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胡峰丹

  摘要: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于优化农村基层组织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文明发展以及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改革和尝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对一些相关制度和配套机制做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思考

  一、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旨在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才。然而,各地在推进这场运动的过程中却陷入了“人才困境”[1](p13),我国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着领导班子建设滞后、人才短缺、后继乏人的尴尬。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都有许多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待业在家。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急需与优秀人才资源的相对闲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实现了智力优势群体与农村干部队伍的有机对接,开辟了一条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选拔培养农村干部的新途径。

  二、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现在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存在着年龄结构老化、科学文化水平和法律政策水平偏低、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据有关人员对河南省漯河市的实地调查显示:该市农村干部初中学历以下的占到 65.91%, 大专学历以上的仅占 3.41%,其中50岁以上的村干部占到 33.6%。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农村干部整体活力不够, 思想陈旧, 接受新事物能力差, 政策理解能力和办事能力不强等缺点。由于农村干部中多数人集文化知识低、年龄偏高等不利因素于一身,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 他们的法律政策水平低是必然的, 对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也不可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至于难以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工作中常常是“老办法不顶用, 新办法不会用, 硬办法不能用, 软办法不管用”, 工作被动, 缺乏总揽全局的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 力不从心, 束手无策, 造成各项工作的滞后[1](p13)。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转移向城市,留在农村的青壮年越来越少,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大学生虽有在处理实际事务、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经验和方法的不利因素,但他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科学意识较强,对党依法、民主和科学执政的理解更深刻。有计划地将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农村基层组织中,使村级领导班子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有助于提高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更好地带领群众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维护农民的权益,提高政府在农民心中的信用度,推动农村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增强农村的稳定性。同时,“大学生村官”计划也会给农村基层干部带来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和挑战,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焕发农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2](p49)。

  (二)有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但我国农村近 9 亿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在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 40.31%, 初中文化程度占 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 11.62%, 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 5%; 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农业科技人员只有 67 万人, 仅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2.2%, 高、中级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为主的省级涉农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许多县没有高级农业科技人员[3](p27)。从我国人才流动的走势来看,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向往城市成为农村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开始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而农村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又不愿回去。由此出现了人才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几乎成为人才“洼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当前我国农村实用性人才匮乏,农民不仅缺技术、缺服务,而且也缺教育、缺引导[4](p22)。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 能给农村带来先进的农业科技, 开发新型的农业产品, 提高农副产品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引进新的农业产品, 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寻找到最新最快的农业行情, 指导农民的种植;另外大学生们身处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 长期受到市场氛围的熏陶, 加上在学校中学到的经营知识, 能指导农民对农产品的营销,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三)有助于引导乡风文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许多地方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脱节的倾向,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本来就严重不足,特别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而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得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文艺骨干队伍难以形成,组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举步维艰。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另一个结果是空巢家庭的出现,那些留守老人不仅要侍弄承包的责任田,还要照看留守儿童,承载着常人难以承受的重负。尤其是到了农忙时节,他们往往早出晚归,除了干活就是吃饭睡觉,晚上连电视都顾不上看。即使在农闲时节,由于缺乏基础设施以及组织意识,村民几乎没有什么群体性的娱乐活动,其精神文化生活之贫乏可想而知。“无事”则“生非”。一些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开始抬头,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一些青年把麻将、扑克牌作为闲暇时主要的娱乐工具,但多数带有赌博性质。优秀的文化传统来不及接受现代性转换,便被文化糟粕所取代,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几乎天天上香,四季不绝,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家中青少年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现代文化中民主、平等、自主的精神还未在农村扎根,封建的“遇事从权”的思想影响还比较严重。“大学生村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工作讲程序,办事讲民意,他们在农村把自己当成党的政策的宣传员,除了宣传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之外,还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的特长开展农业培训,举办科技讲座,建立医疗服务点,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成为新知识的传播者、新文明的倡导者、新思想的实践者,为农村带来更高层次的民主春风,提高农村干部的民主素质,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从而推动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6](p212)。

  (四)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不断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递增,2007年的高校毕业人数已达到495万人[4](p22)。而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每年将有25%左右应届毕业生不能就业。我国政府一向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积极寻求就业新渠道,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地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到将“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 [2](p49)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选派的形式将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担任村官,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矛盾和压力,并逐步使选派“大学生村官”形成制度,无疑是开辟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一条重要的途径。我国共有72. 3万个行政村,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广大农村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领域[4](p22)。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的情况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如上级要征用农民的土地, 农民又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自然会有矛盾。还有农村计划生育问题、宅基地问题、邻里纠纷等等,可谓千头万绪[3](p27)。由此可见, 处理农村中各种各样的矛盾, 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但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因此, 从长远来说,“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对学生自身既是一种锤炼, 也能为其以后的发展积累经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大学生村干部 胡峰丹 4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