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阎楼乡大学生村官许志乾 志在为民铺富路

来源:开封日报 作者:赵璟韬

    “这大学生‘村官’难干,因为村里的事情千头万绪;这大学生‘村官’也好干,只要把群众当做亲人,认真为他们服务,就没有打不开的局面……”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许志乾在阎楼乡大付堂东村任村支书后,心系群众冷暖,带领村“两委”班子,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全村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

营建堡垒谋发展

大付堂东村也叫付东村,现有人口1110人,5个村民小组,1600亩耕地。

2007年3月,许志乾任村支书后,经过调查走访,他找到了影响村里发展的症结: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作用没有发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许志乾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和大家共同谈形势、找差距、想门路、谋发展,把热心公益事业、具有政治觉悟和市场眼光的优秀党员和村民代表选进班子。新的“两委”班子成立后,许志乾及时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两委”班子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经济意识,研究制定了付东村的发展规划,为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巧思实干破难关

在座谈走访中,许志乾了解到付东村面临的三大难题是“无村室、行路难、水利设施不健全”。为解决无村室难题,许志乾多次向上级反映,想尽办法争取到村室建设项目。由于资金不足,他就从家中拿出4000元应急,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很受感动,纷纷慷慨解囊,筹集到资金两万余元。2007年6月,一座高标准村室在付东村落成。为使村室能够发挥作用,许志乾又积极争取、多方协调,为村里及时配备了办公用品,完善了图书室、阅览室等设施。

付东村村里的道路和农田道路多为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更给发展经济带来了很大影响。“要想富,先修路”,许志乾一面申报新农村道路建设项目,一面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清理垃圾,填补、绿化道路,拆迁违法建筑,并对19条街巷和3公里村级公路进行了前期规划。为解决村民下地行路难的问题,许志乾带领村干部将一条3公里的农田道路铺成了沙石路。

付东村大部分土地为河滩地,排灌成了丰收的关键。过去由于排水不畅,秋季受淹造成秋作物几乎绝收的事件年年都有,群众为此叫苦不迭。许志乾了解这一情况后,把解决排灌问题纳入到重要工作日程。经过多次实地勘测丈量,许志乾组织村民先后开挖了村南1000米排水渠和子河付东段2000多米的排灌渠,新打机井两眼,修复损坏机井3眼,修建水泥桥1座、排灌闸1座,从根本上解决了付东村的浇地和排涝问题。困扰付东村多年的三大难题逐一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

百业并举铺富路

为了激活群众的致富意识,许志乾组织党员干部和具有市场意识的村民代表到富裕地区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致富经验,指导本村的经济发展。村民杨留江想通过养牛致富,但又害怕风险大,不敢投资。许志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登门和杨留江促膝长谈,给他讲解国家对饲养户的扶持政策,并为其积极协调国家政策扶持资金。经过许志乾的一番努力,杨留江下定了养牛致富的决心。现在,杨留江年存栏10多头肉牛,年收入3万多元。他逢人就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许支书的大力帮助。”

杨留江的成功,使付东村的群众看到了希望。现在付东村已发展粮食收购企业两家、养鸡场1家、养牛专业户4户、养猪专业户30多户、个体工商运输户30多户。

百业俱兴给付东村带来了喜人的变化。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村里的小楼盖起来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群众的腰杆挺起来了。

和谐付东天地宽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在平时的工作中,许志乾时刻把村民冷暖挂在心上,对村里贫困户调查摸底,逐户登记,为贫困户办理低保,把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铭记在心,冬送棉、夏送单,逢年过节送米面。2007年春节临近,突降大雪,许志乾及时和民政部门协调,把50多件棉衣、棉被和面粉及时发放到10多户困难户家中,为他们及时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当他走进特困户薛新德家中时,这位60多岁的老人接过棉衣、面粉,老泪纵横地说:“你真是我们的好支书!”

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许志乾还多方筹资3000多元,购买了腰鼓、服装等道具,成立了付东村老年协会。欢快的秧歌扭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喜悦,震天的锣鼓敲出了农民干事创业的激情。

许志乾到付东村任职已经两年多了,在这近千个日日夜夜里,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青春和热忱全都无私地洒在了付东村的每一寸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