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考试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考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意见》关于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继续搞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
2.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3.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二)2008年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强调农村基层组织是落实农村政策、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织基础,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建和谐的能力。《意见》就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做法,深入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两推一选”的办法,选好配齐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广泛开展农村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等活动,健全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
2.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主选举,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推选权、直接提名权、投票权、罢免权。完善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级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可交叉任职。坚决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家族势力干预基层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行为。坚持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切实推行村务公开,建立答疑纠错的监督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
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要求,注重从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村级组织骨干力量。制定鼓励政策,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和选派县乡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继续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推广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普遍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并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4.探索乡村有效治理机制。引导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培育和发展服务“三农”的社会组织,发挥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良性互动。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服务员制度。支持和帮助乡镇企业建立工会基层组织。发挥民兵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优先在城市郊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加强农村警务和消防工作,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把农村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地方政府有关政策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各省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河北省有关政策
2009年,河北省发布《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该《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加大村干部选任培养力度,实施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工程”,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拓宽农村干部来源渠道,加大从农村优秀人才中选拔村干部力度,鼓励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大力支持和推进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2009年起连续4年,每年选聘3000~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进一步深化“素质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农民致富本领。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努力提高农村干部待遇保障水平。建立以“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为主要内容的“一定三有”农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以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干部报酬,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业绩考核奖励制度。逐步解决好村干部养老保障问题,2010年底前,为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办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录用率逐步达到70%。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到2010年底前全省村村有标准规范的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抓好发展青年农民入党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施“万村帮扶工程”,对后进和相对后进村进行重点帮扶,整顿转化后进村党组织。
(二)安徽省有关政策
2009年1月19日,安徽省发布《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基层建设。《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措施如下: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完善基层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扎实开展农村基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全面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两推直选”范围。做好选派第四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工作。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的作用,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以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内容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统计调查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平安安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
(三)云南省有关政策
2009年3月8日,云南省发布《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基层建设。《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措施如下:
建立县乡村领导班子公信度测评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促进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全面推行乡村两级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公开,认真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创新管理模式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计划生育、文化卫生、法律援助等多方面服务。
-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方面知识:统筹城乡发展 (2010-04-11)
- 大学生村官备考之深化农村改革篇 (2010-04-11)
-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措施 (2010-04-11)
- 村官考试: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2010-05-31)
- 村官考试农村工作知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题及答案 (201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