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硕士文楼当村官
村委会来了
10月13日傍晚,在河南驻马店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
村委会小楼门前,村中两个篮球架旁边的空地上,铺晒着一层金黄的玉米粒。太阳西下,该收场了,一位中年汉子奋力扬起木锨,玉米粒在空中分散开来,一颗一颗,映衬着丝丝泛黄的阳光,饱满的粮食像发光的金子落在他的脚下。对面的村委小院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刘月梅站在台阶下,看着正在施工的“文化大院”平房,若有所思。
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内,新来的党支部副书记,这个不同凡响的年轻人——魏华伟,正背着身站在一个办公桌前,仔细查看一叠大学生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他手头的工作是,统计村中考上大学的2008级新生的名字,往卫生厅报,为他们争取奖金,本科生一人奖励1000元,大专800元,中专500元。
魏华伟的月工资是600多元,吃住在村委会一楼的单间里,每天骑着自行车买菜,自己用煤气灶做饭。这样的时光,他要度过3年。半个月前,他来文楼村当村官时,正赶上秋收。
刘月梅得知村里来了个“大学问”的村官,是在魏华伟赴任的前两天,芦岗乡政府通知说“文楼分来一个硕士,还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当时她一听就感到非常惊讶,“人家这么有学问的人咋会愿意来我们文楼村当村官?”
申请村官前他也曾犹豫
1998年8月,魏华伟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身份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2002年5月起,在河南省储备粮调剂公司工作3年。2005年8月他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诉讼专业,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过法学院法研2005级2班党支部书记、法研2005级党支部书记。
今年3月,看到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选聘高校毕业生前往农村任职的计划,魏华伟想申请报名。那时他还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背负着父母等亲人对他出人头地的殷切希望,要真的放弃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回到农村,这是否是最佳的选择呢?
魏华伟说,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李树勤多次找他谈话,鼓励他无论从个人还是社会发展角度,都应该选择比较辛苦、人才也相对缺少的地区,回到最需要知法、懂法、守法,最需用法律维护农民权益的地方去工作。而且愈是艰苦的地方愈需要人才,愈能锻炼人,愈能给有志者以广阔的事业天地。
通过与李老师以及其他各位老师的深入谈心和自己的反复思考,他终于下定了做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决心。在4月1日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上,他说:“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个体对于群众、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他还立下保证:会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不浮躁、不急功近利。
魏华伟说,人生的道路选择需要经过漫长的理性思考,需要克服众多外在的利欲诱惑,直面自己的内心,去询问到底什么样的选择会让自己有最大的成就感、幸福感。在清华,他有机会接触到研究生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短期挂职、科技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实践形式,认识到必须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和就业相结合。他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真实的中国,亲身体验和了解国情、民情。
事实上,魏华伟申请当村官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西藏某农村,另一个就是文楼村。而到文楼村是魏华伟向中组部主动要求的。这样的选择让他的同班同学都感到惊讶,也有好友劝他放弃。
“魏书记让人佩服”
驻马店上蔡县文楼村是因艾滋病而被人们所熟知的。面对这个饱经沧桑的村庄,在村委已经工作23年之久的刘月梅眼中,这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恐惧的、感动的。这位被上蔡县宣传部评价为“干练、踏实甚至代表着文楼村美好形象”的女干部,说起文楼村前后几年的变化,略微有点激动。
近年,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文楼村的变化有目共睹。现在文楼有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共3597人。文楼村家家户户用沼气灶,用水冲厕所,村庄整洁、平静。每一季度,卫生厅驻村工作小组都为村民进行免疫力检查,每年都验血。现在没有一例健康者再受感染、没有一例患病者死亡。
虽然如此,沉重的历史代价留给文楼村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尽管有同学们的反对,魏华伟还是来了。
魏华伟的老家在驻马店遂平县农村,对于文楼村的情况不会不熟悉。他来到文楼村的第一天,党支部书记刘月梅就问他:“你真的不害怕吗?”魏华伟当时回答:“我啥都没想。人家能在这里,我也能。”
这个高学历的年轻人给刘月梅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时正值国庆节,魏华伟没有给自己放假,一头扎进村里的家家户户,深入了解村情民情,经常坐在泥巴上与老少爷们儿拉家常。在河南一些农村,流行用“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乱走”作为评判好男人的四个标准,在文楼村委治安主任张胜利看来,魏华伟是个绝对的好男人。张胜利说,魏书记让人佩服,人家一个清华学子来咱这里,是很需要勇气的。
“魏华伟一来,我心里有一种踏实感,感觉很多事情有头儿去商量了。”刘月梅笑着说,以前村里没项目没收入,只知道搞种植和养殖,以后就要上新农村规划的“项目”了,魏华伟见多识广,大有可为。
[对话魏华伟]
“这里是最锻炼自己的地方”
魏华伟 资料图片
郑州晚报:来文楼村当村官半个月了,现在感觉如何?
