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大学城生村官考试行测备考一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片段阅读是重庆选派大学生村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一个重要题型,所占比重较大,一般为50%左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完善,重庆村官考试中片段阅读题目呈现出难度渐大,篇幅渐长等规律性特点。
一、题型解读
片段阅读的标准形式是:材料——提问方式——选项。片段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能做出准确理解,对文中的隐含信息能进行合理推断,对诸多干扰因素能进行准确筛选。根据提问方式及题型特点,片段阅读可细化为观点主旨型题目、主题概括题型、标题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结构推断型题目、语句填充排序型题目、短文寓意型题目等几种题型。
重庆选派大学生村官考试中片段阅读部分所考查的题型主要是观点主旨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等。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根据提问方式的要求,以材料为依归,将解题的思路和定位点调整到解题的点上。
二、技巧荟萃
专家在深入研究重庆村官历年真题的基础上,针对其常考的几种题型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备考技巧。具体如下:
(一)观点主旨型题目
观点主旨型题目在重庆村官考试片段阅读部分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一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整体把握能力,其提问方式通常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旨在阐明”、“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等。针对这一题型的特征,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1.选项排除法
(1)当既有指出问题的选项,又有给出对策的选项是,通常后者为正确答案。
(2)当选项明显违背常识时,可直接排除。
(3)正确答案给出的对策应具有积极的一面,且切实可行。
【例题】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他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方式。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面的研究,而是一种过日子的办法。只不过我们后来都忘了这点,把它变成远离日常的艰深游戏。即便是很多人眼中刻板的康德,也不忘区分“学院意义的哲学”和“入世意义的哲学”,并且以后者为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哲学源于生活,应服务于民众
B.如今的哲学发展偏离了它的本质
C.康德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一脉相承
D.当代人们对哲学的诠释方式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对比四个选项可知,B、C、D三个选项都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或指出了一种现象,而A项中“应服务于民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表明了作者的一种态度,且不违背常理,由此可初步确定A为正确答案。
2.副词提示法
从句子成分来说,副词可能并不重要,缺少了副词并不影响句子基本意思的表达。但从把握文段主旨观点的角度来看,副词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副词(主要是语气副词和程度副词)往往直接提示了文段的论述重点,体现了作者的语气强度、情感倾向。这些副词主要包括: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倒、尤其、特别等。
【例题】
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难单项突进,现在结构调整引起了高度重视,但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农村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如果市场机制得不到应有的发育,那么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区域化布局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市场是农村结构调整的导向
B.市场机制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C.农业市场化改革需要加快进行
D.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C。
【解析】注意文段中的“尤其”,在强调式主旨题中,文段常常用“尤其”引出要强调的内容,即“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3.关联词语提示法
关联词是连接上下文的纽带,对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中心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关联词来解答主旨型题目,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
【例题】
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
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
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抓住文段中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根据这类关联词强调重点后置的特点,可以判断文段的重点是(群体协作)“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与此意思相吻合的是D项。
4.归纳论证法
有些观点主旨型题目的材料仅仅是多个事例的罗列,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运用归纳论证法莱提炼文段的论点。运用此方法需要找准归纳概括的对象,把握材料中反映对象的共同属性、同一性质对象的本质属性。
【例题】
研究表明: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使热水沐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 )。
A.自然的生活方式能够节能
B.节能意识十分重要
C.普通民众可以对节能做出贡献
D.节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答案】D。
【解析】文段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只是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比较这些细节,我们发现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主题:节能。而且这些事例表现的都是生活中非常细节的方面,D项中的“一点一滴”与此契合。 5.演绎论证法
