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名大学生村官创业:年营业额超千万元

来源: 作者:
  打造3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跻身江苏首届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总决赛
 
  700公斤萝卜贱卖引发创业念头
 
  5年前,为了拯救被遗弃的30亩蔬菜大棚,六合区雄州街道钱仓村的3名大学生村官踏上了创业之路,注册了田原牧歌公司和钱仓牌商标。去年,公司基地已扩展到300亩,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本月20日,该项目将参加江苏首届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总决赛,这也是我市唯一进入总决赛的村官创业项目。
 
  钱仓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强是3人创业的合伙人之一。
 
  “2011年,村里来了不少外地人承包大棚种蔬菜,但亏了本。”周强说,当时,一个承包户直接跑路,扔下30亩大棚的蔬菜。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蔬菜烂在地里,村书记就让几个村官先去卖菜。
  当天下午1点,周强开始张罗工人一起拔萝卜,到晚上8点装完车,整整装了700公斤。次日凌晨3点,他们把萝卜运到蔬菜批发市场,一车萝卜只卖了130元,还不够人工和运费。
 
  国家鼓励农业创业,为什么农业的利润这么低?再看看村里,不少农民也都将地抛荒,去工厂打工。周强说,农业一定要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3个大学生村官决定自己创业,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头摸索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
 
  创业基地就在钱仓村村头,那位承包人遗弃的30亩大棚。
 
  周强说,他花了一个月做市场调研,最终决定打造无公害蔬菜基地。基地出来的菜,首先要到地头的农药残留检测处自测,然后送到集散中心做第三方检测,每次检测都出具报告,相当于给蔬菜标了“身份”。
 
  虽然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村官,但真要做农业,3个合伙人都没有经验,一切从头开始摸索。
  在大棚里育秧,需要地暖,但铺地暖容易干燥,就要经常浇水。周强刚开始直接从外面水沟里挑水浇,结果热乎乎的秧苗遇上冷水,死了一大片。后来请教了街道农技站工作人员,水挑来后在大棚里放一段时间,等水温和地温接近了再浇。
 
  孙雪清是其中一名女大学生村官。“记得有一年天寒地冻,我去邻村讨教大棚种植经验,骑着电动车来回20多公里的路,半路还下起了雨,一天忙下来,当晚就发了40℃的高烧。在村医务室打吊瓶时,还忙着洽谈送货。当时就是有股信念,吃点苦没什么,一定要干成了。”
  平价超市+企事业单位配送,直销模式提高利润
  提高利润,周强的计划就是直销,将农产品直接从田头上到餐桌。记者在街道上看到,公司开的农产品平价超市生意很红火。周强说,这里白萝卜每斤一块三,而市场价一块六;西兰花三块八,而市场价五块四。而且都是当天的新鲜菜,一天有6000多元营业额。
  在江北农副产品中心,公司还设立了集散中心。现在公司已有50多家企事业单位配送客户,每天营业额近4万元。
  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村官们将所有的大棚分包给会员农户,统一品种布局、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包装销售。村里的老付就跟着这群大学生村官种菜,“你别说,这群学生娃还真有点本事,还是跟过去一样种菜,但菜价翻了好几倍。这两年,我家里买了两辆车和一套房子。”
 
  除了种菜,村官们还打造了200亩葵花园,吸引城里市民前来旅游参观。孙雪清说,去年“十一”前后,10天来了45万人参观,把基地和附近村民的农产品都买空了。
 
  据介绍,公司下一步将借鉴京东到家的3P战略,打造南京帮生鲜O2O社区商务模式,在南京市范围内开办50家社区生鲜超市,线上交易,线下2小时送货上门。同时,把基地打造成休闲农业观光中心,向游客直销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