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大学生村官:写在田野上的“履职报告”
今年,经省、市、县委组织部层层选拔,又有70名高校毕业生走进希望田野,加入如东村干部行列,其中17名省招大学生提前
一段时间过去了,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态如何,农村这个大课堂使他们得到了什么?12月上旬,记者在如东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作了探究。
只有解决了技术难题,村民才信任你
张胜洋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是今年省选的大学生村干部。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到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分配在长沙镇富盐村工作。该村地处垦区,是全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村,水产养殖面积达1.1万亩,养殖户近600家。虽然到村工作不到3个月,却让他感觉到在农村工作极不容易。
“刚到村工作时,就让我碰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村里养殖的白对虾大面积死亡,村民焦急万分,村干部们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毕竟这是全村的主导产业,将严重影响到村民一年的收成。”
当村民求助时,所有人的眼光都盯着他,希望他这个华中农大的水产养殖本科生能给他们带来希望,张胜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立即下池塘,查病因,找对策,发现主要原因是细菌性感染,指导养殖户控制病源、用药治疗。他还印了名片发给养殖户,遇到问题,打电话找他。技术难题的解决,使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就这样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与养殖户成为了“老朋友”“好朋友”。
几个月的工作经历,让张胜洋看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是大学生展现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帮助农民掌握增收致富金钥匙的阵地。
当好“村官”,夜晚就得去农家服务
每当夜幕徐徐降临,万家灯火照亮村庄的时候,一名大学生“村官”常常走在丰利镇家庙桥村通往农户的路上,去帮助村民解决具体问题,或者调解家庭、邻里纠纷。他叫沈十军,是刚进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干部。
2005年,沈十军从扬州大学毕业后分在一家特大型钢铁公司工作,有着一份不错的工资收入,曾经过着上班族“朝九晚五”安逸、舒适的生活。但在一个人静下心来以后,总觉得若有所失,那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骨子里时常萌发一种创业的冲动。偶然的机会,在上网的时候,看到公开招录大学生村干,他当时眼睛一亮,怦然心动,请了一个月的探亲假,参加村干部的选拔考试。很幸运,沈十军顺利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半年多过去了,沈十军说:“当好‘村官’真是不易,首先要‘沉’得下去,吃农家饭,知农家事,与农民产生共同语言。”
“作为一名到村工作的大学生,不要以为自己肚子里多喝了点墨水,就在群众面前高高在上,而要从零做起,甘当村民的小学生。”经过几个月与老百姓打交道,他明白了村干部的工作境界,那就是“柴门闻狗吠, 风雨夜归人”。
如今,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数务工经商,早出晚归,农村很多工作往往都是在晚上开展,因为这时候大多数村民才能聚得拢。披星戴月,是农村基层最基本的工作方式。“起初,我到农民家里去,特别怕狗。一进农家门狗在吠,二出农家门狗在吼,那是因为拿你当陌生人,但是当你去的时间多了,几乎家家的狗都像见到了老朋友一样,伸出舌头、摇摇尾巴,用另一种声音向你示好。”
- 江苏淮安 大学生村官应是基层体育人才 (2009-06-16)
- 江苏省铜山县:大学生村官可考副科级 (2009-06-17)
- 江苏省泰州市462名大学生“村官”公示 (2009-06-17)
- 华西村大学生村官:唱响建设新农村的青春之歌 (2008-05-20)
- “一村一品”创业宣讲团受欢迎 (20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