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大学生村官,在路上

来源:金陵瞭望 作者:潘雪江周…

  7月23日,120名大学毕业生走进南京各区县,成为新一批的大学生"村官",由此,南京向实现"村村都有大学生"的目标又迈进一步。


  担任带引号的"村官",这些大学生村委会主任助理们将在分配到的区县街道"履职"三年,他们对自己走出的这一步人生是怎么看的?区县街道对他们的到来作了怎样的准备?人们对这些大学生"村官"又有着怎样的疑虑与担心?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新兴的群体。


  满怀信心上任村官


  毕业于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在在栖霞区石埠桥村任职的石磊,也许是这个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名校毕业,年仅20岁。在很多人看来,他的澎湃人生会出现很多种可能,出国、读研、科研、经商等等,但绝非是做"村官"。对此,石磊只是很淡定地说,这大约是与学校的教育有关。学校老师经常告诫他们要做可担大任的清华人,而不做只管自己吃饱穿暖的"自了汉",要踏踏实实,一心一意从最小处做起。也许是因为在农村生活过,也许是因为到农村支教过,石磊说他很清楚农村需要什么,而他又能为农村付出什么,因此,他才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


  如果说石磊的"村官"之行是源于一种个人信念,那么徐欣则是在追求自己的"更上一层楼"。有过工作经验的徐欣毕业于南理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在在八卦洲街道东江村任职,他告诉我们他放弃原来的工作选择当"村官"固然有一些待遇方面的考虑因素,但最主要的其实是因为"村官"不好当。到企业,如果工作表现出色会晋升得很快,但这种晋升是螺旋式的,接触到的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村官"则不同,他要接触的是一个"面",小到村民村务,大到招商引资,光这一点就已经非常吸引他了。因此,徐欣相信,细节决定成败,通过任职"村官",处理方方面面细小的事务,自己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毕业于南林大工业设计专业的女生蒋静蓉被分配到八卦洲街道长江村。她告诉我们,自己到农村之后的确感受到一些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方面是事实上农村的经济条件等各方面都还不错,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也都比较高。坏的方面也就是落差主要在于自己与农村的一个结合点还没有找清楚,以前对农村发展的一些宏观想法要与具体事务对接存在困难。但不管自己将要面对什么,蒋静蓉说她都已经做好两手准备,正所谓好有好打算,坏有坏办法。


  三年,很短暂。三年过后,到基层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们也许已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也可能已经成为村民记忆中曾经的匆匆过客。但这一刻,无疑,他们对自己的选择都是乐观而坚定的,大学生"村官"中的传奇人物、现任铜山县单集镇红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天然就是他们努力的榜样与目标。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