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三大员”
自从王磊、王厚侠两名大学生村官来到凤阳县枣巷镇张王村,就担当起“辅导员”的角色,与78户农民签订了优质水稻科技种植协议,教农户科学种田,使每亩农田每季粮食少施化肥10余斤、平均少喷洒一次农药,亩均节约成本50余元、可增产100余斤;先后技术扶持种养殖大户29户,直接促进其人均增收300多元。截至目前,两名大学生村官已为张王村农民举办各类科技讲座18场,科技扶持农户185户,受益农民1200人,促进农民增收40万元。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带领农民群众开展靠勤劳致富、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凤阳县第一批、第二批的大学生村官均与任职村的创业大户、种养能手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收集市场信息、传授实用技术。目前,该县的大学生村官已成为新农村科技种养的收集员、传递员和辅导员。
大学生村官通过走访种植、养殖大户,深入农村基层,及时了解农民群众所需所想,有针对性在网络上搜集和发布涉农信息,通过营销推介地方农产品品牌,收集农产品市场上的供求信息,根据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变化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产品生产营销搭建信息平台,畅通农产品种植、加工及销售渠道。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自身眼界广、信息灵,熟悉电脑网络技术的优势,经常性地搜集农村致富信息并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为农民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大学生村官还在自身用好网络资源,当好农村信息“收集员”和“传递员”的同时,通过举办短训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辅导活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学会寻找致富信息、掌握先进实用技术。
2006年起,凤阳县大学生村官办公室每年都要定期召开“大学生创业论坛”、“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帮助大学生村干部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创业勇气、借鉴相互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并有组织、分期分批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培训,所有大学生村官均到外地参观学习,时全等三名大学生因为特别优秀还被选派到日本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理念和技术,开阔视野、增强信心、寻求新的发展项目。该县大学生村官按照“一个产业、一片基地、一个龙头企业、一批专业合作组织、一个工作班子”的“五个一”模式,因势利导地培育上规模、有特色、创品牌的乡村产业,形成了挖潜力、创特色发展科技兴农的格局。
据统计,在大学生村官的带动和帮助下,全县有千余名党员群众学会“搜集”致富信息,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总铺镇黄泥铺村的李炳玉、王敏娜、詹祺等3名大学生村官与当地葡萄种植大户联手发展葡萄种植,组织引导农户发展创立“葡萄协会+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来推动葡萄生产和销售,该村葡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村民谈论起大学生村官时全等三人,无不翘起大拇指赞口不绝:“几个娃来到村里不到两年,就带动近80户农民发展大棚蔬菜,使全村大棚蔬菜从零迅速发展到现在的600多棚、200多亩,亩均年增收7000余元。这帮娃有见识、真能干!”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