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把“村官”叫“助理”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本周,我带着28所在京高校的大学生记者去了延庆、平谷。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在那里做村干部助理的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受还真的挺深的。不仅是我,28个大学生记者都有这个体会。  
  
  北大、清华、人大派出的学生记者都是在读研究生。北大一位研二女生头天晚上才得到通知,一早匆匆赶来,上了车才知道去采访什么。她心想,当“村官”不就是那些找不到工作、考不上研、落不了北京户口的毕业生万不得已的下策吗,有什么好采访的呢?两天下来,她的想法彻底改变了。用她的话来说,真没想到人生还能如此精彩。  
  
  感受一 村里人、镇里人、助理们自己,都不用“村官”这个词。  


  当地人都直呼其名,或叫助理。我一直不赞成大学生“村官”这个词,虽然叫起来顺口,也挺通俗,但问题也不少。首先,不准确。这些大学生的岗位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助理,按俗一点儿的说法也算不上官;其次,共产党反对官本位,连个村干部都成了村官,那镇官、县官、区官、省官不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吗?在开始实行这一计划时,对名称的确定考虑欠妥,使“村官”一词流传甚广,想改恐怕很难了。我自己在写文章时将其一律用“村干部助理”来代替,但个人的力量的确太渺小了。  
  
  感受二 每个大学生村干部助理都不是等闲之辈。  


  两天里,我接触了30多个村干部助理,总体印象是朝气蓬勃,精神状态好。别的不说,个个都能说会道。说出话来,已经没有了那种浓厚的学生腔,表达非常流畅,简繁得当,各方面考虑也十分周全。康庄镇一下子招呼了10多个毕业生和我们座谈,有的到农村1年,有的刚来半个多月。座谈没开始前我想,他们的生活、工作经历都差不多,讲起来容易千篇一律。没想到,他们每人发言不过五六分钟,笔记本上可能有个提纲,但都没有讲稿,每人一个主题,几乎没有废话。或谈对“细节决定成败”的体会,或说村干部助理应该具备的8条素质,即便是谈自己在村里的收获和体会、讲自己来村里的初衷和想法,也都结合自己的事迹,而且各有侧重。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村干部助理上任前都经过了多层答辩面试筛选,能闯过来的都具备一定的条件;二是在村里上上下下都需要打交道,实践中的锻炼使他们迅速成长。  
  
  感受三 大学生做村干部助理不屈才,他们和过去上山下乡的知青有了本质的区别。  


  知青到农村是接受再教育的,而村干部助理却是肩负着建设新农村重任的。他们无论学什么专业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和天地。他们给村民们办培训班,普及新知识,搞科研,做规划,当然也有调解村民纠纷、发放移民款等琐事。康庄的助理每人还有自己的课题和研究方向,许多人都直接结合自己的专业。我们遇到了一位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他原本已经找到了薪金丰厚的接收单位,但最终还是选择先到农村这个基层来体验一番。他说,先到农村锻炼锻炼,对今后有好处。所有我们见到的毕业生对自己的选择,都没有一丝悔意。  
  
  感受四 北京的相关政策太好了,村干部和镇干部素质也很高。  


  大学生到农村人生地不熟,生活会不会不习惯?当地人会不会排外?和村干部、村民沟通会不会很困难?这些都是萦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马坊镇的几十个村干部助理都不用自己开伙,而是在镇机关就餐,每月象征性地交20元伙食费,据说有荤有素还不错。今年五一,镇里已经给一对助理办了隆重的婚礼。还有几对助理正在热恋。镇子里建了王子国际幼儿园,建了史家胡同小学分校,拟建北大附中分校,力求解除他们今后将面临的子女教育问题。康庄镇的几位村支书我都见了,淳朴、厚道,对大学毕业生十分信任,虽说在认识上有时会有分歧,但最终还是谁说得对听谁的。大学生助理每人一辆自行车,我们到的几个村子都不再是土路,而且较为干净。每个村都有两个毕业生,大都住在村委会办公室,基本生活设施都较为齐全。虽然康庄的大学生们自己做饭,但离得近的几个村的伙伴们经常凑在一起蹭女生做的饭菜。每个村子都有公共汽车,来来回回也算方便。他们有电脑,都能上网。村里的生活虽然比城里差一些,但却没有城里的污染和噪音。我都担心他们三年后会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了。  
  
  挥手和他们告别时,我唯一担心的是,虽然有手机、网络的帮助,但我们走了之后,他们会不会寂寞?再有,就是害怕他们习惯了村子里的生活,会不会忘记外面的精彩世界?毕竟,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不是被农村所同化,而是让农村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