魏华伟:我觉得很自然、很平常。
郑州晚报:我有几个同学毕业后也到老家当了村官。可他们毕竟是本科毕业。你是清华大学硕士,来到文楼村,是不是前后生活的落差很大?
魏华伟:目前应该是吧。硕士毕业时我们班30多个同学,只有我自己选择了当村官。其实清华大学也和其他大学一样,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在我毕业的时候,学校有着很浓厚的氛围,鼓励大家到基层去。
郑州晚报:当时应该还有别的选择吧?
魏华伟:嗯,可以留在北京。但也可以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我选择了后者。
郑州晚报:这种选择是突然的吗?
魏华伟:不是。上学的时候我就是班里的党支部书记,平时看书啥的都接触过新农村建设的知识,有意往这方面发展。而且我受老师的影响比较大,老师对我说:“人的选择要是为了钱,当钱不是问题的时候,他会后悔一辈子”。
郑州晚报:什么原因让你最终选择了文楼村?
魏华伟:可能跟我的性格也有关。我是比较听话的人,老师的话我听。另外一旦我决定了的事儿,干啥就是啥,绝不会再犹豫。既然我来到这里,这肯定就是我人生的一种缘分。
郑州晚报:当初家里人没提出反对意见吗?你女朋友呢?
魏华伟:父母还是比较支持我的,没怎么反对。我只有一个哥哥,在郑州工作,他也理解我的选择。女朋友?还没有。上学时觉得工作确定了再说,一切顺其自然。
郑州晚报:来这里工作,还适应吗?
魏华伟:我本身就是农村人,在外地求学这么多年也常回家看看,这里的环境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郑州晚报:现在工作情况怎样?
魏华伟:刚开始着手,没有任何成绩。现在在向村干部们学习,他们的很多工作方法很管用。
郑州晚报:你个人的作用在哪里呢?上学时学的专业有用吗?
魏华伟:专业是法律,可以运用于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坦白地说,现在我只是一个书呆子,仅能从理论上提供一些帮助吧。我不想说任何高调的话,只想踏踏实实干好应做的每一件事。
郑州晚报:那你的梦想呢?要改变这个村庄吗?
魏华伟:每个人来到农村当村官,想必都有这个梦想,我也不否认。但从现在开始,每一步,我只想尽力完成眼前的每一件实事。
郑州晚报:这是你仕途的开始吗?
魏华伟:我不这样认为,甚至心里压根儿就没有往仕途这方面想,没有这个概念。我只是觉得,这里是最锻炼自己的地方。
郑州晚报:你觉得我还会问你什么问题?
魏华伟:就算你问我对现在这个村子各方面的看法,对以后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建议,准备怎样改变这个村子,实话说,我无法回答,当然也许你也不会问。我一些同学有在报社做记者的,他们说要来采访我,都被我拒绝了。我想,等我工作一段时间吧,那时我才会有更多的感受可以谈。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