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了,大学生村官干得怎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霞 蓝蔚
村民夸他办事“老道”

  林锡忠瓯海区仙岩镇沈岙村支书助理

  毕业于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专业

  ▲林锡忠(右)正和村干部讨论有关村灾害避难点的规划。周吉敏 摄

  牛仔裤、蓝色T恤、黑框眼镜,一副典型的80后大学生模样,可村民们爱唤他“老林”。他就是瓯海区仙岩镇沈岙村大学生“村官”林锡忠。作为该村支书助理的他,因为耐心勤快、办事“老道”,深受村民好评。

  毕业于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林锡忠,一到沈岙村就来了个“改革”——档案文件等资料一律实行计算机存档。这给村干部们办事省心不少。遇到不懂的,林锡忠还手把手指导他们操作,当起“老师头”。最近,他又在为村里的远程教育做各项准备。

  林锡忠的专业技术让村干部们刮目相看,而他耐心的办事态度,更让村民佩服。想起之前的村“两委”换届选举,林锡忠的“功劳”可不小。该村原村民朱某十几年前搬往瑞安塘下,并且户口也改迁为非农户口,可今年却为选举权的事来村里闹了十几趟。每次林锡忠都耐心仔细地给他讲解有关选举的知识,情绪激动的朱某本人讲不通,林锡忠就找朱某的哥哥谈话,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分析。朱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沈岙村党支部书记陈光林回忆说,要不是林锡忠这么多次耐心的讲解,这件事也未能这么顺利解决。

  然而,也只有村干部们知道,这次和解背后,林锡忠做了大量的“功课”。“有关选举的法律法规知识,太欠缺了,我们在学校里没学过也没接触过,必须恶补才行。”林锡忠说,刚到村里,村民们也都不信任他,认为他一个小孩子能干出什么事来,有事没事都去找别的村干部。为了赢得村民的信任,为了真正为村里干出些实事,林锡忠到处查找有关村务知识的材料,还经常上网搜索全国各地的个案,不懂的就问“前辈”。

  到沈岙村半年来,眼前的林锡忠已经像个专家,不管是选举还是村务管理,他都能一套套地分析。现在,村民也都乐意找他办事,他已成为村支书陈光林的得力助手。这不,通过前期的多方了解,熟悉有关规划审批知识后,这几天,他又忙着跑村灾害避难点的审批手续,要为村里建个3000平方米大的灾害避难点。

  家常中拉近距离

  董晓芬 泰顺雪溪乡双溪村村主任助理

  毕业于浙江工商学院

  ▲董晓芬每个月都会帮王振近老人修剪指甲。 蓝蔚 摄

  晌午时分,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泰顺县雪溪乡双溪村村主任助理董晓芬完成手头的工作后,戴上遮阳帽,左手撑开遮阳伞,右手提起一个绿皮大西瓜就出门了。

  董晓芬是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王振近。“王振近今年69岁,是低保对象。他腿脚不好,走路不方便,所以我经常去看望他。”董晓芬说,全村总共有24户低保对象,每个月她都会抽时间到他们家里去走走看看。

  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小路,我们到了王振近的家。虽然是一间简陋的老房子,收拾得倒是井井有条。董晓芬搬了张小板凳,和王振近聊起了家常。“阿伯,天气那么热,送个西瓜给你解解暑。”“谢谢你啊,晓芬。上次送给我的那盒白蛋白还没有吃完呢。”

  “我身体不好的时候,家里锅灶是她洗的,房间也是她收拾的,连手指甲都是她帮我修剪的。”王振近告诉记者,董晓芬现在就像在他们村里土生土长的小女孩一样,大家都很喜欢她。

  “你刚来的时候就那么受欢迎吗?”“不,不是的。”面对记者的提问,董晓芬不好意思地笑了。

  “一个女娃娃村官能有什么实际作用,还不如给村里发点钱呢。”董晓芬刚上任时,村民的这句话让她记忆犹新。双溪村有1573人,是雪溪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2003年由原岩溪和柳溪两个行政处村合并而成。由于处在合并的磨合期,之前一些工作难以开展,计生工作、森林延包、农村医疗保险、住房保险等工作均落后于其他村。

  “刚工作的时候,村民们都不理睬我。说实在的,我困惑过、气馁过,甚至退却过。可是我坚持下来了,我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村民,时常与村民们拉拉家常,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为民办实事。”董晓芬说。

  在东仕公路雪溪过境段的政策处理上,董晓芬帮村民岩英争取建房指标,还替他做好土地规划等配套服务;年底的时候,董晓芬让村委员骑着摩托车载着她一家一户地上门,开展农村医疗保险;她还兼任着社区工作人员、驻村指导员和出纳的工作。

  付出总有回报。到2007年底,公路政策遗留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农村医疗保险从2006年的40%提高到今年的88%,住房保险参保率从50%提高到的95%。更重要的是,这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村官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

  沉得下去 选得上来

  周宏省 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副主任

  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

  ▲周宏省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浙工贸学院学生进行交流。 张睿 摄

  这段时间,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大学生村官周宏省,临时被抽调到乡政府协助办公。上周,他趁午休时间抽空回了趟泽基村,看看村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阿省啊,过来啦。”村民们都熟络地和他打招呼。

  “是啊。阿公,你的医疗保险报销了没有?没有的话我帮你带下去。”他特地跑到村民周衍权家,老人动完心脏手术后,对新农合手续不熟悉,又缺个人帮他到乡里跑腿,医药费一直没有报销。

  去年5月份,周宏省成为乐清首批33名大学生村官之一。如今,他已在老家泽基村担任副主任。这和他在同乡张庄村担任村主任助理时出色的工作分不开。一年来,这位来自外村的大学生村官是如何获得张庄村村民们的认可?

