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梦想家——樟坪畲族乡大学生村官熊明早
记者走进樟坪畲族乡太源畲族村,见到了朴实憨厚的熊明早——鹰潭地区惟一一位当选村委会主任的大学生村官。同行的贵溪村建办负责同志提醒记者,村委会主任是一定要通过全体村民投票选举产生,当选的前提必须是群众工作做得扎实,不容易。
2008年大学毕业的熊明早,在北京从事手机加工业。虽然在外开阔了眼界,收入较高,但他毕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心中始终难舍回归故乡的情节。2013年,熊明早如愿考上大学生村官,来到太源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带着梦想进山村
“农村天地广阔,太源虽小,但只要肯干,肯定有大作为。”熊明早谈起回乡当大学生村官的初衷时表示,他的梦想就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业。
说干就干,熊明早和村干部认真分析本村资源、区位、交通优势,确定了“生态立村、林业富村、特种强村”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毛竹资源优势,把毛竹作为调整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毛竹基地。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对该村800亩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预计改造完成后每亩产量比原来增加1000公斤,冬笋产量预计每亩可增加农民收入500多元。
太源村的特色产业是种植中药材。因前期对药材的种植、市场等不甚了解,村民选择了麦冬作为主打品种。但除去第一年产量较高外,从去年开始产量持续下滑,村民经济损失不少。来到村里后,熊明早通过深入基地、查阅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原来麦冬不宜连种,而太源村民正好犯了连种这一错误,导致了减产。为寻找适合品种,熊明早外出考察多家中草药交易市场,并寄土壤样品给专业机构,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决定更换品种。
“由于麦冬隔三年才能再种一次,因此我们第一年种麦冬,第二年种玄参,第三年种决明子,这样循环种植有利于提高产量。”熊明早说,他们还利用退耕还林的183亩土地,在种植苦丁茶的同时套种何首乌。“通过较科学、规范的种植,找到增产增收的好路子,带动全村村民致富。”目前,该村种植中草药的散户已有30多家,种植面积380亩。
高票当选村主任
来到一个陌生的小山村,没有乡村工作经验的熊明早,凭借这股实干的作风硬是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今年1月份的换届选举中,他在172个选民中获得了156票的绝对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村支书兰正碧谈起与熊明早共事近两年的岁月,感慨地说,熊明早背后的辛酸与付出不仅他看在眼里,也让当地百姓记在了心里。由于刚从大城市回农村工作,熊明早的语言、思维、沟通等方面与百姓存在差异,与当地人一时难以打成一片。不过,凭着满腔热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村民们有什么困难,熊明早都尽力加以解决,如帮村民领养老金、给孩子开上学证明、户口登记等等,他都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给兰正碧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冬季。当时村里遭遇干旱,不仅田地龟裂,百姓生活饮水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由于村里只有一个集中供水点,难以承受两个村小组的供水需求,百姓对此反映强烈。熊明早立即向村委会提出召开村民大会,并在征求大部分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新建一个水源地。他深入田间地头细致察看,千方百计向上级部门争取利导资金,切实解决水源取点、筹集资金等实际问题。“这真正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让群众对他刮目相看。”
立足民生办实事
“看,这就是在廖家组王家排修建的一座大桥,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预计9月份可顺利通车。”这座长9米、宽3.5米的桥,横跨流经村里的一条河,是该村绝大部分村民到自家山林和农田的必经之路,村民很早就有在这建桥的愿望。今年4月份,熊明早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向上争取资金,圆了村民们方便出行、方便生产的梦。
但配套资金仍有缺口。为顺利推进工程的实施,解决以后可能遇到的维修问题,熊明早带着村干部与毛竹经销商商议协定:经销商每从桥上运1吨毛竹,需交村里40元。同时,就以后桥的维修问题,达成了经销商出钱、村民出力的意见。
“等桥通了后,我们还将在连接桥的山上修建一条山林公路,更加方便村民的生产作业。”说起下一步想法,熊明早表示,除了尽力为百姓解决水、路、桥等基础设施薄弱或老化问题,让百姓住得更舒适、安心外,目前,他更想在这小小的山村里,与村民们一起,拓宽经营思路,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开辟一方民富家安的新天地,为更多留守老人和孩子留住子女和父母。
“现在,熊明早已成了我们村的主心骨了!他有想法、有创意,我们只管全力支持、配合就行。”兰正碧说,这小伙子虽然年龄小,但却是引领村民发展致富的“大”村官。事实上,在不长的为“官”路上,熊明早正一步步用智慧与执著实践着深藏内心的愿景。
- 江西省宜春市民自导大学生村官剧引热议 (2010-04-09)
- 江西省上饶市大学生村官办起乡镇广播站 (2010-08-23)
- 江西省金溪县新老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促成长 (2011-05-15)
- 江西省金溪县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中显身手 (2011-06-07)
- 江西省永新县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的交流机制 (201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