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张艳:从“轰下台”到“请上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丰县组织…

 

    河镇朱坑村党支部书记张艳,利用扶贫资金带领群众建设食用菌基地,全村发展食用菌100多亩,村民年增收一万余元。图为张艳培育的杏鲍菇喜获丰收。

 

    2007年7月,刚刚分配到丰县顺河镇朱坑村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张艳同志,带领全村村民大力发展杏鲍菇、毛黑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种植,仅一年时间,就使村民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她也从一个不会种地的小丫头成长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村支书。一年多的时间,张艳在朱坑村这一片土地上,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了自己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精彩的一页。


    融入农村,贴近农民:成为村里的一分子


    到农村去,到广阔的基层去,燃烧着激情的张艳回到了养育他的农村去了。可等待她的并非鲜花和掌声,而是一些失望。  刚到朱坑村时,朱坑是一个以种植大蒜、洋葱、棉花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经济薄弱村,面对简陋的村办公场所、陌生的村里事务,落寞、迷茫、无从下手,不期而至的向她袭来。“刚参加工作,要多调查了解,掌握村情民情,找准突破口,以后的工作就好开展了。”关键时刻,组织的点拨,镇村领导的教诲,家人的鼓励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入户走访,成了她工作的起点,张艳首先拜访了村中的老党员、老干部,虚心听他们讲述村里的基本情况,并且分时间走访了多家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在不断的交流中,拉近了她和村民之间的距离。


    初出茅庐,遭遇坎坷:动员会上被轰下台


    经多方搜集信息,她了解到食用菌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便萌生了带领村民种植食用菌的想法。为了说服村民,增强食用菌的种植信心,她先去老家铜山的种植户家中了解种植方法和市场效益,上网查了食用菌种植的相关知识,自费到连云港灌南等地参观学习,又通过朋友关系联系了上海一家食用菌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当张艳认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做群众动员工作的时候,却被村民从台上轰了下来,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从来没种过地的小丫头能教他们种地,更何况还是一种他们从来没有种过的东西。

 
    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农民的需要就是任务


    尽管经历了被轰下台的尴尬场面,但张艳并没有因此气馁,认定了种植食用菌能带领他们致富,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说服村民种植。于是,她和老支书挨家挨户做工作,带领群众代表到丰县师寨镇张寨村食用菌示范方参观,最终得到了部分村民的认同,愿意建棚,村民张成收资金不够,张艳便从老家向爸爸借了2500元钱帮助张成收投资建棚。她又和老支书一起争取镇党委支持,无数次的奔走于镇政府、信用社和农户之间,帮助村民协调小额贷款。建棚初期,由于冬季温度突然降低,刚搭建的棚棚内温度不能达到发菌温度,必须投资再修建,这时很多村民打了退堂鼓,每个棚已经投资了近两万,还没见到效益,又要往里面投钱,加上部分村民听说别村种植的食用菌都没有培育成功,种植户全亏了。群众抱怨很多,说怎么就信了一个毛丫头,听到村民的责怪,张艳心里非常委屈,但她还是不愿意放弃,仍然坚持会成功。经过村两委的商量,再次投资建棚的钱由村委先垫付,等村民收益了再给。今年三月,朱坑村种植的杏鲍菇采摘上市,每棚收益在一万元左右。实事证明,她的坚持是正确的,投资建棚的村民都得到了很好的收益,曾经讥笑她“没种过地的小丫头教我们种地,简直是笑话”的村民,也彻底的改变了对她的看法。现在,很多村民已经由初期的观望变为行动,纷纷加入到食用菌种植中来,全村年底可达180余亩种植规模。


    广开思路,大施拳脚:带领村民全面发展


    张艳同志运用网络知识,经常为村民上网查阅农业信息、了解市场动态,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现已发展养殖大户3户,养兔2000只、鸡5000只、猪149头,每年给村民带来不少的收益。同时还积极招商引资,成功招引外地客商投资500万元建成的电瓶厂,现已开始生产,用工40多名,其中本村低收入者占一半,实现企业和村民的共赢格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张艳同志对朱坑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从来没有放松过,2007年底,她在镇村关工委的支持下,开展“和谐孝道之家”活动,组织村民投票选出十户团结、孝顺家庭,在村内掀起孝敬老人的热潮,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村都争做孝道之人,争创和谐之家。


转换角色,精进不休:被请上台的当家人


    张艳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村领导和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年初支部书记换届选举时,老支书力推张艳同志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她高票当选了朱坑村的党支部书记,被村民们请上了台。面对乡亲们的信任和期望,当选后的张艳除了荣幸和激动,同时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她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中,经常向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请教,经常到村里、到田头倾听群众的呼声。全面负责计划生育考核、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事一议费用征收、村民矛盾调解、村党务政务等等村的各项工作,逐渐掌握了一套农村工作方法。从此,年轻的张艳开始崭露头脚,今年4月,作为我市仅有的两名大学生“村官”代表之一,走上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并作精彩发言;6月份,她去山东寿光县三元朱村学习设施大棚的建设和种植技术,在半个月的时间中学到了新的农业知识;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放松,认真阅读《强村之路》、《华西记事》等书籍,学习先进,并自觉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丰富业务知识。


    踌躇满志,放眼未来:村里的事情成为自己的事业


    今年,朱坑村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还将建立一座标准化的冷库,村内四公里的道路也将要修铺,村民们谋求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张艳说:“农村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在这里,我可以为一方农民做贡献,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出份力,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干,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