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大学生村官风采展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中共淮安…
 

闪亮的青春——记淮阴区五里镇双农村党支部副书记蒋芳媛

今年刚满24岁的蒋芳媛虽然在城市长大,但她的老家在农村,她知道农村需要的不只是资金,还有技术,更需要人才。20077月大学一毕业,蒋芳媛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报名参加了“1011工程,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刚到村任职的那一段时间,蒋芳媛常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带着疑问她虚心向镇领导请教。他们告诉她,到农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心态,不管过去学的是什么专业,现在担负的是农村干部这个角色,面对的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要扑下身子尽快投入新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在基层工作不要想一下子就做什么大事,要从小事做起,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于是她工作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对自己所任职村的经济、地理、人文等情况展开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尽快熟悉村级组织运作机制。蒋芳媛刚到双农村任职的时候,村里没有为她召开欢迎仪式,村组干部也没有为她多做宣传,所以很多村民并不知道她的到来,但她坚持每天走访一户,经常到农户家里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就是靠着这个笨方法,不到半年时间,大部分的村民都认识了这个活泼能干的小蒋书记

  蒋芳媛性格直率,她总认为锦上添花人人都会,雪中送炭却不是谁都做得到,她到农村来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真心想帮助农户,哪怕只是小小的问候,只要能让别人感觉到温暖,那她就是成功的。20079月中旬,她自己与扶贫单位淮阴区水利局取得联系,为本村36户特困家庭争取到7200元钱,并在中秋节到来之前将这笔钱送到农户手中,让他们能够过好节。36户特困家庭从蒋芳媛手中接过过节费时,都连声感谢她,她对农户说:我为大家做的不多,但是只要开了头,我就一定会努力做好,请大家相信我!就这样,通过一件件小事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自从她来到双农村之后,该村的文字档案、电子档案都由她一人包办,包括村民个人信息的核对,各项数据的输入到制表统计,资料的起草汇编等,村会计常对人说我们村有了小蒋书记,工作好做多了

20082月,蒋芳媛了解到江苏省科技厅针对经济薄弱村有个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帮扶项目后立即向镇领导汇报,并积极准备申报材料。起初蒋芳媛对此项目不是很精通,原本指导该项目的科技特派员因到市委党校脱产培训,所有的申报工作全落到蒋芳媛一人身上。她硬是凭着一股韧性,每天到村里地头考察,查看土质,联系地块,与村组干部商议讨论,联系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到丁集镇考察学习,进行黄瓜新品种的考察、引进工作,最终确定了50亩土地,建设20个日光能大棚,发展黄瓜和草菇高效轮作。3月底该项目报到江苏省科技厅等待审批,目前双农村的高效农业发展形势大好,日光温室即将建成投产。

  在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蒋芳媛还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保持政治敏感性,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吃透国家惠农惠民政策,学习和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材料和文件精神,便于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蒋芳媛感到要改变经济薄弱村的落后现状,只能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结合淮阴区开展的农村脱贫、破零、超千三大攻坚工程,蒋芳媛与村组干部、部分村民代表共同探讨今年下半年发展计划,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根据本村现有的条件继续发展高效农业,合理使用4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利用申请的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发展日光温室进行黄瓜和草菇轮作。为村内的万只鸡场做好服务工作,借此发动周围村民发展养殖业,与镇企百欣食品厂继续挂钩合作,保证鸡场的生产和销售。

  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大学生,当怀着梦想迈进大学门槛时,会感到离梦想只剩一步之遥;但走出大学校门,经过层层选拔当上村官后,又会感到离梦想竟是那么遥不可及。其实,面对未来,大学生担任村干部仅仅是站在了人生新的起点上。经过近一年多的锻炼,蒋芳媛更坚定了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信念,既然选择了当一名村官,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并在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挥洒青春热血!

[page]

在希望的田野上——记涟水县保滩镇张渡村党支部书记刘良山

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的刘良山,在任职涟水县保滩镇张渡村党支部副书记一年时间里,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村,不断引领张渡村兴办集体经济,兴办百亩花卉园、禽业合作社、彩钢瓦厂、垂钓中心等村级企业,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一条兴村富民之路。去年5月,他被涟水县委、县政府评为首届涟水县十大青年创业精英,同年11月被提拔担任张渡村党支部书记。

  20037月,刘良山考取了淮阴师范学院,带着亲人和乡亲的祈盼、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走进大学校门。在校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在面临毕业择业的时候,学校宣布了省委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这时,他已经在淮安的一家外企上班,因业绩突出,即将升任部门经理,当班主任老师告知他这个消息时,他毅然报名参加了选聘考试,并顺利成为江苏省首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之一。

