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学生村官:青春激荡乡村
为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自2006年开始,浙江省大批大学生进入农村和社区当“村官”,当年全省选聘了2000余名大学生村官。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有17000多名大学生村官,覆盖了全省近半数以上的农村和社区。大学生村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2008年3月20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4月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召开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农村舞台很广阔
如何让大学生在农村真正发挥出作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促进和推动农村工作发展,是我省大学生村官相关组织部门近期的工作重点。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建立来自农村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省委组织部有关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也是培养干部和人才的重要渠道。
事实证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我省一大批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实践锻炼中经了风雨,见了世面,长了才干。
“大学生有学识、有见地,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也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领域;80后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的作风同时也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在总结大学生村官这两年工作成效的时候,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表示。
陈增炜刚到余姚市梁弄镇甘宣村时,办公室里的电脑和打印机上满是灰尘。他捡起这些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动用的东西,起草、修改、打印各类材料、协议,大大提高了村委会的办公效率,让村干部们很是惊喜。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的王胜千,2007年起担任安吉县荷花塘村村支部委员。到村里后,他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放科教视频,把农作物生产技术、农民创业经验等以更便捷的方式传授给村民,改变了以往主要通过专家面授、村民交流的技术传播方式,受到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大学生村官尚需扶持
两年多来,大学生村官一直是各地组织部门非常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发展一直是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
“自这项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在大学生工作岗位的设置、薪酬待遇、成长发展方向等问题上,我省都制定了相关政策。”
记者在我省《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看到,为了解除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能独立在村里开展工作,政策规定,在聘用期间,大专生的年总体收入一般不低于当地上一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含规模以上私营单位)水平,本科生以上年总体收入应略高于这一水平,同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当地企业同类人员标准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险。所需费用,主要由县(市、区)、乡镇(街道)承担。“在大学生村官的待遇问题上,我省政策所规定的薪酬水平高于中央选聘村官的薪酬标准,并且和其他省份相比也更为优越。”省委组织部有关同志对记者说。
大学生来到农村,就像种子落进了泥土,实际上两方面都面临着考验。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基层政府和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下乡固然重要,留住大学生的任务却更为艰巨。
“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扎根农村,对3年后仍留在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我省将逐步提高其收入待遇。对于已经进入村领导班子的高校毕业生,相关部门将加大培养力度,使其成为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对于合同期满后,想在当地农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将给予政策或其他方面的支持。”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未来,组织部有关同志表示,虽然我省在今后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对于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政策优惠,但是这只是他们今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之一,而不是惟一途径。怎样让大学生干得好、留得住,经过农村基层的实践锻炼之后,成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有用人才,对广大基层政府是一个考验。(联谊报)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