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为"学生村官"搭舞台 新老村官携手创业
村官“出村挂职”学本领
去年到灌云县穆圩乡朱桥村做主任助理的柯玺这些天很兴奋,因为由她提议并参与引进的皮夹厂开工以来生产顺利,如今已经有了20多个工人。柯玺说,能招来这个项目,和她在乡招商办挂职锻炼的经历有关。
今年2月,刚结束挂职回到村里的柯玺偶然听村会计说,有位上海客商打算在灌云建一家小皮夹厂。“这不正是咱村的招商机遇吗?”2个月挂职形成的“职业意识”,促使柯玺立即向村委会提出了建议。谈项目时客商要求村里提供厂房,小柯提议把村小学的空教室改成厂房,既省钱又利用旧房。朱桥村党支部书记孙兴杰对柯玺的决策很是赞赏。灌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成介绍,去年10月起,全县共62名省派大学生村官分6个批次,陆续到县、乡镇机关接受为期2个月的挂职锻炼。
新老学生村官携手创业
去年到宿迁宿城区耿车镇三义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陈秀最近收了个徒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电话里和徒弟陈锋交流创业的感想。
陈秀去年在三义村筹资20万元办起了一个塑料加工厂。对陈秀的创业经历,今年刚到洋河镇西门社区任职的陈锋很是羡慕。宿迁实施新老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创”,陈锋毫不犹豫选择了陈秀。陈锋说:“陈秀常与我交流创业感想,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据介绍,宿迁以全市82个到村任职大学生创业示范点为基地,撮合有创业经验的“老村官”手把手帮带“新村官”。现在全市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达203人,创业领域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各行各业。
“村官试验田”播种新思想
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新沂唐店镇双山村农民都在忙着购买建设温室大棚的材料,准备秋收后发展大棚草莓。双山村党支部书记高先岳说:“这都是王明的功劳。”
王明是去年选派到双山村的。初来时,高先岳对他说:“当村官要先学会种地。这样吧,我先给你一个大棚,你就跟着咱这儿的种菜能手张峰学种菜吧。”就这样,王明有了一个3亩的温室大棚。从此,王明天天钻在大棚里,跟张峰学起了种西瓜、黄瓜、草莓。后来,村里计划发展草莓种植,王明又向村里要了一块“试验田”,与人合伙种植了一亩大棚草莓。在张峰的指导下,这亩地的收入竟有5000多元。王明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村民,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据新沂组织部门介绍,为了引导新任村官尽快进入角色,不少镇村都开辟了“村官试验田”。一年下来,学生村官们还真种出了名堂。棋盘镇七沟村大学生村官刘桂华种了她自己引进的新品种西瓜,每亩年收入超过同村的“西瓜大王”。
“源头”送来营养液
李良俊是扬州大学的一名蔬菜专家。今年夏天,他亲自从扬州赶到灌云,因为他指导的灌云下车乡前门村大学生村官李雨轩给他发来了求助信息。
刚到目的地,他就被带进了番茄种植大棚。“有些番茄长势蛮好,有些却挂果很少,不知道怎么回事呢。”李良俊俯下身看了看果实,又看了看根茎,一下看出了问题:“人工授粉要注意把握时机,必须在花朵呈淡黄色、花蕾初放时,用浓度适当的增长调节剂‘点花’授粉。人工授粉迟了,结果率就会降低。”李雨轩和村民听了连连点头。
两年间,扬大已向全省输送了200多名大学生村官。今年5月,该校听到很多村官反映,因为专业限制,到农村工作后,面对具体的种植、养殖问题他们根本无从下手。今年暑假前期,该校启动了“源头工程”,着手为每名村官配1名农业技术、管理专家,帮他们解决实际难题。目前,该校已为18名村官配备了技术导师,今年暑假该校又开通了“村官网上远程指导”系统,由学校组织教授、专家组,在网上为他们提供即时指导。(明泽 佩杰 先昭 志明 张晨)
- 江苏淮安 大学生村官应是基层体育人才 (2009-06-16)
- 江苏省铜山县:大学生村官可考副科级 (2009-06-17)
- 江苏省泰州市462名大学生“村官”公示 (2009-06-17)
- 华西村大学生村官:唱响建设新农村的青春之歌 (2008-05-20)
- “一村一品”创业宣讲团受欢迎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