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连心电话响起来

来源:漯河新闻网 作者:梁晓峰

    “喂,刘支书,俺有个亲戚借钱给别人,借条放丢了,我想问问,像这样,钱还能要回来吗?”2月27日,在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学生驻村干部刘继伟刚送走从县里请来的农业技术员,进屋就接到了村民的咨询电话。

“像这样的咨询电话,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老百姓有事就想起向咱咨询,这说明看得起咱啊!”刘继伟高兴地说。

在村委会的大门口,一块红色版面上醒目地标明了“党员心声热线”和“法律服务热线”的电话号码。村民告诉记者:“这两部电话全是刘支书(刘继伟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自己掏钱开通的。俺们遇到啥难事,不管是法律方面的,还是生产生活方面的,只要电话打给刘支书,他都热心帮忙。”

“作为大学生村干部,只有真正沉下去才能摸清村里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谈起开通两部热线电话的初衷,刘继伟介绍说。入村两个多月来,为了把村里的情况摸清吃透,他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两个多月来,他共走访农户200户,分别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会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5次,与干部、群众、老党员、贫困户座谈300余人次。他还自费印制了《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和300多张“告知卡”,对热线电话的服务内容、处理程序和服务承诺进行说明。

“事实证明,热线电话的效果很好,在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刘继伟说,“热线电话开通以来,已接听群众的法律咨询电话20多个,与党员探讨新农村建设问题十多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纠纷5起。”

“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下步要干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就是我一定要帮助他们解决的。”刘继伟告诉记者。通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摸底,他已初步理清了下步工作思路和建设新农村三年规划。他说:“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是重中之重,深化小辣椒产业是核心关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务之急。今后,我将和全村老少爷儿们一道,争取把这一目标早日变成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