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村官”能否成为新选择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李伟

    据四川省委组织部调查,目前村社干部将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岗位上。 
     在这种情况下,专职化能否成为村社干部的另一种选择?

  泸县实践,干部群众很欢迎

  全省进行村社干部职业化探索的地区中,既有经济较为发达的,也有欠发达的。2007年村社换届后,泸县开始推行村社干部职业化建设。

  “村社干部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工作上,得到的补贴却较低,而经济社会发展对他们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出现了人难找、人难留的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借鉴了职业化管理的做法,让他们有盼头,有想头。”泸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宋勇说。

  在省对村社干部最低误工补贴的基础上,泸县大幅度提高村社干部待遇:基本报酬每月达500元,最高800元。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他们实行一定幅度的单项考核奖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奖。

  “设计基本报酬时,我们综合考虑了当地干部群众人均收入状况、生活消费水平等因素,大致介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职工年人均纯收入之间。”泸县组织部办公室负责人说。

  泸县对村社干部的激励措施还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职补助、学历培训等。与之相对应,村社干部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起来。“从目前看,村社干部和群众对这种职业化建设非常欢迎。”宋勇说。

  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从公益性到职业化,村社干部定位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观念的冲击。

  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刘益飞认为,“我们的村和社区干部,大概相当于美国等社会化程度较高国家的社会工作者。在那里,除少数义工外,基本都是专职的。社会工作者职业化是大势所趋。在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方,如上海,早在几年前就拿出村社干部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在刘益飞看来,村社干部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同等重要。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懂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还要通晓人际关系,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

  对于村社干部职业化会造成财政负担的说法,刘益飞承认这会给经济欠发达地区造成一定压力。“就中国国情而言,是否财政全额支付,收入来源如何多元化,有待进一步商榷,但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否定一个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的问题。”

  省社科院政治学所研究员李羚认为,村社的自治组织定位并不排斥政府财政给予支持,“村社干部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服务,理应得到公共财政资金支持。”

  期待更多有益探索

  职业“村官”到底行不行得通?“一村(社区)一大学生计划”给了宋勇信心。

  2007年,全省公开招聘了6000名大学生村干部,今年又招聘了12000名,他们中有的已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等职务。在宋勇看来,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就是职业“村官”,“省上鼓励这些大学生村干部通过选举担任村社党组织书记、村社主任”。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村社干部职业化的一种支持。有一个细节颇值得关注,2006年全省按山地、丘陵、民族、平原4类地区,将在职村干部月最低误工补贴提高到200-300元,纳入省财政转移支付保障范围。在研究表述方式时,“工资”最终被“误工补贴”代替。道理很简单,“工资”对应的是“职业”,“误工补贴”伸缩的空间就大得多。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村社干部职业化不能一概而论。“村社干部职业化是一种新生事物,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种创新,我们期待更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