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村官创办村报 母校师生出资力挺(图)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陈浩和他办的《垛子村报》。记者 周民 摄

    《垛子村报》是今年元旦创刊的,是一份通州区垛子村的村报,全村1226名村民人手一份。

    作为报纸的创办人,陈浩去年从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毕业,加入了北京第一批大学生村官队伍。

    这份报纸是怎样问世的?记者昨天就此采访陈浩及其见证人。

    1800多元创刊

    陈浩23岁,四方脸,戴眼镜。记者昨天在垛子村村党支部办公室见到他。

    他正在整理和搜集资料,准备今天返回母校中国政法大学,和人文学院的师生们商讨第二期《垛子村报》的出刊事宜。

    按理说,他身为村支书助理,办的又是村里的报纸,和母校并无关联。

    “其实,第一期报纸从采编到印刷,学院出人又出资。”陈浩说,人文学院派出3批新闻系学生,总共15人到村里采访,返校后,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稿件进行编辑和出排。由于采编人员都是无偿工作,报纸成本仅印刷一项,首期1500份就花费1800余元,由学院支付。

    今年元旦,这份低成本的村报正式发行,借人口普查员之手送到全村1226名村民手中。此外,陈浩自己还将50多份报纸送给了村内的企业。

    《垛子村报》是4版、8开的小报。

    头版以要闻为主,二版定位热点,三版为传递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最后一个版则为服务版,针对村情定主题,并特设了“法律咨询专线”,通过案例讲解法律知识。

    服务版第一期的主题是遗产官司。“曾有村民因为遗产发生过冲突,这事儿我一直放在心上。”陈浩说。

  两件事促使村官办报

    和做遗产官司的主题一样,陈浩办报的目的就是要帮垛子村的村民科技兴农,同时知法用法保护自己。

这两个目的和他经历过的两件事分不开。

    第一件事是关于他出身的。陈浩的老家是安徽宣州的一个自然村,父亲在村办学校当老师。从小在乡村长大的经历,让他对农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2006年3月,即将从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毕业的他在学校网站看到了关于招聘大学生村官的通知,于是立即报名,最终从800多名报名的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

    当年7月,陈浩来到通州区垛子村,任村支书助理,任期3年。

    “北方的农村和我想象的不一样。”陈浩第一次到垛子村时,看到没粉刷的砖墙有些惊讶。村民们打量他时总带着好奇,叫他“大学生”,慢慢熟识后,村民们开始邀请陈浩到家中吃饭,改口叫他“小陈”,还经常拿法律问题请教他这个学哲学的政法大学毕业生,“一开始我还能回答,但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我应付不来。”

    有一次,村里让他帮忙测量一处厂房面积。他按照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正弦角度等测量方法算出了厂房面积,但测量结果很快被村里的会计驳回,他们更习惯用祖辈的方法,两边相乘,把厂房粗略当成长方形计算。

    这事刺激了他,成为他办报的直接动因。

    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打算办一份简单的宣传单,“打算打印出来,用A4纸复印,发给大家”。但曾在媒体实习过的陈浩很快联想到为何不办一张报纸,把垛子村的大事小情都登上去。

  母校师生力挺

    此时已是2006年10月。

    一个周末,他坐车3个小时返回母校,找到了人文学院的党支部副书记杨军。恰逢人文学院推行学院党支部和村官所在党支部结对子的“红色1+1”活动,杨书记也提出将宣传单改为报纸的思路,双方一拍即合。

    人文学院党支部决定出资办这份“村报”,并派出学院新闻系的大学生到村内采访。

    报纸的主编林立是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大三学生。林立和其他5名同学兼做编辑,稿子完成后大家一起商量修改。由于平常功课较多,这份报纸都是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的,忙时需要加班到半夜。

  “考虑到是给普通老百姓办的报纸,我们尽量采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让村民们看得懂、愿意看。”林立举例说,第一期四版有一篇关于养老的稿子,本来想用养老金之类的专业名称,后来改成了“老本儿”。

    在林立眼中,师兄陈浩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特别是他能想到和母校联系在村内办报,“如果有机会,我到基层当村官的话,一定要像师兄学习”。

    镇里和村里的干部对报纸的评价也很好。村里决定出千余元,印刷第二期报纸,印数视情况调整为1000份。陈浩还记得,当他把报纸小样送到台湖镇组织部审阅时,镇领导给他的指示很简单:“发吧,小伙子好好干!”

    对陈浩来说,村民的评价更为重要。

    在垛子村街头,村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中收到了这份报纸,全家人很喜欢看。在一家超市内,一名新来的外地租户索要记者手中的《垛子村报》,“这份报纸挺好玩的,报的都是村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