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学生村官:热爱乡村 沉身基层不言悔
赣州市在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上,“重视、吸引、留住、依靠”人才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国家和省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国务委员陈至立两次批示要求大力宣传、总结、推广赣州市的好做法。省委书记孟建柱作出批示,要求将赣州市这一有战略眼光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为了进一步宣传好赣州市“重视、吸引、留住、依靠”人才的做法,鼓励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投身到赣州的各项事业发展上来,把到赣州基层工作作为一座“事业熔炉”,让自己的青春年华、智慧和汗水在这片红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结出事业的累累硕果,日前,本报特别策划这一专题报道。记者深入到选拔大学生工作的乡村田野,挖掘这批青年人才的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让我们把更多鼓励的目光投向他们,支持他们,为赣州蒸蒸日上的事业添砖加瓦。
“南昌女孩”爱乡村
能与村民愉快地交流,万馨很高兴。记者张庆云 摄
(万馨2006年从南昌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后,当年顺利通过选拔生考试后被分配到赣县茅店镇工作。谈到在该镇工作,在省会城市南昌长大的万馨有许多感慨。)
我是独生女儿,从小又在省会南昌长大,初到茅店镇我感到这里山清水秀,的确很美,但头一个月不是很适应。在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我逐步适应并融入到了新的工作环境中去,并且从地道的南昌人转变成一个不地道的本地人。从迈出大学门槛,到直接成为一名乡镇干部,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学会接触这个社会。我常常利用下村的时间主动跟随村干部上户,熟悉各村组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的人口状况和经济支柱。在做办公室文员时,我翻阅了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的文件以及工作小结等材料,帮助自己了解近年来茅店镇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以便更快地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
我刚开始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根本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很难跟村民进行交流。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主动跟当地村民交谈,并请求镇干部当老师兼翻译。在3个月之内,自己已经由完全听不懂到基本能听懂当地的方言了。虽然自己还不会说,但与村民交流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了。
我大多是在新农村建设点义源村童屋组开展工作,为了解决村民行路难和用水难问题,我们召集大家开会,规划好了有关线路,对不同意见进行调和折中,最后使大家都满意。我们在村民之间协调,修建了一个大水池,解决了村民的供水问题。在前段时间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有些村民对有关的政策不理解,认为自己交10元钱会吃亏。我们就主动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有关的政策,消除了他们的顾虑。有时候农民来反映问题时总是怒气冲冲的,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先如何平息对方的怒火,然后再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今后的打算,我一定会坚持下去,认真做好乡镇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万馨 口述)
想在农村成个家
牛王翠与村民在新农村示范点劳动。 记者朱俊兴 摄
(牛王翠:陕西省渭南市人, 1981年3月出生,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8月被选拔到南康市唐江镇政府任公务员,现任唐江镇妇联主任。)
4月12日,在唐江镇卢屋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记者见到了正在与村民一起劳动的牛王翠。“勤快、朴实、开朗、率真”是这名优秀女大学生给人的印象。
记者:作为一名女硕士研究生,为何选择远离家乡的一个乡镇工作?家人支持吗?
牛王翠:我在农村长大,家里种植苹果,我喜欢果树,也就读了果树专业,我喜欢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加上赣州市选拔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政策的吸引,我认为赣州是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地方,所以就选择了赣州农村。
家里有爷爷和父亲、母亲,哥哥还在上海读博士。至于在哪里工作,家人是尊重、支持我的选择。
记者:你认为赣州市哪些政策吸引了你?这些政策都兑现了吗?
牛王翠: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有一个稳定且持续发展的就业平台是我较看重的。自2005年以来,南康市目前已有选拔生30多名在基层工作,经过了解,赣州市出台的有关政策都已兑现,目前自己的公务员身份、工资、下乡费、各项补贴都已到位,届时考核合格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后,待遇将更好。
记者:据说你本可选择在赣州城郊工作的,为何选择了离赣州城区较远的唐江镇呢?
牛王翠:我是第二个挑选工作岗位的选拔生,家人也希望我能在城区或城郊工作,但我认为年轻人到农村锻练好,了解掌握农村的情况更多,而加上南康甜柚、脐橙种植面积大,所以我就选择了唐江镇。
记者:作为一名离家遥远的异乡人,你对工作环境和地方人际关系有何想法?
