岁的大学生村官。


一富带动共富   造福两村群众得民心


  从1997年到2002年,河南省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介同彬一直过着一种衣食无忧、平平淡淡的生活,如果不是鹤壁市推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恐怕他至今还在他毕业之后分配的淇县供销社生活着。


图为:介同彬(右一)陪同来宾参观自己创办的养猪场

  介同彬说,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深厚感情,是看到父老乡亲需要致富的迫切,让他萌生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2002年,当鹤壁市准备在全市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消息传到淇县时,介同彬感到时机到了,他毅然辞掉工作参加了选拔,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任命为淇县西岗乡原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来到原庄村的时候,该村人均收入仅2200多元,是淇县有名的贫困村。上任之后,他首先开展了摸底工作,然后理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正是靠着这些,介同彬在很短的时间里解决了该村长期以来存在的“浇地难、吃水难、行路难”三难状况,首先树立了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了干群关系。


  然而,面对依旧没有摆脱贫穷的父老乡亲,介同彬深深地意识到:“要带领群众致富,只有自己率先致富,才有说服力。”于是,他筹集资金150万元,承包并盘活了村里倒闭的养猪场,使其实现了从小到大的滚动发展,迅速发展成为固定资产1600万元、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的规模。2004年介同彬又投资1800万元,建成了集猪苗繁育和种猪养殖为一体的淇县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成为淇县畜牧养殖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固定资产达7000万元,拥有年出栏2.5万头的商品猪场1个,年出栏1.5万头的种猪场1个,饲料加工厂2个,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


  为了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2004年3月,依托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筹建了淇县农友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及附近村社员800余户。对合作社社员,实行统一提供种猪、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统一防疫等多种服务。在介同彬的带领扶持下,原庄村已经发展养殖户100多户,2006年原庄村人均收入达到7400多元,比2002年增加42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畜牧养殖专业村,为原庄村的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6月,介同彬被西岗乡党委任命到临近的坡袁庄村任党支部书记。对于这个由于存在村民生活水平低,吃水、住房、行路难等诸多原因被人称为“破袁庄”的坡袁庄村,介同彬认真分析了该村的实际,解决了各种存在的问题,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使该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坡袁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上访案件的“三无村”,农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2007年人均收入可达4000元,集体收入达30万元。


科技文化齐抓   两个文明得开并蒂花

  日前,记者来到淇县西岗乡坡袁庄村采访,见到该村不仅接到全部铺上了水泥,而且还栽上了树,铺设了下水道。在该村的信息文化中心门口,一名孩子指着宣传板上该村新建之前的一条泥泞道路的照片问站在身边的一位老人:“这是咱们村的样子吗?”老人笑着说:“是啊,以前就是这个样子,是介同彬改变了它的样子。”


  在坡袁庄村采访时,记者看到不少村里的老年人刚吃过午饭就来到信心文化中心旁边的戏台前,上前了解之后记者得知,他们这里每天都要唱戏,“河南豫剧是我们最喜欢听的。”一个前来看戏的大妈乐呵呵地给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的坡袁庄村和原庄村,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谈及此事,坡袁庄村的村民无不兴奋地说,是介同彬带领村民依靠科学技术才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据悉,介同彬在当初筹建淇县农友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时候,曾先后邀请市、县专家16人,到合作社举办畜牧养殖培训班20余期,培训人员达1200人次,同时他还自费订阅科技报刊,购买科技图书,让群众免费借阅,此举不仅丰富了群众的养殖知识,还提高了群众的养殖技能。

  正是这些专业科技知识让原庄村和坡袁庄村的村民富裕了起来,但是介同彬并没有满足。记者在坡袁庄村看到,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到更多的相关科技知识,介同彬在坡袁庄村信息文化中心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技术远程培训中心,并为村民配备了电脑,扯上了互联网,让该村及周边村的村民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

  介同彬让坡袁庄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替互织的现象彰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在坡袁庄村,由介同彬带来的这种新气象不仅赢得了村民对党支部的信任和信赖,也感染和触动了村里的信教人员。退休返乡已信教18年的高义然老汉今年主动退教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6月党支部经过慎重研究,确定他为入党积极分子。在他的带动下,村里21名信教人员主动退教,还有13名群众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付出不为回报     铆足劲头建设新农村

  原庄村变化了,坡袁庄村也变化了,这两个曾经的贫困村走上了幸福发展康庄大道的过程中,又包含着多少介同彬对其中的投入和付出,但是记者为此采访他时,他只是轻轻一笑。

  据记者了解,当介同彬首次来到西岗乡原庄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时,筹措资金20余万元,新打机井18眼,洗井16眼,架线3000余米,使全村13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旱涝保收。同时争取到国家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40余万元,打了150米的深井1眼,免费为每家每户铺设自来水管道,使全村群众都用上了洁净、安全的深层地下水。针对群众行路难的问题,通过多方协调,筹措资金40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并把主街道连接上了交通主干道,彻底解决了群众关注的浇地难、吃水难、行路难“三难”问题。

  前不久,介同彬还把已建成的生态养殖小区价值3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无偿捐给村集体,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过70万元。一年多来,在带领坡袁庄村的父老乡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介同彬的公司无偿捐助了507万元(养殖小区380万元、村基础设施建设75万元、信息文化中心52万元)。

  对于自己的付出,介同彬从没有轻言回报二字,对他而言,重要的是对坡袁庄村的未来的规划。谈及这些规划,介同彬劲头十足,他说,下一步,坡袁庄村要以畜牧立村:08年再建设一个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小区,再让56户农民入驻经营,使该村户均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人均年收入不低于1万元,集体收入超百万元;以产业兴村:利用养殖小区为群众实行集中免费供气,可为群众节约电费、燃料费10余万元;利用沼夜发展无公害蔬菜,实现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08年3月开始铺挖管道,争取到6月使全村群众用上干净、免费的沼气;以文化强村:依托信息文化中心,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敬老院和幼儿园,使该村群众也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文化生活;以生态亮村:沿村庄周围建设速生杨生态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生态新农村,用三至五年里,把该村建设成为中原生态文明村,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