与归纳论证法相反,演绎论证法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
【例题】
公共领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科学的问题、统计数字的问题,而是主观认知的问题、意见的问题、想象的问题。在社会领域,民众的主观感觉才是最主要的客观事实。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看似准确的数字,其实并不像官员、专家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感觉自己的税负沉重,那么,该国的税负就是沉重的,不论专家们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多低。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有时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需要我们远离数据分析
B.一国税负的沉重与否取决于该国公民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C.我们对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D.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参考民众的感觉比数据更加重要
【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采用的是演绎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提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民众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进而由一般到特殊,推及到公共领域中的税负问题,说明税负是否沉重取决于该国民众对税负的主观感受。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未体现“税负”这一论述主题,排除。
(二)细节理解型题目
细节理解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短文细节的理解和把握,具体到片段阅读中是指说明或论述中考生容易疏忽的内容。细节理解型题目的主要提问方式有“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出题人常设的陷阱主要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混淆是非、以偏概全、因果混乱、逻辑错误等几种。
【例题】
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然而天下比较重要的一些事故,往往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出现。史家或社会学家,会用逻辑来证明,偶发的事故实在是酝酿已久的结果。但没有这种分析头脑的大众,总觉得世界上真有魔术棒似的东西在指挥着,每件新事故都像从天而降,教人无论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个印象,便有这情形。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爱玲作品的问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一个特例
B.在文艺园地里奇花异卉的出现是不能用科学和逻辑来解释的
C.大众对于张爱玲作品问世的感觉是太突兀、太奇迹
D.张爱玲作品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史学家或社会学家,会用逻辑来证明,偶发的事故实在是酝酿已久的结果”说明,可以用科学和逻辑解释“在文艺园地里奇花异卉的出现”并非偶然或突兀,而是“酝酿已久”的结果,B项混淆了是非,认为不能用科学和逻辑解释,与题意不符。
(三)词句理解型题目
词句理解型题目是重庆村官考试的常考题型,考生应给予足够的注意。该题型的提问方式主要有:“某词(句)在文中的意思是”、“对文段中划线句子(词语)理解正确的是”、“在这段话中,某词 / 句子是指”等等。词句理解型题目的基本解题原则是联系上下文,在文段的大语境下把握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
在做此类题型时,要注意文段中的指示词(如“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等)、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层次结构、标点(冒号、破折号等)、前后的对应关系等。
【例题】
婴儿很早就表现出掌握环境的强烈愿望。由于控制动作的技能发展缓慢,所以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他们是“不能自立”的。
在这段话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指( )。
A.他们完全不能独立生存
B.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
C.他们仅有独立生存的意愿
D.他们没有适应环境的足够本领
【答案】A。
【解析】短文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有前提的,即“在这个意义上”。因此,要理解“不能自立”的含义,就应该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根据临近原则,这里的指示代词“这个”指代的是它前面的“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即他们没法独立生存。故本题答案为A。
虽然在重庆村官考试中其他几种题型涉及得较少,但是考生应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兼顾,结合其他题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三、备考策略
对于片段阅读题,考生应充分备考,全面复习。专家根据重庆村官考试的题型特点以及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特色,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备考策略:
(一)活用真题,心中有数
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近三年的考试真题。虽说题目重复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通过揣摩真题,对片段阅读类题目的出题思路、难度系数等形成整体把握,控制解题时间。同时,在做题过程中将解题技巧带入到实战环境中演练,使考生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而做到“心中有数”。
(二)广泛阅读,培养语感
言语理解与表达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思想性或文学性较强的期刊杂志、散文著作,如《读书》、《余秋雨文集》等,多浏览主流的报纸网站,并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对词语、句子、段落的把握和运用。这样既可扩展自己的知识背景,又可提升语感。
