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毕业生为江苏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我叫石磊,是清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后,通过组织生活、校友报告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我深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训的熏陶。而去云南盐津县进行扶贫支教和参加京郊“三农”调查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农村的了解和向往。当全国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启动后,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保送读研和中石化的高薪工作机会,第一个在清华报名应聘江苏村官。

  作为一名外地大学生,为什么选择来江苏当村官?第一是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好;第二是江苏的选聘政策好;第三是江苏的成长环境好。

  做好一名大学生村官,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关爱,但更关键的还在于自身的努力。

  首先,要有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决心。做好长期在农村一线工作的心理准备,适应没有光环的生活,安心基层工作,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第二,要有为农民群众服务的真心。完成一个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需要我们不急切,不浮躁,静下心来,扑下身子,虚心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培养和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真心实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第三,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暂时的领先和落后都不重要,唯有不断前进才是关键。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工作中的困难和考验,将会成为我们砥砺品格、磨练意志的最好“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