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故事:改变于被改变
来源:牡丹江日报
作者:王良武 刘…
一面是自上而下大学生走入农村,一面是自下而上农民深造,在改变农村面貌与自身被改变的故事里,他们成就了自我的理想与现实,见证了农村基层的蓬勃发展。
张行三:从“无奈就业”到“干事创业”
在报名参加“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前,张行三从来没想过今后自己会走上农村教育的道路。
曾就读于牡丹江大学法学专业的张行三,2004年毕业时感觉就业压力大,自己缺少工作经验,应聘缺乏竞争力。他坦言,最初决定到农村任职应属“无奈之举”。
“到基层工作三年,然后再为自己找出路。”回想当年的动机,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没想到后来能把工作当作事业看待,更没想到能对东北农村有了感情。
张行三是地道的农民出身,高考时从山东沂蒙山区考到牡丹江。成为我省首批“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志愿者后,考虑到不熟悉东北农村情况,张行三没有选择到村委会担任村官,而是选择去东宁县道河镇中心小学任教学副校长。
初至道河小学,张行三有些失望,这个全镇最大的小学只有500多名学生。而在他的家乡,一个镇的中心小学就要有3000多名学生,基础设施也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道河小学人才流失严重,20多岁的年轻人就他一个。因此,学校对张行三的安置工作出奇的好,新床新被褥,新的电视机、影碟机。因为他的到来,学校第一次接进了有线电视和宽带。
讲了几天英语课,张行三发现了自己思想上的变化。与老家的学生一样,这里孩子的眼中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他从没想过有人如此期盼从自己这里听到英语会话。给予学生知识便成了他内心的需求。
在基层“镀金”的心态改变了,张行三开始改善工作能力。他每天有空就去听课,向老教师求教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放学后,不是班主任的他却主动家访,以增进对学生家庭的了解。
改善自我的同时,张行三在校长的支持下健全学校各项制度。之前学校老师没有课时便会跑回家。张行三制定了签到制度,并将其与奖金挂钩,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学校相应工作走上了正规化道路。
新的教学制度,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风风火火中,张行三的支教生活不知不觉地走过了三个年头。2007年末,为给志愿者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省委组织部为他们安排了50个周转编制,张行三因此成为东宁县绥阳镇一名公务员,并被东宁县委组织部借调。
离开学校时,张行三恋恋不舍。但令他欣慰的是,各级政府已对道河小学投入了100多万资金。他初到学校时电脑课上学生用的10台“586”,已变成了30台崭新的“酷睿”。
董成吉:从医牛到修车的转变
“‘能学能用,适时变化’,我希望自己能做到这些。”穆棱市马桥河镇战胜村党支部书记董成吉如是说。
今年38岁的董成吉却是战胜村的“老”支书。13年前,25岁的他成为村里最年轻的支书。2004年,他又创造了个第一。当年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通过考试选拔基层农民上大学,录取年龄被限定在35岁以下。董成吉那年34岁,擦边被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录取,成为我市年龄最大的“村村大学生”。
入学时,仍任村支书的董成吉感觉有些沉重。战胜村有个小名叫“穷八家子”,2004年,村子刚刚甩掉“贫困帽子”,提高人均收入与促进战胜村全面发展显得任重道远。“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了解其他村庄经验。”董成吉说。
他选择了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原因是战胜村“以牛为纲”。发展牛产业是上级为战胜村作出的规划,最多时户均达到5头牛,全村近千头,为穆棱市养牛最多的村。战胜村因牛脱贫,村民也最怕牛得病。
1998年,5户村民的牛得了“口蹄疫”,当时没有畜牧兽医知识的董成吉第一反应是天塌下来了。“支书恐慌,村民不稳。”说起当年因无知造成的混乱,董成吉没有半句笑谈的意思。
2006年,董成吉毕了业,学到的东西很快得到应用。指导村防疫员工作,内行的他感觉轻松许多。什么时候该防疫,用什么药来防,村里的防疫员不敢再“糊弄”这个会医牛的支书。两年下来,村里的牛始终健康无事。
2008年5月,农业部举办大学生村官示范性培训班。作为黑龙江省5名学员、我市唯一受训者,董成吉到华西村再一次回炉做了学生。面对同样叫“村”的华西村,一连几天没睡好的他总结出一条最实用的经验——思想不能僵化。
近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上涨,肉牛收购数量下降,养牛的利润变薄,农民养牛积极性不高,目前战胜村牛的存栏量只有不到600头。
“机械作业快,尤其收割快,能给秋整地抢出时间。”战胜村人均耕地多,且耕地成片适合机械化耕作。董成吉看中了农村机械化带来的效益,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生产机械化的扶持,他与村委会共同决定引导村民购买大型机械。
现在,战胜村几乎家家都有拖拉机。继养牛最多后,中大型农用机械保有量又在穆棱市占了先。“现在想学农机维修了。”董成吉说。
