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闸"十佳创业新秀"大学生村官乐当“鸡倌”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苗蓓
  穿上雨靴,钻进鸡棚,抛撒鸡食然后再给鸡圈、料槽消毒……不一会儿,朱凯满头是汗。料理完鸡场的活儿,再急急忙忙赶往村委会,赶在8点半前到办公室。每天早晨,朱凯都是这样忙碌着。
 
  “鸡倌”朱凯的另一个身份是港闸区幸福街道管园村党总支副书记。不久前,他被评为港闸区首届“十佳创业新秀”。
 
  从“村官”到“鸡倌”,自己创业,既是现实所逼,也是朱凯一直的梦想。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农村生活。”今年36岁的朱凯毕业于西南大学法学专业,原是上海宝缦家纺湘鲁豫片区的区域销售经理。2008年,朱凯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通过选拔考试,成为港闸区幸福街道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当上“村官”,朱凯就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带动困难群众就业。
 
  2009年,朱凯4岁的女儿被诊断患上白血病,急需用钱。“当时就想着通过创业解决现实困难”,经过一番考察,朱凯决定选取“通农三宝”之一的狼山鸡,进行探索养殖。他自筹资金,购回200羽鸡苗,搭起两个养殖大棚,当起了“鸡倌”。
 
  一开始,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养殖经验不足,朱凯的创业之路,走得磕磕碰碰,“因为对鸡苗保温箱温度把握不准,水箱烫坏,造成大面积漏水,200多羽鸡苗全被淹死。”
 
  朱凯没有气馁,他四处向农技专家求教,又买回《狼山鸡饲养手册》《现代高效养殖业导读》等书研读,并从网站上搜集养殖教程,边学习边摸索,渐渐掌握了门道。
 
  养狼山鸡是件功夫活,搭建遮阳网、定时喷水、研磨饲料、喂食,件件马虎不得。为防止好斗的狼山鸡“自相残杀”,朱凯经常半夜起床,在鸡睡觉最温顺时,潜入鸡棚,将鸡分类归棚。
 
  通过实践,朱凯的养鸡场渐渐有了起色,如今养殖规模达到1000多只,而且销路看好。
 
  事业走上正轨,朱凯尝试以“赠送鸡苗-农户养殖-回收销售-返利与民”的模式,帮扶困难群众。2011年起,他开始向困难群体发放鸡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家住秦西村5组的吕德全因车祸右眼失明,失去劳动能力,没有固定收入。朱凯给他送小鸡苗,不时进行技术指导。狼山鸡养殖半年即可出栏,以每只60-80元算,一年两栏,养二三十只狼山鸡,一年能增收四五千元。
 
  干自己感兴趣的事,还能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朱凯说,村官的工作,越做越有劲。眼下,朱凯正谋划着跟人合作在万顷良田进行立体养殖,同时打造狼山鸡的电子商务平台。他希望,借力“互联网+”,让传统的狼山鸡养殖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