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点军区首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2007年8月,点军区在全省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0名大学生到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担任“村官”,任期3年。在他们进村工作满一年的时候,笔者作了相关调查。
  
  褪去青涩变成熟
  
  2006年6月从湖北工业大学毕业后,杨磊放弃了台资企业开出的月薪5000元的待遇,怀着一腔热情来到土城乡茅家店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任职之初,杨磊就感受到村里工作的琐碎——人畜饮水、征地补偿、经营权纠纷等等,每一项工作都要和村民磨很多嘴皮。有一次,他上门给一个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民做工作,该村民就是不理解,甚至无理地拒绝,而他还要忍着委屈,接着反复做思想工作。事后,该村民认识到自己的态度对不住这个耐心的小伙子,就主动到村里把“参合”的钱交了。回想这件事,杨磊说:“当‘村官’要能受气,只要顺应民意,尊重民意,村民自然会理解。”
  
  “我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情就想赶紧有个结果。一年的经历,让我变得更务实了。我体会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个渐进的过程。”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任五龙社区主任助理的郑中妮如是说。
  
  新知灼见促决策
  
  汪静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土城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精力用在为村里发展出点子、想办法上。去年搞人畜饮水工程,国家投资架起了主管道,村里便决定到户支线由农民自己负责。她认为,农户自己投资、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话,成本难免增加,质量也可能参差不齐。于是,她提出“由农户出资,村里统一施工”的建议,被村班子采纳,村民也从中受了益。
  
  “大学生认知敏锐,思维活跃,他们的到来,为信息闭塞的农村带来了新观念、新知识,也增强了农村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和埋头苦干的责任感。”点军区土城乡党委书记黄羽说。一个更可喜的现象是,这些“村官”让一些村干部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上网等技能。
  
  成长舞台要“加长”
  
  为了使下村的大学生在3年里迅速成长,点军区“教方法、压担子、严管理、明方向”,制定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建立了相应机构专门负责“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出台了各类优惠政策:一年试用期考核合格后取得乡镇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工作满3年,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可选拔到区直部门或乡镇工作,特别优秀的还可提拔使用;如果群众信任,也可在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该区建立了“三帮一联”制度,即村级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对口的区直部门帮扶和区委组织部联系制度。
  
  点军区委书记吴康年指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给大学生搭跳板,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在新农村建设中施展才干的舞台。“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摸索,近一年来的实践让我们坚定了信心,因为这条路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