牛王翠:虽然我远离家乡,在这里工作才半年多,但我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镇领导和同事对我都很关照,刚来的时候,食堂阿姨知道我不太吃辣,特意在煮菜时少放辣椒。由于不懂当地方言,一名同事常常主动帮我做“翻译”,镇里还特意安排了一位领导对我的日常工作进行帮扶。想家时,我会与家人通话聊天,每个月,在南康工作的选拔生都会聚一次,工作之余,我常与同事骑自行车去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所以,虽然离家远,但我没有孤独感。
记者:想问个私人话题,你找了男朋友吗?对未来婚姻有何打算?
牛王翠:(笑)还没呢,感情方面随缘吧,如有可能的话,我会在工作地恋爱结婚成家的,组成家庭后,可以将父母接过赣州这边来生活嘛。
千锤百炼锻成钢
彭锋钢和村民一起运砖。 记者张庆云 摄
(彭锋钢: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毕业,2005年被选拔在赣县沙地镇工作,2006年到沙地镇马口村担任村级公共事务服务所所长,现任储潭乡人大副主席。)
记者:初来时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彭锋钢:对我来说,在乡下过的第一个端午节很有意义。节前我向村干部了解到村里有8户特困户,于是我就拿出自己的200多元钱买了8瓶食用油,分别送到这些人家去,让这些特困人家过节有油吃。我们这里农忙时会放农忙假,农忙假我没有回家,而是帮助当地的农民搞“双抢”,使这个假日更有意义。
记者:在农村的工作情况如何?
彭锋钢:说实在的,我在马口村期间,一心想着为农民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建成了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项目,让近200户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在工作中,我为塘埠移民组争取了县移民办移民项目资金8000元用于道路整修,解决了马口至塘埠沿线4个村民小组300多人行路难的问题。同时,帮助修路理事会搞好了资金管理,有效地调动了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全力配合好马口新村部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抓紧抓好工程进度,为今年新村部交付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1月,我调到储潭乡,当选为乡人大副主席。刚上任不久,就遇上一处农民房屋因地势下降而成了危房。我接到信息后立即与其他干部一道赶紧上门慰问,从人身安全出发,安排住户搬出危房,投亲靠友;同时向县矿管局汇报,找出消除安全隐患的办法;找开发商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记者:你在乡村工作的感受是什么?
彭锋钢:我是戴着眼镜、讲普通话的外地大学毕业生,但千万不能与农民有距离,在工作中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作为乡村干部,工作就要实实在在,否则,就得不到群众的认可。我有幸成为一名选拔生,首先要感谢上级领导和群众为我提供了一个锻炼提高的平台。他们的关心、支持,给我一个更高的起点,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更要借着这一东风,把自己炼成真钢实铁。
村民称她细妹子
徐丽清和群众一起植树。 记者张必洋 摄
(徐丽清,女,江西余干人,1983年生,2005年毕业于宜春学院计算机系,同年被选拔到崇义县横水镇工作,现为崇义县过埠镇副镇长。)
2005年8月,我打起简单的行囊,只身来到崇义县横水镇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在随后近两年时间里,我换了不少岗位。今年1月,我被破格提拔为过埠镇副镇长。
我知道,选择了基层,也就是选择了坎坷与荆棘,但我从来都没有畏缩过。因为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在乡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淳朴善良的村民,渴望着有知识的人带领致富,这是我扎根基层的初衷。近两年来,我喜欢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学习、调查、研究工作,我几乎每天都要到新农村建设点上去,与群众同吃同劳动。我很喜欢在老表家吃饭,吃完饭后,我总是抢着洗碗,虽然每次都被农家大嫂阻止了,但我们之间的感情一下子就拉近了。之后,他们有什么困难和想法都会主动跟我说。我也被当地村民亲昵地称为“细妹子”。
我被提拔为过埠镇副镇长后,组织上要我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我知道这项工作压力大,难度更大,心里总想着要为这里的老表找一条致富的路子。过埠镇属于库区,有着较大的草场面积。这里的不少农户都养了牛,但都是小规模经营。前段时间,县里组织我们到高安考察养牛产业,发现那里养牛的农户都是大规模地养,经济效益很不错。考察回来后,我和镇里的主要领导沟通过几次,大家都觉得发展养牛业是条好路子。现在,我正在着手做这方面的规划,同时,镇里的养牛协会也在筹备当中。经过我的初步工作,镇里几户规模相对较大的养牛户都表示愿意扩大规模。我期盼着能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协会当中来,使养牛产业能成为过埠人民发家致富的好产业。
紧张忙碌的基层工作让我体会到艰辛的同时,也逐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崇义是个典型的小山城,山里的人很朴实,无论走进哪户人家,主人都会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招待你,一壶用山泉沏的清茶,带着主人浓浓的情谊,令你回味良久。(徐丽清 口述)
沉身基层不言悔
杨威在察看果树结果情况。 记者朱俊兴 摄