  回到农村这片广阔的大舞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如何当好村官,在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位置上为村民们办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刘良山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张渡村情况进行了全面走访调研。张渡村是有名的肉鸡养殖专业村,全村有100多农户养殖肉鸡,但传统的农户分散养殖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然而肉鸡养殖市场空间很大,前景十分广阔,只要稍加引导,就能产生规模效应。他和村两委一班人研究决定在本村建立张渡禽业合作有限公司,走公司+农户的富民强村之路。他牵头起草了张渡禽业合作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立合作社需要上万元的注册资金,对于一个经济薄弱村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向亲朋好友借、联系本村在外能人到处化缘。跑了几个月,张渡村禽业合作有限公司终于在今年4月份建成。大家都说小刘书记能,但背后的那份不易,只有他自己知道。当想到能够带领养殖户一同致富时,刘良山心里又非常激动,觉得自己付出的汗水就一个字:。现在,占地6亩的公司化场部已粗具雏形,养鸡场两栋崭新厂房已经建成,孵化厂标准化厂房已经封顶,首批2000只鸡苗已经购回。据初步测算,养鸡场和孵化厂年产值可达100万元,年收益在20万元左右,惠及周边三个村3000余村民。

  其实,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经济比较薄弱的张渡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刘良山知道这些都需要脚踏实地一件一件地去干。

  村里的电灌站年久失修,几百亩农田得不到浇灌,群众只能依靠雨水灌溉。刘良山就配合村干部跑县跑市,多方协调落实了10万元维修资金。多年未用的电灌站终于能正常运转了;

  为了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刘良山积极争取整村推进专项资金10万元,动员村民一事一议自筹10万元,投入村中心水泥路建设。2007年底,中心路建成通车,看到村民们骑着车子行进在水泥路上,他的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愉悦;

  2007年中秋节,他和扶贫单位市检察院取得联系,落实4000元助困资金,病灾户接过他们发给的助困金,激动得热泪盈眶;

  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刘良山还在村里建起农村法律服务中心,为百姓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同时还邀请法律工作者为村民们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在一年多的大学生村干部生活实践中,刘良山经受了磨炼,增长了才干,多了几分信心,少了几分胆怯;多了几分实在,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毅力,少了几分矫情,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感情更加真挚。

  日前,由刘良山参与洽谈引进的投资1000万元的银杰建材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的张渡垂钓中心、百亩花卉园已顺利开工建设。如今,他正和村两委一起,为张渡的美好明天描绘蓝图:从现在开始,计划在5年内把张渡禽业合作社的规模扩大到16亩,年产值达到200万元,收益达80万元。同时准备兴建养猪场和蔬菜大棚,真正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

上一页  [page]

 

养殖户的贴心人——记涟水县前进镇朱后圩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景波

    对于大学生村官这个新生事物,记者曾采访杨景波为什么放弃到质检所工作,而选择到农村做一名村干部,杨景波回答说:我来自农村,我热爱她;我学的是畜牧专业,在农村可以更好地发挥我的特长;我是党员,我应该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到农村基层服务!就这样,杨景波从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涟水县前进镇朱后圩村担任了党支部副书记。

  农村没有城市的热闹,面对的是更多琐碎的事情。杨景波先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走访了镇村养殖大户,并制作了调研问卷,系统地记录了农村养殖大户的养殖现状,并写了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他指出前进镇虽是养殖大镇,但不是养殖强镇,全镇存栏能繁母猪1000多头,朱后圩村近200头;养殖草鸡在500只以上的养殖户有80户。调研中,发现全镇在养殖业方面普遍存在三个方面不足:一是饲养方法比较传统。二是环境调控欠妥。三是疾病防治措施不力。走访过程中发现,仅有少部分养猪户在圈舍外建了消毒池,而消毒池中也没有消毒液。养殖户多数表示不愿意让外人进入,防止病原体的带入。在与镇、村领导沟通后,他了解到农村养殖业的现状不易改变,是因为养殖户的思想意识落后,并且由于地方偏僻,很少有机会和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合作,农民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少。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为村里的养殖大户送去了动物疾病防治的相关资料。

  半年下来,杨景波认识到光靠印发资料给养殖户是不够的,没有技术层面的支持,养殖户还是不敢贸然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为了鼓励养殖户,他与村妇联主任一起搞起了草鸡养殖,首批4000只草鸡长势喜人,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给养殖户鼓气、鼓劲。实践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他重新翻开课本,研究更多实用技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将科学知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而养殖户缺少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资金的匮乏。通过和镇领导沟通,杨景波得知省科技厅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于是他通过镇领导和县科技局取得了联系,在科技部门的帮助下他申请了一村一品的项目,而且镇领导对他给予了更大的帮助,他和镇领导一起来到自己的母校扬州大学,邀请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龚道清教授作为自己项目的技术专家。龚教授鼓励他,要多和母校联系,因为无论到什么时候母校都会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学校的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很大帮助。龚教授的话启发了他,于是他多次到学校与领导、老师交流沟通,并诚挚地邀请学校的领导、老师到自己的村指导工作,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镇领导的帮助,学校老师来到了朱后圩村,教师党支部与朱后圩村支部实现了共建,并且学校老师还带来了大量的科技书籍为朱后圩村建起了科技图书室,还为全镇的养殖大户做了科学讲座,还与10户养殖大户签订了科技帮扶协议。这些活动使养殖户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让他们对养殖充满了信心,也看到了希望,村民对这位大学生村官也更加信赖。

  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是杨景波忙碌的身影,热闹的场合他也总是忙前忙后。杨景波用自己的汗水、自己的学识和辛勤的劳动为农村默默地服务,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党员奋进乐章!

