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大学生“村官”呱呱叫

来源:扬州日报 作者:周晗培文…
范水镇成庄村大学生“村官”宗荷君。周晗 摄

    100多亩田分下去了,不少参与分田的村民事后夸赞说,“别看小张是个大学生,对付农村复杂事情还真有一套。”大学生“村官”张家玉说,“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了成就感,看来到农村工作路子走对了。”

  今年6月,省委组织部选聘高校毕业生下农村实践,到我市的大学生“村官”共有117名,其中23名大学生被选聘到宝应县农村做“村官”。短短几个月,这些年轻人不仅迅速融入到当地生产生活,还将所学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术灵活运用于农村生产实践,很快赢得了农民的信任。

  提起大学生“村官”,许多农民连声夸赞“呱呱叫”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张家玉,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被安排到宝应范水镇新民村担任副支书,一开始他不知道需要干什么。村支书安慰他,“不要有心理负担,慢慢熟悉情况,只要有耐心,农村工作就一定能干好。”

  果然,考验他耐心的事情来了。那是在9月初,东王庄组调整田地,村民“挑肥拣瘦”闹矛盾,好的田块争着要,差的田块没人理。张家玉首先是耐心听取村民的意见,然后又请教了村支书、老党员,实地查看了预分地的位置、肥瘦情况等,最后请大家坐到一起,商定了分配原则:从方便生产出发,补充新面积与每家原来的田距离是第一考虑因素;第二是原有肥田多的人家,这次补充就适当给一些稍差一点的田,反之就给好一点的。

  很快,100多亩田分下去了,不少参与分田的村民事后夸赞说,别看小张是个大学生,对付农村复杂事情还真有一套。

  大学生“村官”学会了一套又一套本领

  女大学生宗荷君毕业于扬州大学,担任成庄村副支书。她到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村民上财产保险。这是个跑腿又要磨嘴皮子的活,全村13个村民小组,她天天下去跑,先后动员1000多农户主动投了险。村支书李春桂说,别看小宗是个女孩子,干起事来一点不比男孩子差。大家看她很劳累,叫她多休息,可她总是说,自己是到村里锻炼的,吃点苦不算什么。

  许晶晶是建湖县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被选聘到小官庄镇杨蒋村任主任助理。村民起初多不以为然:大学生只知读书,来农村只不过图个新鲜。许晶晶听了打心眼里不服输,村里进行公路改造,路边杂草多,她每天和村民们一起从早上开始拔除杂草,一直拔到11点多钟。天气炎热,村民们让她戴草帽,她说,在农村工作就不能太娇气,不能搞特殊。

  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发展带来新希望

  徐行,宝应县鲁垛镇人,毕业于常州工学院。被选聘到山阳镇合心村工作后,他一门心思考虑村里未来的发展。通过观察,他发现村民“小富即安”思想较为严重,心里感到很着急。

  为了村民更富裕,他动起了发展高效农业的念头。中草药“续随子”是个新兴的品种,很适合当地的土壤,每亩能增收2000多元。他把想法告诉了村支书朱正松。朱支书对小徐的想法大加赞赏,说小徐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经,目前已同意小徐先搞试种。小徐利用“十一”假期,带着当地的土壤到江苏农科院进一步化验,很快得出了“可以试种”的结论。

  大学生“村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农村实际巧妙结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