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李加美的一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加美

  4月18日早上7点半,淮安市淮阴区吴城镇,“大学生村官”李加美脚踏自行车,向该镇头庄村骑去。去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的李加美,是2007年7月我省选派到苏北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现任淮阴区吴城镇头庄村委会主任助理。
  头庄村距离镇政府有14里路,小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程到了村部。在村部,一老人向他询问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有关政策规定等问题,小李一一作了详细回答,并留下电话号码给老人,让老人有事情可以打电话给他。

  上午9时,小李来到头庄村三组,在村民罗玉田家门口,他认真观察这里的自然环境,交通等状况,随后向附近部分村民询问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积极性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就村民的回答详细的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上午10点,他来到村长家,正好村里的几个村组干部都在,小李便将自己新写的一篇题为《适用的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关键》的调研论文递给村长看,并请他们帮助修改其中不妥的地方。看完论文后,小李就最近在村里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新的想法和他们一起讨论。小李认为:建设新农村,光靠党和政府的政策与上级的扶贫资金是不够的,如何实现现代科技化、信息化、知识化向农村的发展延伸和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但前提是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这也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富裕的根本保证。他认为坚持发展就必须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因村制宜、因人制宜,从本地资源和经济条件上找优势,完善村里发展思路,科学准确地制定好发展规划。在致富路子上,村干部应该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带领群众走优势互补、经济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同时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小李的一番话得到了村里干部的连连夸奖。

  中午,在镇政府食堂吃饭时,李加美听说自己昨天撰写的一篇题为《吴城镇街道环境卫生再上新台阶》的新闻稿又在今天的《淮安日报》刊登了,很是高兴。小李说自己是学新闻专业出身的,也曾做过大半年的报社记者,虽然自己现在做了村官,但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锻炼一下自己的笔头功夫。到目前为止,小李已在《人民网》、《光明日报》、《淮安日报》、《新淮阴》等国家,市县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作品达80余篇。

  下午两点半,小李来到村里的一位养鸽大户家里,将自己从网上下载打印的关于养鸽方面的科技图片和实用技术等资料送递给他,并就养鸽等方面的知识和他相互讨论。从养鸽大户家出来的路上,村上的一位村民看到小李,便跑上来请他帮助写一份租赁合同。像小李一样的村官们不但为村民起草力所能及的书面材料,大部分还担负起了村委会报告计划等文件的撰写和整理工作,及时为村干部提供专业意见。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使农村文秘工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下午5点半,夕阳下,李加美回到宿舍,从镇党政办取了一份今天刚到的《新华日报》和《淮安日报》,认真地读着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了解其他乡镇和村的最新发展动态,希望能够从中总结新的工作方法,有所收获。紧紧张张却似简单的工作在一天中画上了尾号,伴随他的将是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明天。

  农村的工作生活不是诗情画意的田园牧歌,对于像李加美这样的一批充满理想和朝气的“大学生村官”来说,等待他们的将是一首在农村天地里,值得用生命来谱写、用青春和才华演奏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