(三)搭建知识体系,巧用技巧,把握速度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速度是关键,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数量,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言语理解类题目从整体上把握,多做练习,将各种技巧融会贯通,同时还要掌握好做题速度,以达到效率最大化。
一、题型解读
片段阅读的标准形式是:材料——提问方式——选项。片段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能做出准确理解,对文中的隐含信息能进行合理推断,对诸多干扰因素能进行准确筛选。根据提问方式及题型特点,片段阅读可细化为观点主旨型题目、主题概括题型、标题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结构推断型题目、语句填充排序型题目、短文寓意型题目等几种题型。
重庆选派大学生村官考试中片段阅读部分所考查的题型主要是观点主旨型题目、细节理解型题目、词句理解型题目等。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根据提问方式的要求,以材料为依归,将解题的思路和定位点调整到解题的点上。
二、技巧荟萃
专家在深入研究重庆村官历年真题的基础上,针对其常考的几种题型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备考技巧。具体如下:
(一)观点主旨型题目
观点主旨型题目在重庆村官考试片段阅读部分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一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整体把握能力,其提问方式通常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旨在阐明”、“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等。针对这一题型的特征,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1.选项排除法
(1)当既有指出问题的选项,又有给出对策的选项是,通常后者为正确答案。
(2)当选项明显违背常识时,可直接排除。
(3)正确答案给出的对策应具有积极的一面,且切实可行。
【例题】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他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方式。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面的研究,而是一种过日子的办法。只不过我们后来都忘了这点,把它变成远离日常的艰深游戏。即便是很多人眼中刻板的康德,也不忘区分“学院意义的哲学”和“入世意义的哲学”,并且以后者为尊。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哲学源于生活,应服务于民众
B.如今的哲学发展偏离了它的本质
C.康德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一脉相承
D.当代人们对哲学的诠释方式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对比四个选项可知,B、C、D三个选项都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或指出了一种现象,而A项中“应服务于民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表明了作者的一种态度,且不违背常理,由此可初步确定A为正确答案。
2.副词提示法
从句子成分来说,副词可能并不重要,缺少了副词并不影响句子基本意思的表达。但从把握文段主旨观点的角度来看,副词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副词(主要是语气副词和程度副词)往往直接提示了文段的论述重点,体现了作者的语气强度、情感倾向。这些副词主要包括: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倒、尤其、特别等。
【例题】
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难单项突进,现在结构调整引起了高度重视,但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农村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如果市场机制得不到应有的发育,那么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区域化布局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市场是农村结构调整的导向
B.市场机制的优势未充分发挥
C.农业市场化改革需要加快进行
D.农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C。
【解析】注意文段中的“尤其”,在强调式主旨题中,文段常常用“尤其”引出要强调的内容,即“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3.关联词语提示法
关联词是连接上下文的纽带,对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中心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关联词来解答主旨型题目,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
【例题】
每天面对繁忙的交通,我们总觉得它是无序的。一旦拨云见日,会发现在这“混乱”之下依然存在着群体协作:每一辆车都有其目标,每一个驾驶员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这是个体行为;在路上行驶时,汽车首尾相接,车距狭小但并不碰撞,车距加大时就加速,车距小时就减速,这就是群体协作。如果拒绝协作,马路将会成为废铜烂铁的堆积地。有趣的是,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挥的结果,而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个体行为是群体协作的基础
B.个体行为与群体协作并不矛盾
C.群体协作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群体协作是个体实现目标时自然体现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抓住文段中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根据这类关联词强调重点后置的特点,可以判断文段的重点是(群体协作)“是每一位驾驶员追求自身目标后的无意结果”。与此意思相吻合的是D项。
4.归纳论证法
有些观点主旨型题目的材料仅仅是多个事例的罗列,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运用归纳论证法莱提炼文段的论点。运用此方法需要找准归纳概括的对象,把握材料中反映对象的共同属性、同一性质对象的本质属性。
【例题】
研究表明: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使热水沐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 )。
A.自然的生活方式能够节能
B.节能意识十分重要
C.普通民众可以对节能做出贡献
D.节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答案】D。
【解析】文段没有给出明确的观点,只是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比较这些细节,我们发现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主题:节能。而且这些事例表现的都是生活中非常细节的方面,D项中的“一点一滴”与此契合。 5.演绎论证法
