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谷城“新型村官”改变乡村
湖北省谷城县,一个没有任何资源和区位优势的鄂西北山区小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却走到了全省前列。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截至今年6月,已有来自河南、陕西、黑龙江等8个省的70多批客人慕名而来,学习考察谷城的新农村建设。
织就谷城农村如画美景的,是该县257个建制村。他们中,已有两个村获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一个村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一个村获“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11个村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近半数的村受到市县级以上表彰。
每一个先进村的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战斗力的“村官”群体作支撑。一个又一个的先进“村官”群体,带领群众共同描绘出谷城绚丽的乡村。
“村官”不是官却顶着一片天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到了村一级,便算探到“底”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来自上面哪个方面的工作,要想“落脚”到最基层,最终还是要靠村干部们来安排、协调、督促。
然而,担负着如此繁重任务的村干部们,地位却又是十分尴尬。
如果说在编在册的乡镇一级干部有个公务员身份,大小还算是个“官”的话,那么没有纳入干部编制和县乡财政支出体制的村一级干部,其干部身份则被“模糊”了。
“村官不是官,却顶着一片天。”一方面村干部们要应付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与村里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另一方面他们还担负着本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重任。村干部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一个村子的发展面貌和一方百姓的小康步伐。在谷城县,曾经有一个村发展势头较好,村支书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为村民们架桥修路,兴建学校,发展经济,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村里也多次被评为全县红旗党组织,并跻身全县十强村。后来,该村支书接手本家兄弟在南方的一家企业后,辞去了支书职务。乡镇党委为该村调配了新的村支书,但这人私心过重,在为村里引进的经济项目中,不惜牺牲公家利益来满足个人私欲,为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事发后被撤销职务。随后,乡镇党委又为该村选配了新一任村支书,新任村支书虽不贪不占,但却陷于应付日常琐事中,对全村经济发展缺乏统筹考虑,工作中缺乏创新,进取意识较弱,从而使该村丧失了一次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多年的红旗村、经济强村,渐渐被其他村超越。
通过对该村“解剖麻雀”,谷城县委深刻认识到: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干部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新形势下,要通过严格选拔,认真培养,放手使用,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来稳定“村官”队伍,让这批不是“官”的村官在属于自己的乡村大舞台上,尽情挥洒,扮亮乡村。
培育“新型村官”决胜乡村未来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近3年来,谷城县采取大专院校学科技、公司基地学技术、发达地区学经验、立足岗位抓实践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村干部1400余人次。2005年和2007年,又先后从县直单位选派48名机关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科技副主任等职务,零距离帮带村级干部,提升其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今年3月,谷城县正式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计划用5年到7年时间,对在职村干部进行正规化大专学历教育,并于5月8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村官”的实施意见》。“新型村官”培养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首期先培养50名村级干部。5月15日,谷城县首期村干部经济管理专业函授大专班正式开学,来自全县各村的50名村两委干部通过入学考试后,享受到由驻村单位解决学费,免学习期间食宿费等的优厚待遇,开始为期两年半的学历教育。
在培育“新型村官”中,谷城县委一手抓培养,解决好有人理事问题,一手抓保障,解决好有钱办事问题。围绕解决村级组织的工作经费来源问题,谷城县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制度调适,为村级组织建立起正常的财力保障机制。2006年,全县农村转移支付资金为1114万元,除去五保户生活经费346.8万元,剩余的767.2万元全部用于村级支配。县委、县政府还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从县财政再拿出350万元专款,按每个村1万元、每个社区3万元的标准,为257个村、30个社区党组织补贴工作经费,使基层组织运行财力支撑更有力。
今年以来,谷城县又进一步完善了设岗定责、干事承诺等工作制度,采取年初制定目标、每季检查督促、年底考核兑现的方式,加强对村级干部的考核管理。对业绩突出的优秀村干部,组织上优先推荐担任和选举为“两代表一委员”。该县邱家楼村女支书姚晓梅,在去年县人大换届中当选为县人大常委,在全县引起极大反响。据了解,全县先后有1000多人次的村干部当上了镇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新“村官”新发展谷城县通过培育“新型村官”,激活了全县“村官”队伍。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充分涌流,搅活了一方又一方热土,把谷城的乡村建设搞得如诗如画。
堰河村,谷城县西南山区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落,离县城有30多公里山路。村子依山临河,人口仅1000多人,以种茶为主业。村两委请来专家,确立了现代茶业发展方向,将有机茶作为生产重点,着力在村子里形成一种清洁自然的原生态氛围。村干部多次出面,请来北京环保专家,为村民们讲解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在村干部的大力倡导下,去年3月,村子里还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每家都自备了垃圾桶,村里建起资源回收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各户垃圾的回收和清运。如今的堰河村,地上几乎看不到一片废旧塑料、纸屑。同时,堰河村还启动了“沼气池进农家”工程。农户每建一个沼气池,给予800元补助。村民李华同是个养鱼大户,去年6月建起沼气池后,猪、牛、鸡等动物的粪便都成了宝,经沼气池处理后,既是菜园茶园的上好肥料,更是鱼塘浮游生物的最佳“营养品”。现在,他家7亩鱼塘由原来每亩产鱼200多公斤增加到700多公斤。用沼气灶做饭、烧水,每年少上山砍柴3000多公斤。走上了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堰河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公园式村庄”,村支书还应邀前往北京大学,介绍经验。
小坦山村是谷城县的一个城郊村。一些农户在为城区单位搞庭院绿化服务时,逐渐掌握了一定的苗木花卉繁育技术,并开始尝试在自个庄稼地的田边地头栽植名贵花草树木,然后销往城里。这些细微的变化,都被村支书孙远举看在眼里。他敏锐地感觉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和居民开始重视庭院绿化,小坦山村地理条件适合栽花种树,如果抓住这一机遇,小坦山村就可能搭上发展的快车。他开始在自家的承包地里栽花种草,同时鼓动一些已初具规模的种植大户通过传授技术,引导周边农户种植,以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小坦山村已有一半以上的农户以发展苗木花卉产业为主,全村耕地面积的80%种的不是庄稼,而是香樟、女贞、杜鹃等60多种名贵花草苗木。全村年可出售商品苗木近200万株。
如今,这支不在行政官员编制的“村官”队伍,把谷城的新农村建设搞得如火如荼。这批新型“村官”们不仅在改变着谷城乡村的今天,他们还将书写出谷城乡村美好的未来!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