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问题和出路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mengzhao…
据新华社报道,近10年来,四川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是统计显示,在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流失率高达70%以上。实际上,该省选派的大学生均属志愿者性质,多数以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为目的,真正留在村(社区)任职的很少。   其实,大学生村官从政策设计者的出发点上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至少可以有3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解决目前非常麻烦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第二,解决农村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第三,解决大学生教育品格培养缺乏和实践经验短缺的困境问题。因此,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但从实践的结果看来,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最近也探访了一些大学生村官,加上和有些大学生村官本来就有比较多的接触,又加之各地大学生村官不断的信息反馈,感到该政策目前还没有达到预想的设计目标,还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总之,好事还需要做好。   问题主要有哪些呢?一是这些大学生在农村做村官不知道该干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把它和整个“三农”问题连起来看。农民分地之后,各自为政,公共品馈乏。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一直是个令各级基层政府头疼的问题,税费改革后又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所以各地基层普遍的感觉是无事可干或者是无钱干事。这样除少数地区外,村乡干部一般都是无事可干,很清闲(不是真的没有事情干)。真正的村官如此,大学生又能怎么样?在村里除了一般的打字、调查、偶尔写个简单材料外,还能有什么事情可干?   二是大学生普遍感觉能力缺乏。农民也好、基层政府也好,不是不存在对大学生的需求,农民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市场方面的服务,遗憾的是大学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很多大学生下乡之前连韭菜和麦子都分不清楚。所以,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技能培训,让这些大学生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是大学生定位不明确。大学生在农村也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自己也愿意做。比如,帮助组织体育文化活动、开办夜校等等,但他们的想法往往刚提出来就被当地的村干部或者乡干部否定了。当地干部的主要思路还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这些想法因而被认为不切实际。最后弄得这些大学生很郁闷。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地方干部没有认真理解和领会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所以导致政策的理解和执行错位。   四是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就处于放羊状态。当初应招的时候,文件说得好,大学生也是热血沸腾。但是一旦录用了就会发现,除了文件外,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下去前没有足够的培训,自己对当地的情况、如何做工作、工作的困难一无所知;下去后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有问题也不知道找谁去问;由此也就自然推断出来,自己就是认真完成任期后也肯定是没有人管,这样就不免悲观失望,于是自然有机会就溜掉了。   这样下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无所作为和屡屡受创就几乎是必然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出路有三:   第一,这个大学生村官政策不能用“大跃进”的方法去做,尤其开始时要有成熟的试验试点才行。前期要有培训、中期要有跟踪指导、结束前要有后续安排。   前期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培训包括基本的工作技能、业务知识,尤其是大学生的心态转换,以便和农村基层工作对接;要选择有经验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跟踪指导,一般来说大学生参加工作两三个月的时候最容易动摇,这个时候恰恰原来的热情消失,新工作又适应不好,因此就是人员流失最严重时候;后期的培训尤其是结束前的安排很重要,一方面要让大家放心工作,另一方面要说服那些有志于农村发展的优秀人才继续留在农村做事情。北京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也在作一个类似的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从前期培训到中期跟踪到后期安排都有了一些比较好的探索,中国社科院的梁华女士作一个跟踪对比,写了一篇很好的分析报告,可以作为借鉴。   第二,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视野下看待大学生村官的问题。不能把眼光局限在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其实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要推动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和文化改进,这些恰恰是大学生们的优势。如果各地基层政府能够抓住大学生们这个几乎是天然的优势,又怎么会担心大学生们做不出来事情呢?大家想一想,让大学生们在农村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建立这些文艺组织、社会团体,搞农民的社区培训,不是很对路子吗?但是如果硬要大学生们搞经济发展,他们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脉、没有体力,甚至也抹不开面子,怎么行?   第三,要促进措施配套。要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战略工程,一方面处于战略位置的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作为支撑,另一方面需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所以,现在要逐步把相应的配套措施完善,保证这些同学去了以后不会心寒,回来后就会带动几万几十万的大学生支援农村甚至落户农村。这样一定会大大缓解“三农”问题,大学生们也会感觉有所收获,不会感到虚度一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