与归纳论证法相反,演绎论证法是由普通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
【例题】
公共领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科学的问题、统计数字的问题,而是主观认知的问题、意见的问题、想象的问题。在社会领域,民众的主观感觉才是最主要的客观事实。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看似准确的数字,其实并不像官员、专家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感觉自己的税负沉重,那么,该国的税负就是沉重的,不论专家们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多低。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有时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需要我们远离数据分析
B.一国税负的沉重与否取决于该国公民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C.我们对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D.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参考民众的感觉比数据更加重要
【答案】B。
【解析】这段文字采用的是演绎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提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民众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进而由一般到特殊,推及到公共领域中的税负问题,说明税负是否沉重取决于该国民众对税负的主观感受。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未体现“税负”这一论述主题,排除。
(二)细节理解型题目
细节理解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短文细节的理解和把握,具体到片段阅读中是指说明或论述中考生容易疏忽的内容。细节理解型题目的主要提问方式有“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等。出题人常设的陷阱主要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混淆是非、以偏概全、因果混乱、逻辑错误等几种。
【例题】
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然而天下比较重要的一些事故,往往在你冷不防的时候出现。史家或社会学家,会用逻辑来证明,偶发的事故实在是酝酿已久的结果。但没有这种分析头脑的大众,总觉得世界上真有魔术棒似的东西在指挥着,每件新事故都像从天而降,教人无论悲喜都有些措手不及。张爱玲女士的作品给予读者的第一个印象,便有这情形。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爱玲作品的问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是一个特例
B.在文艺园地里奇花异卉的出现是不能用科学和逻辑来解释的
C.大众对于张爱玲作品问世的感觉是太突兀、太奇迹
D.张爱玲作品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史学家或社会学家,会用逻辑来证明,偶发的事故实在是酝酿已久的结果”说明,可以用科学和逻辑解释“在文艺园地里奇花异卉的出现”并非偶然或突兀,而是“酝酿已久”的结果,B项混淆了是非,认为不能用科学和逻辑解释,与题意不符。
(三)词句理解型题目
词句理解型题目是重庆村官考试的常考题型,考生应给予足够的注意。该题型的提问方式主要有:“某词(句)在文中的意思是”、“对文段中划线句子(词语)理解正确的是”、“在这段话中,某词 / 句子是指”等等。词句理解型题目的基本解题原则是联系上下文,在文段的大语境下把握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
在做此类题型时,要注意文段中的指示词(如“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等)、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层次结构、标点(冒号、破折号等)、前后的对应关系等。
【例题】
婴儿很早就表现出掌握环境的强烈愿望。由于控制动作的技能发展缓慢,所以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他们是“不能自立”的。
在这段话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指( )。
A.他们完全不能独立生存
B.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
C.他们仅有独立生存的意愿
D.他们没有适应环境的足够本领
【答案】A。
【解析】短文中说婴儿“不能自立”是有前提的,即“在这个意义上”。因此,要理解“不能自立”的含义,就应该在“这个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根据临近原则,这里的指示代词“这个”指代的是它前面的“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本领来支配环境以独立生存”,即他们没法独立生存。故本题答案为A。
虽然在重庆村官考试中其他几种题型涉及得较少,但是考生应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兼顾,结合其他题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三、备考策略
对于片段阅读题,考生应充分备考,全面复习。专家根据重庆村官考试的题型特点以及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特色,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备考策略:
(一)活用真题,心中有数
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近三年的考试真题。虽说题目重复再考的可能性不大,但通过揣摩真题,对片段阅读类题目的出题思路、难度系数等形成整体把握,控制解题时间。同时,在做题过程中将解题技巧带入到实战环境中演练,使考生熟练地掌握解题技巧,而做到“心中有数”。
(二)广泛阅读,培养语感
言语理解与表达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思想性或文学性较强的期刊杂志、散文著作,如《读书》、《余秋雨文集》等,多浏览主流的报纸网站,并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对词语、句子、段落的把握和运用。这样既可扩展自己的知识背景,又可提升语感。
(三)搭建知识体系,巧用技巧,把握速度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速度是关键,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数量,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言语理解类题目从整体上把握,多做练习,将各种技巧融会贯通,同时还要掌握好做题速度,以达到效率最大化。
延伸阅读:
- 2011年重庆大学城生村官考试行测备考二 (2011-02-06)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