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佰:从大学生到小村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cheorg

  从大学生到小村官

  

  ——记如皋市常青镇海圩村党总支副书记黄宏佰

  

  说起来也许谁也不能理解,一位中美合资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居然放弃了让人艳羡的岗位,从大城市来到小农村,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说起来可能谁也不会相信,刚满9个月大学生村官,就已建成了年养殖规模达3000多只的獭兔养殖基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已形成年产獭兔总量近3万只的规模,只此一项,农民就增收80多万元,使全村人均收入步入全镇先进行列。他,就是常青镇海圩村党总支副书记,现年29岁的——黄宏佰。

  

  放弃高薪当村官

  

  如今的黄宏佰,黑黑的脸庞、憨厚的笑容、质朴的打扮,如果不是鼻梁上架着的一副高度轻视眼镜,几乎所有人都会把他当作正宗的“庄户人”。7年前,黄宏佰从江苏理工大学毕业,凭借自己的艰苦努力和聪明才智,进入了一家中美合资企业——镇江吉盛皮业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负责公司行政管理工作,月收入4000多元。在旁人眼中,他是一名事业成功、让人羡慕的都市白领。

  

  去年7月,当他得知家乡如皋招聘100名大学生村干部时,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不正是实现富民强村、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绝好机会吗?”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家人商量,没有一个同意的,都说他疯了。妻子说:“孩子刚6个月,好不容易才在城里有了安身之处,怎么又要回到农村?”亲戚朋友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好好的白领不干,却选择了当‘泥腿子’村官,真是不可思议!”不久,公司领导也知道了,找他谈心,极力挽留:“农村一穷二白,纷繁复杂,在那儿你是很难发展的!你这样做真不值!”可是,黄宏佰已经认准了这件事。谁也不知道,他的心里装着一个很大的理想。他极力做通了家人的工作,毅然决定辞职,回乡报考了大学生村干部,顺利通过了笔试、面试,终于如愿以偿担任了常青镇海圩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这件事就像一石击水,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

  

  干部当上兔司令

  

  当上了村官,就要为民做事。黄宏佰真切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他决定利用原先的工作资源,带头发展獭兔养殖,将商品兔卖给镇江吉盛皮业有限公司,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先,海圩村的农民养殖长毛兔吃过亏,不少人“谈兔色变”。无论怎样费尽口舌,村民总是不愿参与。黄宏佰决定自己带头发展獭兔养殖,成功后再推广。2007年8月,在市委组织部、镇党委、镇政府和村党总支的支持下,黄宏佰利用家前屋后的附属用房,建起了獭兔养殖场,首批从镇江市引进了30只优质种兔。

  

  虽说是“老本行”,可是他对养殖獭兔却从没有接触过,养殖技术、知识更是一窍不通。黄宏佰白天坚持到村上班,晚上认真钻研《獭兔养殖技术大全》、《獭兔养殖病种防治》等书籍,并先后多次赴镇江取经学习,到兽医站进行技术咨询,还利用村远程教育接收点及时了解最新动态。通过潜心研究,基本掌握了獭兔养殖技术。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三个月后,黄宏佰的首批獭兔出栏了,夫妻俩算了算,除去成本,每只獭兔净赚30元以上。

  

  首战告捷让黄宏佰增添了信心。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扩大了养殖规模,进行了产品改良。2007年10月份,养殖规模就已达2000多只,经过不到5个月的努力,獭兔养殖数量发生了裂变式发展,纯利润就突破了4万元。黄宏佰因此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兔司令”。

  

  能人带富海圩村

  

  自己致富不是黄宏佰养殖獭兔的根本目的,带领群众致富才是他的终极追求。黄宏佰积极动员村民发展规模獭兔养殖,对于家庭比较困难,一时拿不出钱的村民,黄宏佰就让他们在商品兔出售后再结账。平时有求必应,定期上门指导,利用村里的移动信息机发信息,告诉村民养殖技术要点、当前饲料价格以及目前的市场行情。全村养殖规模扩大了,看到乡亲们购买饲料、兔药不方便,黄宏佰就上网与多家企业联系,帮助乡亲购买饲料和免疫疫苗。在黄宏佰的努力下,全村新发展獭兔养殖户28家,全年销售商品兔25000余只,增加农民收入近80万元,农民们尝到了獭兔养殖的甜头。

  

  今年年1月,通过黄宏佰的努力,镇江吉盛皮业有限公司在常青镇成立兔皮收购点,山东、河南客商也在常青镇建立了兔肉收购点,彻底解决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进一步提高。08年以来,全村每月平均销售商品兔2000多只,新增养殖大户16家,并成功地带动了周边镇、村獭兔养殖业的兴起,獭兔的养殖已经成为如皋西片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帮助下,黄宏佰成功申请到10万元党员小额创业贷款,并发起成立了兔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70多户村民入会,会员可以享受收购保护价,还能获得技术支持和良种供应。谈到未来,黄宏佰信心满怀:“下一步我打算把合作社扩大到全镇,形成贸易联盟,进一步控制养殖经营成本,力争使经济效益最大化,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到规模养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