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记者提问:有些大学生村官为何伤心而归?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陈诚
记者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获得提问机会——

  有些大学生村官为何伤心而归?

  两会期间,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昨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专门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委员们支招献策。本报记者在会上获得提问机会。
本报记者高高举起笔记本申请提问 图据CFP

本报记者陈诚提问

  自我认识先做好第一份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昨日表示,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与人尽其才是相辅相成的。“第一份工作非常珍贵,也许它并不合你的心意,但在这个岗位上,大学生除了可以拥有相关工作经验外,还可以学会如何处理各种工作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蔡继明说,他有个同学是企业界的,他强调大学生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只要给你一份工作,不管做什么,不管多么不合你心意,一定要做好。适应社会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亚忠说:“有些大学生去卖猪肉,这不是一个坏事,应该是一个好事,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他认为,走出校门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意味着一辈子就从事这份工作,而是为积累社会经验打基础。大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宗立成说:“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可以有宏伟的目标,但要通过时间和经历来锤炼自己。”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王超斌听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到亿万富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学生择业时切勿好高骛远。

  学校社会应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针对由于大学生缺乏经验,遭遇用人单位拒绝的现状,蔡继明呼吁,企业政府应多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现在有博士后,学校能不能搞一个“硕士后”、“学士后”。总而言之,在实验室、办公室、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可以设助教,这样可以让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积累更多工作经验。目前技能型人才缺乏,蔡继明建议,今年应该尽量延长毕业生在学校学习时间,包括专科升本科、本科读研究生。大学可以增加一些专业类硕士学位,比如会计、建筑、法律、工程等专业,帮助学生学习一技之长,增强职业技能。政府与企业联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帮助他们积累社会经验。

  2007年,四川省就启动“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干部”计划。同时,各区市县也出台了“大学生当村官”的相关政策,“经济待遇+政治激励”双管齐下。据四川省委组织部日前的统计显示,目前四川大学生“村官”的留住率达99%。此前10余年里,四川先后选派到村(社区)任职的8600多名大学生,流失率曾高达70%以上。

  本报提问直击“大学生下基层”

  本报记者:现在大学生就业都主张到基层去,刚才各位委员也讲了要转变观念,但是请问基层都准备好了吗?有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现在的一个现实是,有些大学生当了村官以后伤心而归,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蔡继明:从全国来看,我们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村官,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这里面有一个数字,我们全国64万个村委会,如果每一个村委会都设置一个助理,就是64万个职务。现在有3.5万个乡镇政府,还有6.3万个街道办事处,把这些都考虑到又能够提供20万左右兼职或者是助理的岗位,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基层、农村的教育机构,所有这些如果都考虑进来的话,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一笔一笔解决就业或者待业的问题,这些特别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哪怕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让他过得去的,恐怕乡镇这一级都有一定困难。教育部或者国家是不是也考虑有关部门拨出这样一笔资金专款专用,解决一些专职人员的经济待遇。 

  我幸福地被新闻官点中
  今年的两会,最累和最幸福的都应该算是新闻记者了。一切放开,让记者应接不暇,到处都是新闻点,每天都“累并快乐着”。昨天,在政协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我也幸福了一次,作为地方都市媒体,幸福地被点中提问。

  昨日上午10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主题是“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也是我今年跑两会关注的话题之一,更是今年全国700万大学毕业生关注的问题。今年的两会上,不失时机地设置这样一个记者招待会,不得不承认是两会新闻制度的进步。

  3月3日,我采访了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他说,大学生应该建立新的就业观,比如到基层。他始终认为,楼要盖得高,一开始不是往上砌,而是应该往下打基础。任何行业,基础都很重要。但事实上,基层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和条件,在制度上是不健全的:一方面是基层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有到基层就业愿望的大学生。正所谓“一个锅要补,一个愿补锅”,本来是顺风顺水的事,却进展得并不顺畅,有的大学生到了基层后,根本无法施展。所以我关注的是,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支撑是否完善。

  新闻发布会开始后,我就在笔记本上草草地记下我的问题:“现在大学生就业,大家都主张到基层去,请问基层都准备好了吗?有无相关的配套政策?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大学生任了村官,但到了最后,许多都黯然而归,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和之前每次参加记者招待会一样,我都执着地举手。昨天的主持人仍然是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局长张敬安,他总是一脸笑容,甚为亲切。几场记者招待会,我都坐在前排,算是混了个脸熟。10点50分,张敬安的目光在会场搜寻下一个提问的记者,当目光扫到我这里时,我微笑着向他招了招手,把笔记本都举得老高。“第一排的那位”,他向我指了指,工作人员已经把话筒递上来了。呵呵,果然是我。很快念完了我的问题,居然一点都不紧张。

  今年两会,海内外的记者来了3000多人。政协会开幕那天,在人民大会堂东门,挤得黑压压一片。作为跑两会的记者,在记者招待会上被点名是绝对幸福的。我想,更幸福的事情,应该就是你的提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也算作为一名记者应尽的职责吧。即使累,但很幸福。 本报特派记者陈诚