(杨威:吉林省李树县人,1979年8月出生,赣南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2005年被选拔至南康市横寨乡政府工作,现任乡长助理。4月12日,记者在横寨乡见到了杨威,他有着平常农家孩子的敦厚与朴实,言语不多,却思维缜密,言行有礼。)
虽然我来自遥远的东北,但对赣州有一定了解,4年大学生活是在赣州度过的,虽然这里的气候条件对出生在北方的我有不适感觉,但我喜欢这片红土地。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家有16亩地,常年种玉米,虽然农村相对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也知道农村工作比较辛苦,但因为对农村有种亲切感,目前父母及弟弟生活在老家,家里也没什么大的负担,选择到赣南农村工作是我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赣州之所以能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主要是看好这里的政策落实到位。我工作一年后,通过考核被提拔为乡长助理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就是一个实证。至于目前的待遇方面,我的大部分同学都在城市的学校工作,工作没有基层农村干部辛苦,工资等各方面待遇也比我高一些,但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曾结交了一个生活在赣州城区的女朋友,后来分手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工作在乡镇,但这件事并没有动摇我投身基层工作的决心,自己认定的道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来横寨乡工作后,各级组织和领导对我都很关心,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为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我感到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刚来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听不懂南康方言,通过同事们的帮助,现慢慢有了变化。
开始有种优越感,总认为自己的学历高,但通过实践才发现,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是与同事们有一定的距离。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天,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乡里主要领导亲自动手,帮助老百姓拆除废弃厕所,累得一身泥灰、汗水。过去我总认为,领导只是对工作布置安排一下就可以了,想不到农村工作光动嘴是不够的。通过这件事,我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决心立足基层,不断加强实践煅练,总结起来就是“投身基层,经受煅练,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杨威 口述)
收获人生“首桶金”
余烜在出宣传板报。 记者张必洋 摄
(余烜,1985年出生,江西上饶人,200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年8月被选拔到崇义县铅厂镇工作,现任该镇团委书记、纪检干事等职。)
余烜出生在上饶市一个矿山工人家庭,从小到大,他都生活在矿区和城市,加上他是家中的幼子,因此来崇义工作之前并没有品尝过多少生活的艰辛。采访中,余烜告诉记者,8个多月的乡镇生活是清苦的,孤独和无奈经常在夜里与他作伴。但这几个月的锻炼,使他提高很快,成熟许多,让自己收获着人生的“第一桶金”。
“小余是我们镇里年龄最小的干部,但他是镇里担任职务最多的一个,身上的担子很重。镇里的领导、同事都很喜欢他。”铅厂镇党委书记张剑平这样评价余烜。
余烜到铅厂镇后,开始只担任镇团委书记,后来,由于他干事积极性高,任劳任怨,又不计个人得失,深得领导和同事们喜欢。现在,余烜还担任了镇里的纪检干事、组织干事、宣传干事等职,除此之外,他还是该镇关刀坪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工作队员。写材料、进城办事、参加各种会议、到示范点劳动……余烜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天天忙个不停。为了方便工作,去年9月,刚上班不久的他就借钱买了一辆助力车,没想到一个月就烧了150元钱的油。“说实在的,乡镇工作确实很累,有时忙得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可每当做完一件事情,享受那份成功的喜悦的时候,我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余烜如是对记者说。
余烜听不懂崇义话,这无疑给他的工作带来麻烦。上班第一天,余烜便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一个月全部听懂,3个月能流利地说。余烜一边熟悉镇里的各项事务,一边找到本地干部学习方言。每天,他总是提前到签到的办公室门口,听同事们如何用方言打招呼,自己也跟着学样。有一个老同志见他是外地人,很关心他,在聊天的过程中,会为他解释他没有听懂的内容。余烜刚开始说方言的时候,发音和语调都很不标准,但是每当他开口,大家都会帮他纠正。“为了学方言,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连打电话回家都掺杂了崇义话,让家里人听了后很是惊奇。”余烜回忆说。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余烜在各个工作场合都能用方言流利地与人交流。(策划部室/社会新闻部 执行策划/记者张必洋 张庆云 朱俊兴 实习生李红 廖家贵)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