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女大学生“村官”陈月娟晒幸福

来源:名城新闻网 作者:佚名

“村官”陈月娟目前被“借”在管委会办公。

  虽然被暂时借调在高新区管委会办公,但“村官”陈月娟却时时惦念着镇湖街道石帆村的村民们,本想这个春节去村里值几天班,但村干部们考虑到她家离村里太远,就让她安心在城里过完年再回去,陈月娟得知后十分感动,回想当“村官”一年多来的时光,很是感慨。

  陈月娟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姑娘,2008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她一心想做教师,却曾因迟迟找不到理想工作而心灰意冷。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从长辈的建议参加了省大学生村官的选聘,顺利经过几轮考试,被选派到苏州高新区镇湖镇石帆村担任了村支书助理。

  “一开始真把自己当干部了,坐在办公室里,其实群众工作根本不是这么做的。”陈月娟说,到村里不久,她就发现村官和自己想象中差距太大,说是“官”,其实什么都要做,挨家挨户收取农保医保、陪村民上医院、当搬运工、当调解员、种地摘菜,倒茶拖地……作为独生女的陈月娟从小就被父母宠着,开始不习惯干这些活,不过向来努力好学的她为了尽快融入农村生活,手脚一下子变得勤快起来。

  陈月娟透露,当好“村官”的一大要诀就是要“融入村民,他们干嘛你干嘛”。她说,在她刚入村的时候,有一次和村民一起去地里劳动,夏天村头的太阳特别毒辣,陈月娟带上帽子、披风,做了“全副武装”的遮阳准备,然而,这在城里女孩子看来特别正常的事情却遭到了村里人异样的眼光。“后来我就干脆豁出去了,什么的都不带了,就觉得与村民一下子亲近了。”陈月娟说,打那以后,她本着“先做村民再做‘村官’”的原则,穿球鞋牛仔裤、素面朝天、学说镇湖话,每天没事就去村民家唠唠嗑,干干活,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村民们会主动和陈月娟打招呼,对她产生信任,把自己的事情托付给她,逢到过节还会给她送点新鲜的蔬菜水果。

  “就像是亲人一样,其实村民很可爱。”陈月娟说,以前认为村民们淳朴却懂得不多,现在才发现他们是一群聪明好学的人,每天会看新闻关心时政,很多时候,就连陈月娟还要向他们讨教经验,她说,“村官”和村民地位没有高低,是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的。

  谈到“村官”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收获,陈月娟认为自己在基层业务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上提高最快,这两项能力恰恰对任何工作都很重要。更让陈月娟觉得幸运的是,这个工作还给她带来了一份完美的爱情。陈月娟和男友是在同一批“村官”培训班上认识的,那时候她才发现,分到隔壁村的男“村官”居然是自己的小学同学。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两人生活上互相照顾,工作上互相交流,慢慢就走到了一起。

  虽然每个月只有3000元不到的收入,但陈月娟用“特别幸福”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现在的状态,工作的稳定感、与村民们和谐相处的踏实感、为群众服务的成就感,与爱人志同道合的甜蜜感,令这个25岁的女孩对生活很感恩。当记者问她,如果现在有一份高薪的教师工作等着她,会怎么选择。陈月娟很肯定地回答:“不会去。”她说,收入可以慢慢增多,但在村里工作与村民建立的这种感情却是在其他单位不可能有的,以后也许有机会去街道工作,但还是会扎根镇湖。

  陈月娟说,自己在管委会的工作年后就要结束了,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回到石帆村,见一见久违的村民朋友,“我估计他们也想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