  他认为,把自己“沉入”农村,深入掌握基层情况,才能真正为村民办实事。

  周宏省家里有一张1.5米宽、2米长的地图。上面规整地画着张庄村的道路,标注出村民们住房的位置。他说,这是当初刚到村里时画的,为了能尽快和村民认识,并熟悉这里的地形、道路。

  那时,他拉着村里的报账员给他带路,挨家挨户走访村民。还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笔,把走过的路、到过的村民家位置,都画在笔记本上,以方便今后联络。

  “笔记本还太小,画不下。”第一次走访回来,他还寻思着怎样改进自己的地图。第二次,他拿了张张庄村的地形图,却发现上面密密麻麻的其他信息反而让自己的标注更难以看懂。

  最后,他干脆自己买了白纸、直尺,把地形图压在白纸下面,临摹了一张只有道路的地图,再在上面标注出村民们的住所。

  靠着这张地图,他把全村各户村民基本拜访了一遍。对于经常在家的村民还记下电话号码。刚到村的1个月时间里,他的手机里就增加了100多个村民的号码。

  正是凭借一股沉到村里去的劲头,周宏省很快就熟悉了村里的情况,展开工作,并得到村民的认可。今年3月,张庄村两委换届前,村里部分老党员专门找他谈话,希望他可以继续留在村里。

  在理想与现实间迷惘

  周黎明 文成县石垟乡上垟村主任助理

  毕业于西安培华学院

  从文成县石垟乡上垟村到温州市区大约是3小时的车程,周黎明常年徘徊其间。对于这个出生于山村的小伙子,进城与返乡就是一出“围城”。

  周黎明是上垟村人,今年27岁,毕业于西安培华学院。2007年,作为文成县招募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助理之一,他回到家乡担任村主任助理。

  从一开始,周黎明就带着理想和抱负而来,从未将出任村官助理作为仕途的起点或是找不到工作时的安置点。“我当时在温州市区外贸公司工作,月薪也有3000元左右,回来只是想帮助家乡发展。”他说。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出任村官助理之前,周黎明就多次回村考察,并请教各路专家,作了一份村庄发展规划:对村中一批100多年历史的木质古民居进行包装推介,吸引游人;同时在村后的风景秀丽象头山,开发户外运动场地,而山脚下的民居则改为生态农庄,提供农耕生活的体验服务。

  然而,周黎明没想到,他的计划一回村就碰壁了。乡、村两级领导对这个满腔热血却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的年轻人只提了一个问题:钱。以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上垟村,没有资金。

  这瓢冷水没有浇熄周黎明的热情,他依然充满干劲。平时,他积极配合完成各种村务工作,休息时间,他便上山勘察,积累图文资料,继续完善计划书。他还找到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咨询项目招商的可能性。“我当时还没气馁。”

  可在今年2月,周黎明放弃了。当他拿着修改过的计划,逐一征询了许多领导和村民的意见,没有得到一份支持时,他突然觉得,在城市里生活过的自己的想法大概无法贴近山村现实了。

  周黎明很是失落:放弃高薪从城市回到农村,想要一展抱负的自己,现在只能每月拿着不足1000元的工资,朝九晚五地处理乡村琐事,这与当初的预期相差甚远了。加上上垟村地处偏僻,信息不畅,连报纸也只是每周3次扎堆送来。周黎明觉得自己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远。“我的人生价值在这里没法实现。”

  现在,周黎明在做好每天的工作之后,开始接受远程教育,进行充电。他希望能通过公务员考试再次走出山村。

  编后:

  一年前,我市首批大学生村官上任时,许多人怀疑这些从小啃书本、对农村工作相当陌生的毛头小子(或黄毛丫头),直接从象牙塔里走入乡间地头,能胜任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吗?

  一年过去了,大学生村官们以年轻人的热情与知识,沁润着乡间沃土。有人用心感知村民所念所想,身体力行,最终赢得信任,赢来“田间选票”。也有人在理想与现实的撞击中,“水土不服”,萌生退意。

  虽然有人还在质疑高学历大学生村官是否不该陷于乡间琐事,是否该为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管怎么说,能站稳脚根就是一种成功。与此同时,那些在理想与现实中迷惘的大学生村官更值得我们关注,村官下乡前宣传很“热”,但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是否也很“热”呢?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很火爆,但后期的服务是否到位呢?

  来自市委组织部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现已基本完成。截至6月5日,已有77名大学生顺利当选村级组织班子成员。但愿更多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农村找到施展拳脚的土壤。

  又到7月,新一批大学生踌躇满志地走出校园,不禁令人想起,去年走进村居田头的年轻身影。一年来,这些“80后”的大学生村官干得怎样?收获如何?记者近日跟随四位大学生村官,纪录了他们挥洒在乡野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