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仪征大学生村官 基层谱写青春之歌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严朝霞 刘世领
当年,仪征因为化纤城出名。如今,又因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目标受到广泛关注。仪征一系列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创新举措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

    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评比中,仪征一直榜上有名。但熟知仪征市情的人都晓得,占相当比重的仪征后山区农民的生活远远还没有“小康”。“全市147个行政村和社区,700多名干部中初中生就有191人,大专以上学历仅有36人,而第一学历大专的只有2人。很多村级干部‘本领恐慌’,很难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仪征市委书记费高云说,这就是仪征用超常举措选聘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原因。

    仪征的一项决策改变了一群大学生的命运。安徽省安庆市农村小伙子方达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读书,一心想毕业后留在江苏工作。一天听同学说有“南京后花园”之称的仪征市到学校来招村官,他连忙到电脑上查找信息,发现仪征的村官招聘团还开到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

    方达成了649名应征者中的一员,很快又成了仪征147名新录用村官之一。据仪征市委组织部统计,仅去年就有52所高校的毕业生报名,其中“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35名,分别来自全国13个省41个县市。

    刚到仪征第一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与他们面对面交心交流,征求对分配方案的意见。分配时,大学生村官现场参与、纪检监督部门现场监督、新闻媒体现场观摩,既阳光透明、公正公平,又人岗相适、才尽其用。

    为这种想不到的开明所激励,东南大学毕业的惠林主动放弃在社区工作的机会,志愿到条件艰苦的贫困山区工作。

    让新村官找到家的感觉

    “农家的情感朴素了青春的浪漫,曾经的誓言和庄稼一起颗粒饱满;村官的历史是我人生的美丽,这一重风景让我自豪一百年……”一首《仪征大学生村官之歌》,展现的是大学生村官在广阔天地间的动力、活力和魅力。

    去年7月,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刚确定,仪征市委、市政府就用一周的时间帮他们“认家”:所有大学生村官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市、乡两级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为每人配备电动车一辆、电脑一台;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活用品、食宿由各乡镇统一配备,集中安排。

    仪征还专门建立了“大学生村官驿站”,给分住各地的大学生村官在城市提供一个统一的落脚和联谊场所。那里有阅览室、活动室、会议室,还有60多个免费的标准间,供大学生村官无偿使用。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进城联谊,驿站成为这批年轻人的生活驿站、心灵驿站。     

    “对大学生村官,老村官有顾虑,乡亲们不了解。我们便引导他们露好‘第一手’。”仪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鲁晓东说,新村官下乡不久,各村的电脑便不再是个摆设,多年零散的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接着,“百村调查”和“民情日记”,进一步增进了大学生村官与群众的感情。

    去年9月28日,弓尾村大学生村官邹玉凤在公推直选中成为村支书,就在她饱含热泪准备发表就职感言时突然发现老支书朱宏山也流泪了。后来,邹玉凤说,她到村里老支书把她当闺女,处处传帮带,现在又主动把位子让出来,自己将永远不辜负老人的泪光,那是欣慰,更是期盼。

    既要留得住,也须流得动。仪征从制度上为大学生村官流动开辟通道:县乡两级机关补充公务员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干部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及时选拔担任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拔到乡镇党政领导岗位。仪征前两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现在已有4名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1名走上村委会主任岗位,另有30多人在乡镇共青团、妇联、文化等部门兼职。

    大学生村官创业有高参

    今年1月21日,仪征大学生村官科技创业园暨江苏省级科技创业园在仪征揭牌。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在现场说,这是江苏省首家专门面向大学生村官的科技创业园,可以提供不少于1800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基地,年服务创业村官不少于60人次,服务项目不少于10个,并建有不少于20人的科技咨询专家席。

    其实,早在去年4月,仪征市就设立了5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并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专家组,随时给他们提供技术和市场服务。

    33个大棚一字排开,时新蔬菜一车车运往菜场和超市。本文上面提到的方达,如今已是仪征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方老板”。他的创业计划选择了建蔬菜大棚,既能真切感受到农民的辛苦,投入也不是很多。在市里举办的首届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论证会上,农林局领导当即表示将过去建在该村的大棚租给他,同时出资24万元帮助他购买设备。创业不到一年即小有收获,在方达带动下,现在龙山村规模以上蔬菜大户已有4户,面积150亩以上。

    大仪镇路南村大学生村官郑福源有了两个创业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由于注册资本需要1000万元,他找来两个合伙人,去年4月项目投建,10月份就有了产品上市。前不久,他又独资创立了仪征市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着手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吸引100名村民就业。

    “创业最能体现村官的闯劲和能力,也能发挥他们优势,带动群众致富。”据仪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云介绍,2008届该市选聘的14名村官已成功实施4个创业项目,2009届有2个创业项目正在实施。去年10月,郑福源在公推直选中高票当选路南村党委书记,方达也成了月塘乡龙山村的党支书。一批新生代“双带”型村干部正在仪征出现。 (严朝霞 刘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