上一页  [page]

鸽声从这里响起——涟水两名大学生村干部合伙创办飞翔养鸽场纪实

涟水县委组织部 汪树安 姜万生)近日,在涟水县南禄办事处,凡见到大学生村干部王坤、李珞的人,总会重复着这样的话题:“鸽子养得怎么样了?”“养鸽子效益到底如何呢?”“养鸽子难度大不大,我们可以养吗?”原来,这些关于鸽子的话题,来源于两名大学生村干部创办的肉鸽养殖场。

20077月,王坤作为江苏省首批大学生村干部被分配到涟水县南禄办事处东兴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东兴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落后。从天子骄子到地方村官,从繁华都市到僻壤穷乡,巨大的落差没有动摇王坤奉献基层、扎根农村的心志。他从严峻的现实中更感受到了组织的重托,更体会到了群众的期盼,更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从那一刻起,他已经在心里庄重承诺:让自己的梦想就从这里起飞!

到村任职后,王坤没有夸夸其谈,而是走村串户,访民情,摸村情,反复进行调查论证,最后向村“两委”提出了“以高效农业为龙头,以规模化产业为重点”的发展经济思路,得到全村干群的认可。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关键要靠落实。王坤在思考着,也在寻找着,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在寻找着发展的切入点。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回母校扬州大学与老师聊天时,了解到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南方鸽肉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乃至世界都没有研究出人工哺育肉鸽技术,肉鸽的饲养量受技术限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畜禽业生产出的商品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肉鸽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其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

了解了这一信息后,王坤如获至宝。一回到涟水,他就又利用工作之余,骑着自行车,深入涟水的许多地方进行详细考察。通过考察,他认识到,在本地发展肉鸽产业,至少有3个优势。一是有群众基础。涟水县曾经有过大规模养鸽的历史,群众对养鸽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二是无规模养鸽场。由于受到技术条件、资金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目前涟水县乃至淮安地区都没有大规模的肉鸽养殖企业,没有市场份额的竞争,养鸽市场潜力巨大。三是组织支持。各级党组织一直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全民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较浓。事实也是这样,在了解了王坤的想法后,村党组织和办事处党委给予大力支持,在用地、项目申报、证件办理等方面积极提供方便,乡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主动帮助协调解决了用地问题。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王坤来说,遇到的第一大瓶颈就是创业资金。圆梦自有同路人。一道在南禄办事处任职的大学生村干部李珞,怀着共同的理想,主动要求加盟。他们通过说服家人,共同筹集了20万元资金。20088月,经过实地勘察,精心规划的肉鸽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终于正式启动,仅一个月就峻工使用。肉鸽养殖场占地4000多平方米,其中养殖面积400m2,住宿、储藏间300m210月初,第一批500对种鸽已经顺利进场,预计年出产乳鸽5000只。目前,肉鸽养殖场已投入资金15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购买设备器材、引进种鸽、采购粮食、药品等。

养殖业的另一重要支撑就是技术。经过认真思考后,他们决定与扬州大学开展技术合作,把扬州大学作为坚强的技术后盾。扬州大学为肉鸽养殖提供技术保障,而养殖场负责为扬州大学进行科学实验提供样本。同时,他们还邀请既有技术,又有实践经验的两名大学同学加盟飞翔养殖场,负责具体的养殖技术指导。他们还前往山东,淮安丁集等地实地考察肉鸽养殖,全面掌握市场行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2009年下半年,王坤等人计划将养殖规模翻一番,2011年达到种鸽2000对,年出产乳鸽20000只,5年后建成淮安地区最大的肉鸽养殖场,同时利用自身经济效益进行宣传推广,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成立肉鸽养殖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发展地方经济。同时积极探索肉鸽人工受精,人工哺育方面的技术,力争填补国内这一项技术空白。

与此同时,他们正在积极筹备创办酱菜加工企业,项目计划投资50万元,预计在20093月份建成投产。

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前面的路也许不会太平坦,但年轻的大学生村干部有热情、有智慧、有胆识,他们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王坤(左一)与李珞在察看种鸽

                 王坤(左一)与李珞在观察种鸽生长情况,为它们做详细地“健康档案”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