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启动 海南大学生村官计划趋于停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mengzhao…
时下,“大学生村官”这个词组在媒体上出现频率特别高,只要随便在网上一搜,各地选拔大学生当村官的新闻可谓铺天盖地,而且多是赞扬声。对大学生该不该当村官?能不能当好村官?笔者不但心存疑窦,甚至觉得有“赶鸭子上架”之势。
  
  据报道:10年来,四川省先后选派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是,现在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流失率70%多;而作为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海南省,仅仅过了七年之后,那些曾经满怀信心上任的大学生们,就有的被强制性地转为教师,有的下海另谋出路,在这种诸多不利的情况下,海南大学生村官计划也趋于停滞状态。并非是这两条负面消息让笔者对大学生村官产生了偏见,而是觉得当前过分“迷信”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值得商榷。
  
  首先,大学生当村官能否真的改变农村面貌让人质疑。任命大学生当村官,单就从思想意识融合的角度来说,也不敢苟同。因为大学生接受的是精英教育,所形成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而农民思考问题、制定方案更注重的是现实和实际。把这种精英意识和大众意识“捆绑”到一起,短期内肯定也会出现难以愈合的裂痕。再看一下各地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的优惠政策,有的承诺“三年后考研加分”、有的表态“进公务员队伍优先”等等,根本就看不出有让大学生“扎根农村”的意思。假如取消了这些待遇,大学生当村官的积极性还会这么高吗?
  
  第二,大学生当村官有“学非所用”之嫌。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哪位大学生是“村官专业”毕业的,也就是说让大学生当村官不符合“专业对口”这一要求。既然在校四年学的是诸如财会、工商管理、甚至英语什么的,可到头来却硬是被放到一个比较落后的村里,到底能有多少“光热”让他们发挥,又是个大大的问号!如果说大学生出身、长在农村,还情有可原,假如大学生是城里长大的,那么,冷不丁把他放到农村,这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有何区别?农村就是农村,面对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僵化封闭的思想意识、落后落伍的生产方式,指望人生地疏、书生气十足的孩子,去带领并未完全摆脱愚昧的农民建设新农村,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
  
  再者,大学生当村官容易加重“本土村官”的自卑心理。其实农村本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农民有农民的本色。像在农村中干得十分出色、且有口皆碑的吴仁宝、郭凤莲、史来贺,他们都不是大学生,有的甚至只是小学生。可见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并不只是“空降”几名大学生、提高一下学历那么简单。过分地迷信大学生,只能挫伤现有村官的积极性。笔者走访过许多农民和村干部,他们并不认为大学生当村官就能快速改变面貌,有人甚至说这只能是“上头”的一厢情愿。还有的村干部不无调侃地说:农村就应该由农民自己来建设,这就像“港人治港”一样,农村还得是“农民治村”。都让大学生当村官,那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奔头”?更有甚者说:你让大学生去处理常见的地界纠纷、婆媳不睦、邻里吵架试试,肯定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
  
  当然,并非说村官就可以文化低、知识少。恰恰相反,当务之急,笔者以为各级领导要做的,不是如何筛选大学生来当村官,而是应该订计划,下力气,加大培训土生土长的现有村官力度,提高工资待遇。比如说将有培养前途的回乡初、高中生选送到高校去“定向委培”,促其提高素质,增强其领导、管理农村的能力。或者从了解村情、事业有成的在外打工人员中,再筛选一些回原籍任村官,这才是明智之举、长久之计。至少说,这比“迷信”大学生村官要现实得多、实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