从医牛到修车,因深造而开阔思路的董成吉正在与战胜村一同改变。
张行三:从“无奈就业”到“干事创业”
在报名参加“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前,张行三从来没想过今后自己会走上农村教育的道路。
曾就读于牡丹江大学法学专业的张行三,2004年毕业时感觉就业压力大,自己缺少工作经验,应聘缺乏竞争力。他坦言,最初决定到农村任职应属“无奈之举”。
“到基层工作三年,然后再为自己找出路。”回想当年的动机,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没想到后来能把工作当作事业看待,更没想到能对东北农村有了感情。
张行三是地道的农民出身,高考时从山东沂蒙山区考到牡丹江。成为我省首批“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志愿者后,考虑到不熟悉东北农村情况,张行三没有选择到村委会担任村官,而是选择去东宁县道河镇中心小学任教学副校长。
初至道河小学,张行三有些失望,这个全镇最大的小学只有500多名学生。而在他的家乡,一个镇的中心小学就要有3000多名学生,基础设施也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道河小学人才流失严重,20多岁的年轻人就他一个。因此,学校对张行三的安置工作出奇的好,新床新被褥,新的电视机、影碟机。因为他的到来,学校第一次接进了有线电视和宽带。
讲了几天英语课,张行三发现了自己思想上的变化。与老家的学生一样,这里孩子的眼中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他从没想过有人如此期盼从自己这里听到英语会话。给予学生知识便成了他内心的需求。
在基层“镀金”的心态改变了,张行三开始改善工作能力。他每天有空就去听课,向老教师求教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放学后,不是班主任的他却主动家访,以增进对学生家庭的了解。
改善自我的同时,张行三在校长的支持下健全学校各项制度。之前学校老师没有课时便会跑回家。张行三制定了签到制度,并将其与奖金挂钩,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学校相应工作走上了正规化道路。
新的教学制度,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风风火火中,张行三的支教生活不知不觉地走过了三个年头。2007年末,为给志愿者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省委组织部为他们安排了50个周转编制,张行三因此成为东宁县绥阳镇一名公务员,并被东宁县委组织部借调。
离开学校时,张行三恋恋不舍。但令他欣慰的是,各级政府已对道河小学投入了100多万资金。他初到学校时电脑课上学生用的10台“586”,已变成了30台崭新的“酷睿”。
董成吉:从医牛到修车的转变
“‘能学能用,适时变化’,我希望自己能做到这些。”穆棱市马桥河镇战胜村党支部书记董成吉如是说。
今年38岁的董成吉却是战胜村的“老”支书。13年前,25岁的他成为村里最年轻的支书。2004年,他又创造了个第一。当年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通过考试选拔基层农民上大学,录取年龄被限定在35岁以下。董成吉那年34岁,擦边被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录取,成为我市年龄最大的“村村大学生”。
入学时,仍任村支书的董成吉感觉有些沉重。战胜村有个小名叫“穷八家子”,2004年,村子刚刚甩掉“贫困帽子”,提高人均收入与促进战胜村全面发展显得任重道远。“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了解其他村庄经验。”董成吉说。
他选择了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原因是战胜村“以牛为纲”。发展牛产业是上级为战胜村作出的规划,最多时户均达到5头牛,全村近千头,为穆棱市养牛最多的村。战胜村因牛脱贫,村民也最怕牛得病。
1998年,5户村民的牛得了“口蹄疫”,当时没有畜牧兽医知识的董成吉第一反应是天塌下来了。“支书恐慌,村民不稳。”说起当年因无知造成的混乱,董成吉没有半句笑谈的意思。
2006年,董成吉毕了业,学到的东西很快得到应用。指导村防疫员工作,内行的他感觉轻松许多。什么时候该防疫,用什么药来防,村里的防疫员不敢再“糊弄”这个会医牛的支书。两年下来,村里的牛始终健康无事。
2008年5月,农业部举办大学生村官示范性培训班。作为黑龙江省5名学员、我市唯一受训者,董成吉到华西村再一次回炉做了学生。面对同样叫“村”的华西村,一连几天没睡好的他总结出一条最实用的经验——思想不能僵化。
近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上涨,肉牛收购数量下降,养牛的利润变薄,农民养牛积极性不高,目前战胜村牛的存栏量只有不到600头。
“机械作业快,尤其收割快,能给秋整地抢出时间。”战胜村人均耕地多,且耕地成片适合机械化耕作。董成吉看中了农村机械化带来的效益,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生产机械化的扶持,他与村委会共同决定引导村民购买大型机械。
现在,战胜村几乎家家都有拖拉机。继养牛最多后,中大型农用机械保有量又在穆棱市占了先。“现在想学农机维修了。”董成吉说。
从医牛到修车,因深造而开阔思路的董成吉正在与战胜村一同改变。
延伸阅读: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